1938年11月,梁兴初随八路军115师进驻山东,出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队长,在支队长彭明治的带领下,在崔庄一带打了那里的日伪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过后,志得意满的梁兴初认为我军已经具备了足够了实力,可以在湖西一带立足,他预估只要再有一段时间,我军就能顺利创建湖西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

但就在第二年开春的时候,梁兴初却因为自己意气用事而屡遭不顺,他在一次谈判中扣押了当地的一个地主头目,本以为是立威震慑的正面举措,事情到最后却并不尽如人意,反而造成了颇为严重的后果。

那么梁兴初为什么要如此强硬的扣押这个地主头目?最后又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鼎足之势

当时的湖西地区大体来说存在着三方势力,准确的说其实是四方势力。之所以也能说成是三方势力,是因为当时的国共双方还处于合作状态,所谓的共同一致向前看的目标,都是彻底打倒日本侵略者。这一点早在西安事变后就被确立下来了,应该说是全国军民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国民党在政治、地位、基础保障方面处于天然优势,导致他们内部,乃至蒋介石本人,都一直有意限制共产党的独立武装力量规模。

这种态度也许在国共双方领导人的那个层面,还能在明面上客客气气的,可一旦精神内核传达到了下面各级军事单位上,那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彼此之间的勾心斗角也会逐渐明晰,甚至有时会爆发一些规模有限的冲突,这些情况则都是无法预料的。

以上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统称为中国的正面抗日武装,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共双方各自保有的军队,这些大体上可以算是一方武装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站在中国军队对立面的日军,自然在各个侵略地区也是一支武装势力。自从全面抗战爆发开始,日军就沿着中国铁路线长驱南下,沿途劫掠中国军民,占据我国的诸多大、中型城市,给广大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伤害。

不过时间一长,日军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他们缺人。据统计,抗战胜利前夕,日军在华的军队总数一共有186万多人,但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的军队加在一起就有五六百万人,尽管日军当时战力强悍,那也不能这样无休止的扩大占领地区。

细心的朋友或者会发现,在许多抗战时期战役的歼敌人数报告里,往往占大头的都是伪军,日军其实被消灭的不算很多。当然了,这也有日军存心让伪军当炮灰的缘故,但伪军却是日军在抗战时期用于更好、更快捷“统治”中国的触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伪军在某种层面上更加令人痛恨,敌人固然可恶,但叛徒却令人无法原谅。都当汉奸了,肯定不能再指望同胞把他当人看了。

最后一方武装势力,其实也是中国本土的势力,那就是各地蜂起不绝的山贼土匪势力。他们原本干的就是打家劫舍的事情,恰逢乱世,他们这种有些投机倒把性质的营生可发挥空间就更大了。有的后来干脆就跟地主互相勾结,干起了“黑吃黑”的行当,自身不断壮大

对于这些人来说,无论是跟抗日武装合作还是跟日本人合作,只要能守住自己手上这一亩三分地,跟谁合作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左右逢源,和双方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灵活变换自己的原则与底线,毕竟他们觉得手上有自己的家伙才是硬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血气方刚、正值壮年的梁兴初不懂这些,贫苦人家出身的他从小就被地主阶级迫害,长大之后又怀抱着共产主义思想跟日军作斗争。

在梁兴初的视角里,日伪军和地主土匪这两类人都不可信,以致于他最后在湖西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当中,维持了自己偏激的想法和作风,差点就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临阵决机

梁兴初此时也就25岁,他带兵打仗是把好手,战场上也是每每冲锋在前,勇冠三军。但在战略布局和体察当地情况方面则略显欠缺,这一点也导致了最终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一度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

在当时的湖西地区,有一伙极其强悍的地主武装,其实说白了跟土匪也没什么两样,但他们好歹收的也是“保护费”,自身实力也的确过硬。

这伙地主武装的首领叫朱夫初,是宿县宋町镇费寨的寨主,他的老巢算得上是深沟高垒,越往里还有多个暗堡组成的火力网,想要硬闯的人都吃了大亏。

例如国民党的军队此前就不信邪,结果被打了个屁滚尿流,之后再也没敢强闯,而是选择了和平相处。初来此地的日军也听说了朱夫初的事迹,想要主动与其结好,朱夫初也不避讳,照单全收,跟日本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寨这个地方,从清末开始就是江洋大盗的聚集地,许多亡命之徒都会陆续来到这里,费寨起初的当家人也很有手腕,不仅能将这些危险分子治得服服帖帖,还能打下这份家业,实在非同常人。再加上费寨周遭本身就易守难攻,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法外之地。

1938年5月,台儿庄大捷刚刚过去不久,一队四川军阀所带领的川军队伍从费寨经过,受到了朱夫初麾下的匪众夹道欢迎,而后朱夫初将几位军阀请到了费寨内部,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们,背地里却在他们和士兵的饭食里下了迷药。

结果川军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被他们莫名其妙的缴了械,想反抗但是奈何武器都在人家手里,最后只能屈辱的拿着朱夫初给的路费离开了费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剑》谢宝庆

这也能侧面体现出当时这些所谓的“江洋大盗”,对于抢劫各武装势力的态度。

著名战争题材电视剧《亮剑》中,黑云寨土匪谢宝庆有这么一句台词:“这么多年,我黑云寨抢过中央军的,抢过晋绥军的,抢过鬼子的。但我谢宝庆可以拍拍胸脯说,唯独就是没抢过你们八路的。”

这话其实也不保真,可能只是抢八路的比较少,发现这个途径的投入产出,实在是不成正比,说白了就是八路军太穷了,没什么好抢的。

梁兴初当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想着跟这些人和平解决。但是司令员彭明治却不这么想,他长梁兴初几岁,较为老成持重,认为跟朱夫初还是不能正面交锋,要以交涉谈判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

所以彭明治将梁兴初的意见暂时按下不表,选择让指导员陈士鳌前去跟朱夫初进行交涉。陈士鳌在进入费寨时,同样也是受到了朱夫初的热烈欢迎,但陈士鳌却并没有遭到和那些川军一样的命运,而他和朱夫初之间的合作谈的也是很愉快。

此时的梁兴初却根本不相信朱夫初,他私下里整备了三个连的士兵,告诉他们地主土匪的话不能信,随时都要做好战斗准备。

两面性

梁兴初的做法很难判断谁对谁错,从结果上来看,朱夫初确实不应该随便招惹。但从长远角度上来看,朱夫初这样的人迟早也要解决,不过早晚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的春天,陈士鳌带着他和朱夫初的谈判结果回到了部队,将所见所闻都描述了一遍。

原来,想要进入费寨内部,光是入口就很麻烦,这个地方与外界只有一座吊桥相连。就算攻进去了,里面也有深沟高垒和无数暗堡里的机枪眼等着他们,再加上朱夫初经营费寨多年,手里的轻重武器多得很,弹药也充足。

说句不好听的,115师这支队伍的装备不一定比他们强。

彭明治在基本了解形势之后,也做出了和国民党军一样的选择,还是井水不犯河水为好。况且陈士鳌还谈成了意外收获:“司令员,朱夫初说表示要跟鬼子抗争到底,也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生活给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么顺利的情况,梁兴初心里却打起了鼓:难道这个朱夫初真会这么好心?但是彭明治和陈士鳌都赞同这个做法,他也不能公开反对,只能自己静待时机。

这天,陈士鳌说朱夫初带着200多人抬着猪肉、米、面出寨来给他们送给养了。梁兴初一听就觉得不对劲,说朱夫初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但陈士鳌却认为他想得太多了,如果朱夫初有什么歪心思,就凭这区区200号人也不够啊。

但梁兴初选择了相信自己的直觉,他直接带着人上去把朱夫初的人全扣下了,还缴了他们的械。朱夫初在被枪指的时候并没有反抗,反而是为自己争辩,说自己真的是来送给养的,带点武器防身也是情有可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可不管这些,他在将这些给养照单全收之后,还另开了一张清单给朱夫初,上面写着:要2000条枪,再拿50万发子弹,还有3万大洋,不然就将朱夫初法办。

这惹得朱夫初直接破口大骂,说八路军不讲信义。可后面应该怎么办,梁兴初也没了主意。彭明治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严肃的批评了梁兴初,说他不应该这么做,立刻叫人给朱夫初一行人送去饭食,以免矛盾升级。

但局势变化极快,第二天八路军的据点外围就出现了一堆日军。想想也知道,朱夫初肯定和各方都有关系,费寨的人见朱夫初还没回来,料定他出了事情,于是找日本人搬了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明治

更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梁兴初此前派去盯防费寨的三个连,有两个连都被缴了械,因为都是新兵,所以基本在费寨这些老江湖的面前,没有什么反抗能力。

到了这个地步,双方也不得不握手言和,对面释放我军两个连的士兵,我军释放朱夫初一行人。此时梁兴初还在劝说彭明治:“司令员,不能放他走啊!后患无穷!”彭明治没有听从梁兴初的意见,坚持将朱夫初放了回去。

这次,事情的确朝着梁兴初所预料的方向发展了,朱夫初一回去就纠合了自己的部众,直接全体投靠了日本人,这对于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我国建国之后在各地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剿匪军事行动,如果真让朱夫初和平发展到那个时候,或许会有更多的人遭殃也说不定

看完这段有关梁兴初铁腕扣押地主头目,造成严重后果,究竟是对是错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