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于4月9日正式印发后,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地方版”方案密集出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制定了《安徽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到2027年,安徽将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个,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以上。

重点突出数字化转型改造

《方案》明确,安徽计划到2027年,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个,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00项以上,推动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我国设备更新空间大、潜力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

“当前,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策,正大力推动区域产业进行工业设备的全面更新。”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晓昌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助推剂。

刘晓昌强调,多地政府通过此次设备更新对产业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种摸排不仅帮助政府有效掌握了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刘晓昌说,基于这些深入了解,政府能因地制宜制定“一地一策”和“一业一策”的发展策略,确保精准发力,拉动有效投资,进一步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目标,安徽明确了供给能力提升工程、先进设备更新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绿色装备推广工程、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程5项重点任务。

工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很多。”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分析,比如,企业可能缺乏设备更新的需求,“主要出现在一些产能过剩的领域,由于市场需求已经饱和,企业可能认为当前的设备已经足够应对生产需求,因此没有迫切的更新设备的动力”。

“资金问题也是企业设备更新的重要障碍。”盘和林认为,尤其是一些高端制造业的民营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大等原因,可能面临资金紧张的情况,难以承担设备更新的高额成本。

他同时指出,人才和技术能力的不足也是企业更新设备的一个挑战,“新的设备往往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和操作人才,而一些企业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如人才流失、技术落后等,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导致设备更新难以顺利进行”。

根据《方案》,安徽各有关部门将加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和供给,大力发展智能成套装备,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每年编制“三首”产品研制需求清单和安徽省智能装备供给目录,不断提高智能装备省内供给能力。针对不同行业特点,鼓励企业更新升级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高端先进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分应用场景、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三个层次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龙头企业赋能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板,推动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整体转型,加快区域资源共享。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工业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方案》明确,要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智能工厂。

“新设备和数智化结合,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盘和林认为,在优化产能产品、优化供给的同时,可以实现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即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过,企业智能化推广并非易事。盘和林分析,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如人才、技术和资本,因此无法实现智能化转型。

另外,企业所处行业尚未有智能化的成熟方案,所在领域智能化并不成熟,“如果某个领域没有成熟的智能化方案,那么企业在智能化转型时,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地方政府加快设备更新步伐

记者注意到,除了安徽,其他城市纷纷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通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

例如,浙江提出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安徽计划到2027年,每年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个。

工业领域的设备更新投资需求大,钱从哪里来?工信部明确提出要“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支持”。

在刘晓昌看来,未来,地方财政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加大工业设备更新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上。他建议,对于那些满足条件的企业,政府应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前置补贴,以此降低企业在购置新设备时的前期成本,从而激发企业更新设备的积极性。

此外,刘晓昌还提出了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加快推动产融结合的策略。他认为,金融机构可采用“以投替贷”的方式,即通过投资而非贷款的形式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专门用于工业设备的更新。

“这样的策略不仅能更有效地支持企业的设备更新需求,还有助于推动企业快速转型和提升,进一步促进产业的整体升级和发展。”刘晓昌说。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