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投资,我们经常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操作上。

比如最近收到小伙伴的问题:「我该买股票吗」「黄金涨了,该怎么卖」...

但对于「我该投资哪类资产」「什么样的股债比例适合自己」的问题却思考不多。其实,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比如你是一个稳健的投资者,拥有100万资产,把其中的99万放在存款、理财里,那么无论再怎么折腾剩下的1万块,也对整体的整资产收益率帮助不大。

今天,咱们就从全局的视角,聊聊资产配置这件事儿。

01

说到资产配置,很多小伙伴打起退堂鼓,觉得这个词过于深奥。其实它并不神秘,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有一家店,老板专门卖雨伞,雨天时生意很好。

但有一阵子,每天都是大晴天,雨伞的生意一落千丈。老板就琢磨,不如在进货上,少买一些雨伞,多买一些墨镜。例如:雨伞70%、墨镜30%。

虽然雨伞的收入会少一些,但在晴天时可以也能有一些收入。万一遇到天气超级好的年景,晴天很多,同样能达到每年的营收目标。

这种分配的概念,就是「资产配置」的基础。

如同上面雨伞的例子,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不希望经营起伏太大。背后是希望通过将资金分散在一些「互补」的资产上,在最小的波动下,达成投资的目标。

如果把晴天雨天套用到一般人的股票投资上,牛市就像晴天,熊市就像雨天,如何让自己未来遇到熊市时伤害减小呢?

经济学家发现,不同的资产互相搭配,效果更佳。我们可以用夏普比例来衡量组合的「性价比」,夏普比例越高,说明冒同样的风险,拿到的收益更优。

拿历史比较久的美国市场来说,50%股票+50%债券,这个组合的「性价比」,好过任意一个单一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可是,现在的市场上,一些金融机构也会提出资产配置的概念,但最终得到的成果却不如预期、波动依然很大,或者回报太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想要阅读完整文章,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移步社区领取VIP阅读晚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