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别人做出回应,揭示了个体长久以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别人没有按照你期望的那样做出回应,你可能会感到受伤和被拒绝。所以你的做法就是,花费更大的力气让对方做出回应,就好像是把对方逼到墙角一样。在当时的认识下,你可能觉得别人回答一个问题不是什么难事。

你可能会陷入这样一种情绪对抗之中:明明别人可以轻易做出回答,但是为什么偏偏不按照自己期望的那样做出回答呢?你觉得这对你很重要,而对别人是不重要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也许让关系陷入内耗的原因,就是你常常忽视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迫使别人做出回应的表现

迫使别人做出回应的表现

要求他人做出明确回答

迫使别人做出回应的表现之一,就是要求他人做出明确回答。比如:你爱不爱我;你喜不喜欢我;你觉得我怎么样;你在做什么;你跟谁在一起等等。或者在日常聊天中,一定要听到对方也在讲话而不是沉默,否则就会感到生气、愤怒以及被拒绝的感觉。

迫使别人做出回应,在心理层面体验为“进入别人的内心”。因为这类个体通常无法安全的待在“外面”,不能忍受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就好像孩子一个人待久了,必须要哭着找妈妈一样;或者孩子完全无法独处,必须时刻待在妈妈的关系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否定别人的回答并继续追问

通常来说,个体必须要求对方时刻做出反应。就是说,只要对方没有反应了,个体内心就会体验为被抛弃了,或者外在这个客体“死掉”了一样。因此,哪怕对方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个体仍然会感到怀疑并继续追问。

个体就是通过这种外界的回应,来感受到自己存在着的,来确认自己是重要的。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他们要逼迫别人做出回应。因为如果别人不能给予回应,就相当于证实了“我不重要”“我不可爱”“我好像死掉了一样”“我被丢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