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陈郁

5月22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公报(2023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五年内累计建设了4个生态综合站、7个基本气象站、6个冰冻圈监测点,整合区域内监测站点13个,有力完善了基础性、支撑性气象监测设施设备,基本满足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气象监测需要。

下一步,青海省林草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省气象局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运用《生态气象公报》成果,进一步优化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气象监测网络,着力提升国家公园生态监测能力。将联合相关科研单位、行业部门,统筹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一体化观测站网体系,超前谋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祁连山国家公园超级站,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围绕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需求,着力在国家公园生态要素监测、质量评估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完善科研监测体系,针对林地、草地、湿地、荒漠等典型生态系统,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强化生态环境变化评估能力,推动建立国家公园监测评估规范。(来源: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