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能源装机占比在不断提高、发电空间在逐步增大。

目前新能源企业获取收益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电力交易获取电费,二是通过CCER、绿证和绿电交易变现环境价值。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市场、绿电绿证等市场化机制逐步建设和完善,可以预见其将持续扩大和深化。本文主要梳理并对比了3种环境价值变现的方式,为新能源主体选择提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环境价值变现详解

国内绿证

绿色电力证书简称为“绿证”,用作证明与核算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和使用,符合核发范围的发电企业每兆瓦时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经认证即可获得一张绿证。

需求主要来自外向型企业 RE100、SBTI、上市公司ESG评级需求、大型国企绿色用电碳中和等。(RE100旨在促进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承诺使用100%的可再生电力,几乎是国际供应链认可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黄金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绿证开发流程

绿电

绿电是基于绿证的交易,简单理解就是“证随电走”,绿电交易同时包含电能量交易及其对应的绿色属性交易。

根据各省规则,目前平价项目及主动弃补的补贴项目可参与绿电交易。绿电主要需求方跟绿证需求原因类似,主要为外向型企业 RE100、 SBTi、上市公司ESG评级需求、大型国企绿色用电碳中和需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绿电交易流程

CCER

CCER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一种碳抵消,根据目前的规定,能抵消纳入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总碳排的5%。

时隔7年,CCER市场于今年1月重启,涉及新能源的旧方法学已经不支持在新机制中直接使用,新发布4个方法学中仅涉及光热发电、海上风电。从当前形势判断,常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签发CCER基本可以说已经判死刑了,难再会有方法学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CCER开发流程

综合来看,除了符合CCER方法学的光热发电、海上风电可参与CCER开发并获利,其他常规新能源发电企业变现环境价值的出路基本只在绿电和绿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证卖不掉、绿电买不到”

从当前国内绿电、绿证市场运行来看,整体呈现绿证市场源源不断签发、但却长期积压,绿电市场供需失衡、供不应求。这种现象造成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可程度方面

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采购优先级:自建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直接采购>通过电力供应商采购>无捆绑绿证>被动采购;欧盟碳关税抵消时不认可绿证,只认可绿电购电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RE100技术标准

引用自《Dec 12 - RE100 technical criteria + appendices》

发行机制方面

理论上新能源发电均可算作绿电、都可以获得绿证,但当前绿电交易为了避免重复计算,仅满足“三者取小”原则的市场化交易电量可获得绿证,保障性收购电力对应的绿证规政府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绿电环境溢价确定“三者取小”原则

供给方面

由于各省保障性收购规则不同、市场化交易程度有差别,同时受电源供给、输电通道、交易方式的制约,导致绿电供给有限且不平衡。

而证电分离使得绿证将环境属性与电能量分离开来,相对于绿电不受时间维度的限制、可以单独计量和发行、在较长的有效期内(21个月原则)进行累积存储,导致绿证供给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1 新能源市场化方式

综合来看,由于购买绿电可用于应对欧盟碳关税、国际上认可度更高,叠加我国京津沪也相继试点企业购买绿电可不纳入碳排放核算,绿电需求有力,但受限于供给和发行机制限制可交易量较少;绿证交易证电分离能够在时间、空间更为灵活、受众更广,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储存更广,但由于绿证未与碳市场挂钩、且当前政策激励也主要为环境属性,导致绿证在较长时间内都将处于供过于求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电、绿证和CCER如何选

从开发角度考虑

绿电绿证仅涉及电量核算、无需核算减排量,开发简单、周期短且不需要成本;CCER开发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且受到方法学限制。

除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可参与CCER开发外,常规新能源的出路基本只在绿电和绿证。

从价值属性来看

绿电和绿证可用于部分试点地区抵消范围二(即企业外购热力电力部分的碳排放);CCER具备碳资产属性、可无限期交易,能参与到国家碳履约体系抵消碳配额,价值属性更强。

但2025年起,存量CCER不再用于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仅可用于今年,建议新能源电厂尽快出手。

从交易难度考虑

绿电交易政策各省不一,受限于供需不平衡,当前绿电交易量较小;国内绿证当前只能交易一次,受限于有效期限制,同时当前的强制性约束机制不足导致需求不足,使得当前高价绿证较难出手。

以价格为参考标准

绿证交易受限于供需双方信息对称、大量的交易都是通过场外双边开展,其价格与发电项目类型、有效期有关,如水电绿证价格较低、临期绿证价格较低,2023年国内平价绿证结算均价为19.22元/张;从近期绿电交易表现来看,2024年绿电环境溢价约为10-80元/兆瓦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部分省份环境价值溢价

最后,我们为大家整理了CCER、绿证和绿电的区别表格,供大家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2 CCER、绿证和绿电的区别

综合来看,建议新能源业主根据当地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政策、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策略参与绿电、绿证和碳交易。

飔合科技目前在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电力交易相关业务,管理的风电跟光伏资产规模约 5.5GW,拥有丰富的电力市场实操经验及相关数据积累,能够为您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交易及咨询等服务。

同时,团队拥有超15年的碳资产开发及交易经验,国内外开发成功案例超100余个,在识别和量化碳排放、制定减排策略、定制碳资产管理平台、开发碳资产项目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国内外碳减排项目开发和交易全流程解决方案与咨询服务,满足定制化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