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广东二十多年了,发现广东地方的命名跟其他省份有很大的区别。

就拿农村来来说,华北一般叫庄、村,东北叫屯,都比较单一。而广东的地名叫法则五花八门,常见的就有涌、沥、寮、圩、围、坑、岗、洞等很多种,那么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就查查资料,来说说广东地方的命名特色。

涌,这个字读什么?北方人往往读成yǒng,涌现的意思。很多刚到惠州的人,往往把“霞涌”读成霞yǒng,就是这个原因,其实,“涌”字还有一种读音,就是chōng,河汊的意思。广东叫XX涌的地方特别多,一般这些地方都有河汊的存在。 与“涌”相似的还有“沥”。据我所知,广东叫横沥的镇就有三个,一个在广州南沙区,一个在东莞市,还有一个在惠州市惠城区。 沥,愿意是指水滴下来。在广东,沥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小河沟。广东的降水丰富,沥自然就不少,所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叫“沥”的地名。在惠州,我所知道的就有横沥,沥林,横江沥,望江沥,吊鸡沥……

与沥相似的还有“滘”,指的是两条以上的河交叉的地方,因为这个字比较难写,现在叫“滘”的地方少了。

与水相关的命名还有“洲”。这个子好解释,沙洲的意思,琶洲,香洲,园洲,芦州,鹅塘洲……

还有一个“门”,地名中的“门”应该与出海口有关,带“门”字的地方大多在海边,比如江门,虎门,甲子门,鲘门……

以上都是与水有关的地名,这很符合广东河网密布,沿海等特点。我们接着说说其他的字。

寮,广东的很多地名里都有这个字。在广东,寮主要指的是茅屋,棚子。据说巽寮原来叫做鸭寮,放鸭子的棚子,后来才改成现在的名字。惠州比较有名的还有酥寮。

圩,江淮一带读wéi,指的是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湘、赣、闽、粤等地区读xū时,值得是的农村集市。

那么,墟和圩有什么分别?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说,圩最早叫虚。虚,墟和圩这三个字其实是一个字在不同日期的三种写法,虚出现的最早,墟其次,圩字最晚。广东叫墟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新墟。

围,广东地名中常见的字,什么意思呢?有人说就是围屋的意思,一种岭南和福建的特色建筑。确实,地名中的大多数“围”指的是围屋,但不是全部。除了围屋以外,广东地名中“围”还有圈起来意思,指的是人们在江湖岸边修建的带状水利设施,也有些地名与这种围垦有关。广东叫围的地方特别多,比如蔡屋围,万胜围等等。

我们再来说说“坑”。我们走到广东农村,会发现叫坑的地方特别多。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有坑字的地名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带,凹陷成盆地的地方。有人根据《广东省交通地图》统计,在广东的村一级地名中,带“坑”字的最多,仅惠州一个市,带“坑”字的地名就有117个。

广东地名中,岗字也比较多。这个很好理解,带岗字的地方过去一般都有山,比如龙岗,谢岗,黄花岗,凤岗……

还有一些字也频频出现在广东地名中,比如,布和洞。布一般跟水有关,在古越语中,布就是水泉的意思。洞,也跟古越民族有关,山区里的原住民住的地方,以前就叫硐、垌和峒。

还有一个“澳”字,很多地名中也有,比如沙澳,船澳,南澳等等。这个“澳”子是指水面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

广东地名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冷僻字比较多,比如孖、坣、氹、壆……外人很难读出来。即使不是冷僻字,比较费解的地面也很多,我在惠州就看到了好几处,比如:猪含符,蓝刀克,搜狗龙……

这些含有生僻字的地名和怪地名都是广东的原住民创造的,有些是后来人音译的,比如“猪含符”,就是根据当地村民的口头发音,找读音相似的字填上去,所以看起来很搞笑。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