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外面卖的鲜榨果汁,
一杯的价格并不低,
但是也有人说有些商家会用烂水果来榨汁,
因此很多人也会对鲜榨果汁避而远之。
专家并不建议水果榨汁
因为会损失很多营养。
你平时会榨蔬果汁吗?

蔬果变蔬果汁 究竟损失了那些营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群里一个八个月宝宝的妈妈求助:“孩子不喜欢吃水果但是打成果汁就爱喝,这样会不会破坏膳食纤维对孩子健康不利啊?”对此,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人员,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阮光锋在其个人微信中指出,水果汁与水果相比,维生素C、膳食纤维均有损失且饱腹感差、含糖量高。

维生素C损失:

维生素C的学名叫抗坏血酸,是维持我们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巩固细胞组织,预防坏血病。经常牙龈出血的人,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榨汁的直接后果,是损失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类黄酮、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哪怕是榨了之后马上就喝也是如此。当蔬果是完整的时候,抗坏血酸氧化酶和维生素C的位置是分开的,好比各自住在不同的房间里。一旦榨成汁,高速旋转的刀片会把果蔬里的细胞全部破坏,致使抗坏血酸氧化酶和维生素C混到一起,两者发生氧化反应,维生素C被破坏。如果是直接吃水果,一般都是稍稍咀嚼就吞下肚,对细胞的破坏很小,维生素C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接触的机会比较小,基本能保证果肉中原有的维C含量。

膳食纤维损失:

榨汁后,不溶性元素如钙、膳食纤维等会被留在渣子当中,因此喝蔬果汁会减少人们对蔬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的摄取,而这些膳食纤维具有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同时,不溶性纤维可以防止胃肠系统的病变,具有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排便的作用。由于损失了很多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蔬菜和水果榨成汁来饮用不仅不能帮助消化,还会引起便秘。

蔬果到底要不要榨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整的蔬果是最好的,纯蔬果汁不会比完整的蔬菜水果更好,鲜榨果蔬汁比果蔬汁饮料好的多。我们一般不建议的是用水果榨汁,原因有三点:

(1) 榨汁过程破坏了植物细胞壁,这会让水果汁中的游离糖大大增加,从而增加血糖反应。但蔬菜本身就没啥糖,榨汁自然没事。

(2) 榨汁容易让人吃得过快、过多。喝一杯不掺水的鲜榨橙汁,相当于一口气吃了两三个橙子,会增加代谢负担。但我在家吃饭的诉求就是在省时间的前提下多吃点蔬菜,榨汁喝相对炒菜吃便捷很多。

(3) 水果生吃可以直接消化,不需要进一步加工,榨汁反而费事。而蔬菜往往茎厚叶长需要切散,且含有草酸做熟会比较好消化,需要进一步加工。榨汁是众多加工选择中比较省事的一种。

怎样榨汁可减少营养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不知道,商业生产中制作果蔬汁,往往是要对果蔬进行热烫处理的。也就是说,需要把水果蔬菜在沸水中略微烫一下,把那些氧化酶“杀灭”掉,也让组织略微软一点,然后再榨汁。这样,不仅使得维生素的损失变小,出汁率增加,还能让榨汁颜色鲜艳,不容易褐变。特别是那些没有酸味的蔬菜,比如胡萝卜、青菜、芹菜、鲜甜玉米,一定要烫过再榨汁。另外榨汁时,可以加入像柠檬这类较酸的水果,来弥补破坏掉的维生素C。

日常制作鲜榨蔬果汁有哪些注意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 1:每杯蔬果汁的水果建议控制在1-2份(1份约为网球大小),蔬菜与水果比例至少为2:1;但若为需控制血糖及热量的人,建议水果份量最多1份。

Tip 2:切记蔬果汁不要滤渣,保留最精华的果渣、膳食纤维可避免血糖波动,更能满足口腹之欲。另外蔬果汁经果汁机搅打后,易加速氧化速度,尽量避免在室温下放置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滋生,增加营养流失。

Tip 3:严选当季盛产的蔬果,营养价值高,且农药残留也比较少。并选择成熟、果肉饱满者,当蔬果香气和水分达到最佳状态,搅打出的蔬果汁,才会更加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