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6日 多云转小到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 气温25~35℃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5月23日上午,我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承诺践诺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税务局、国网咸宁供电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助企纾困解难,增强发展动能”作出公开承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的相关负责人,围绕“为企护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公开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人社局:

重磅推出六大行动

市人社局承诺:

在全市人社系统集中开展专项行动,重磅推出六大行动20条措施,着力打造流程最简、服务最优的一流人社营商环境。

六大行动分别是:

■ 以人社惠企政策进万家为目标,开展服务企业政策宣传行动;

■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开展服务流程再造攻坚行动;

■ 以纾难解困助企发展为目标,开展企业要素保障提升行动;

■ 以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为目标,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共建行动;

■ 以打造“无欠薪城市”为目标,开展根治欠薪综合施治行动;

■ 以新业态从业人员为重点,开展社保精准扩面行动。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重点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诺:

将强化政策供给力度,提高服务精准度,承诺践诺,重点做好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做好服务和保障、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提升智慧服务能力等5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和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村庄规划成果优化提升,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推动形成具有风貌特色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形态。

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大力盘活闲置低效资源。对工业企业实行“零收费”、免收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费,通过降费减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等。

市住建局:

“四个三”为企业解难

市住建局承诺:

将以市场主体感受为出发点,以服务建筑业企业为重点,突出“四个三”深入开展助企纾困解难行动,支持建筑业企业转型发展:

强化“三板”(资质升级锻长板、扶持民企补短板、产业集群造样板),全力提升企业“硬实力”。

落实“三改”(改招标限额、改定标权限、改评分规则),支持中小企业“求发展”。

抓牢“三款”(结现款、联保款、清欠款),全力破解企业“结账难”。

突出“三优”(紧跟形势优政策、常态包保优环境、精简流程优服务),全力当好企业“店小二”,让企业没有“难办的证”“难开的工”“多跑的路”。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注册仅需一杯茶时间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诺:

将以三化助推全市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打造企业“一杯清茶”办成事,注册仅需一杯茶的时间,提升企业开办效率,放宽企业名称条件,优化“个转企”,简化商标变更;

推进信用监管便利化,优化被吊销企业注销流程,防范和查处假冒登记,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治理力度;

推进质量发展便利化,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力度,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日”活动。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聚焦金融服务 解决急难愁盼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承诺:

将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金融服务问题,引导全市金融机构着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的便利度和满意度。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将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障经济发展融资需求;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优化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金融助企纾困,无缝续贷小微企业;

深化银担合作,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助企纾困解难,增强发展动能。

市税务局:

推出更多便民惠企服务新举措

市税务局承诺:

将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政策精准推送,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分时提醒方式,着力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实现税费优惠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加快推进智慧税务转型,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持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进一步提升“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水平;

深入推动税收法治建设,推广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质量评估机制,健全“信用+风险”监管机制,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聘请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着力把税费诉求和矛盾争议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持续打造税费服务品牌,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深入开展“春雨润苗”“中小企业服务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专项活动。

国网咸宁供电公司:

降低成本 提高服务

国网咸宁供电公司承诺:

将致力于不断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办电、用电成本、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全力推动电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地。

2024年,已安排资金2380万元用于延伸投资界面,计划安排资金1800万元用于低压“零费用”接入,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减轻用户接电负担。推行“零证刷脸办电”“不动产+用电”联合过户、“水电气共享营业厅”,提前布局电力接入工程,全面提升客户办电效率。2024年完成6家县(市、区)政府片区、工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建成后示范区内全面取消计划停电,提升供电质量,强化不停电作业深化应用。形成覆盖全市社区、村组的居民服务网格。

市中级人民法院:

畅通司法便企通道

市中级人民法院承诺:

将畅通司法便企通道,如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涉企纠纷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及时解决涉企纠纷;

优化司法暖企举措,如加大涉企案件司法救助力度,从宽把握司法救助条件,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办理诉讼费“减免缓”,减轻企业诉讼负担等;

深化司法护企理念,如审慎研判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案件,对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进行实质性分级评估,寻求涉企纠纷最优处置方式;

强化司法救企担当,如充分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的制度优势,健全市场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对陷入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积极使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程序,让企业重整重生。

市检察院:

开展12个“小专项”活动

市检察院承诺:

全市检察机关以扎实开展12个“小专项”活动为抓手,推动“检察护企,促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这12个“小专项”活动涉及对企业的合法权益、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方面的保护,分别是:开展涉市场主体控告申诉案件矛盾纠纷高质效依法化解专项活动、涉市场主体刑事案件立案监督专项活动、依法能动履职护航安全生产专项活动、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专项活动等。

市公安局:

为企提供看得见的安全感

市公安局承诺: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串通投标、合同诈骗等扰乱市场秩序违法犯罪行为,以看得见的安全感为企业发展提供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

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加强源头管控和执法全流程监督,杜绝有警不处、有案不立、立案不查;

落实助企纾困措施,推进驻企警务室建设,为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点对点”保驾护航;

畅通企业联系渠道,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有关诉求和问题,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窗口办事流程,推行首席服务员前置服务+多个绿色窗口配套服务的“1+N绿色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跟踪服务。

市司法局:

深入实施“四大行动”

市司法局承诺:

将打造更优的公平竞争、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精准普法环境,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服务咸宁高质量发展。

实施制度赋能助企行动,认真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合法性审查工作,源头杜绝对各类企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聚焦打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环境,实施规范执法护企行动。

聚焦提升市场主体法治获得感,实施法律服务惠企活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普法宣传促企行动,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报记者: 庞赟 通讯员 张永红

编辑:周萱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