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说,上海房产不会跌,很大程度是因为上海的豪宅不会跌,始终支撑着所谓“价格的天花板”。

上海的豪宅不会跌,因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上海的顶流豪宅是卖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富豪的,所以不会跌。

面对这种言论,我真是笑死了。

类似的言论屡见不鲜了:

特斯拉的股票不会跌,因为特斯拉的股票是卖给全世界有眼光的科技股投资人的,马斯克总能兑现他所说的业绩,所以不会跌。

穷人是用静态眼光看事物,高手谋局都是走一步看三步,六步甚至九步。

风水和能量要素每年都在变化,每20年一个大变化。二十年,差不多就是一代人,变化的不是人,而是代际的价值观念。

豪宅房产,只有地段、地段还是地段(location)。

过去,稀缺的要素只有地段;房产变化、贬值的往后,稀缺的不仅是地段,还有认可该稀缺要素的“对手盘”(潜在买家盘)。

上海的房产,随着大批外资离开,外企撤离,顶流房产的供求关系暗暗发生着转换。还有多少每月5-6万包租陆家嘴顶级房产的外资公司?

德国大公司、老牌世界500强SAP撤离中国,一次性裁员8000多人,都是中层以上。事先都知会上海劳动局的,但不会知会房地产和租赁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恒滨江,20多年的老楼盘,一直稳居上海豪宅价格前列,价格阴跌了一年多,有量抛,无量接。

试问14-18万每平米的价格,卖家固然开了,已然跌了一轮,但买家一上手仍会果断再砍1/3。那么,如果还想成交,应该跌到什么价格?

卖家嘴硬不承认,市场会告诉你:顶流买家早就分流了。

5公里外的中海9号开盘, 200多平米的房型,只有两间朝南,很不好——但没关系,地段就在新天地三期隔壁,四面八方都是风景,不在乎房型。

交通比你方便,价格比你便宜不说,关键人家还是新楼盘。

就在一周前,仁恒滨江板块终于绷不住了。据说有高层物业业主急用钱,急抛,价格一步到位,8.3万每平米。相当于2014年的价格。

懂行的买家迅速赶来,一个下午立马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老业主暗中怒骂“叛徒”,但市场很真实,市场经济很现实。想要卖得快,不需要口才,跌价最实惠。

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没有“只涨不跌”的房产,只有“随行就市”的价格。

上海的中高端地产,从过去的卖家市场,迅速转变为买家市场。买方对你的价格要素认可不认可,才是成交的关键。

上海房产的价格也该做调整了。房地产是经济的晴雨表,哪个国家会像我们那样,经济不行房产价格还高企?

哪怕集中购买力,上海全市一年能够消化3000万以上房产的量,最多也就是5万套。

伪地段、伪豪宅、伪顶流会纷纷显出原形,竞相跌价,不是明跌也是暗跌。踩踏事故迟早发生。

就在疫情前,老上海人还念叨着一张上海牌照。政府打着如意算盘,车主们花了高价竞拍了牌照,平时还不开车。

现在经济不好了,开车人少了,上海牌照也不热了,竞拍价格都在跌,额度也没那么紧张了。

跟钻石的故事类似,明明就不稀缺,人造的稀缺总归会露馅。

限购都会放开,房贷利率都在下调,面对财务压力,管理层都会审时度势。可老百姓手中没钱了,是真的没钱了,不是假的,任凭多少专家指导、规划都没用。

老破招数该收起来了。

缺乏安全感的年代,谁需要你来指导我们怎么用钱?这里面的逻辑破绽太大了。成熟经济体,健康的现代宏观经济调配,不能总打着苟且的算盘,掏百姓们的裤兜。

能够支撑台面的顶流地产,檀宫、汤臣高尔夫别墅二期、尚东板块、玫瑰园……真的有那么多国内外富豪来买,还老是买,总不卖吗?

不真实也不现实。

20年以后接盘的新一代,是否还认可这个地段,这样的“黄金位置”,老业主考虑过吗?

对方正在推翻你们这些老人苦心构筑的对标体系,从邮票到红木,凡是你们囤积的货,他们都不要。

避免剥削的最佳途径,除了不生娃和不入市,还有重构价值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