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精神得病了,上海精神病院住满了人
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是个不吉利的地址——上海市精神病院(正式名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所在地。 “你可以去宛平南路600号了。”不要懵圈,对话凡是提到这个地名,就是在骂人。 最近陪了我一个女客户去了600号,挂号。 她得了轻度的精神抑郁。原因是金价。 她自己是在私人银行大客户部辅导客户投资的。 清明节前金价大跌50元,她提醒客户买入,周一涨了20元,周二涨了30元,一进一出客户每100克黄金净赚了5000多元。 她的一位大客户买入了100公斤黄金,这样一周赚了500万,多开心。 我说,你应该很开心啊。 她耷拉着脸说不开心。 因为自己忙着工作,没有盯盘,自己反而没有买入……错过了一周的大行情,少挣了50万,再等下一波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就为了这点心理波动,她有点发病了。 我只好带她去了宛平南路600号。 到了那里要挂号,我满心希望现场挂号,被告知“没号”,最近的号预约到了三个月后,我们前面至少排了1000多人。 怎么可能这样?! 我有18年的抑郁症患病史,看心理科是家常便饭,为此也花了不少钱。 我在疫情前(2017-2018年)到上海市精神病院心理科看咨询,就是提前一周预约即可。现在变成了要提前数月,这是何等规模的数量增长! 医生提醒,精神病院300多个床位,满床位率98%。这个社会的精神结构近乎紊乱,每张床上都躺着一个自闭的灵魂,和饱受折磨的肉体。 很多人目光呆滞,医生介绍,他们都比你聪明,有公务员、艺术家、大学教授、网文作家、金融操盘手、上市公司高管,甚至还有的病人自己就是学医的…… 精神病,就像给黑色的世界定制了个圆梦的饼,从生活哲学的那头遥遥远远地送来。 都说600号队难排号难拿,可它的溢流才是带给沪上精神病界更多希望和流量,尤其在医疗费用管控的当下,医院急吼吼都要盈利,才能养活从业期望值很高的医学博士们。 得病的人不顾医保,也要看病。 长宁区的协和精神卫生中心拔地而起,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拔地而起…… 好多供给应对好多需求,这座城怎么有那么多不正常的人? 形形色色,这个家那个家,这个O那个O,有病的没病的装病的,都是聪明脑袋的,但都到了这里。 不少人,进来以后出去了又进来,病情反反复复; 还有一些人,这里就是最后一站。 晚上,一般满员的住院部都是闹哄哄的,中山、华山我都住过,就是一个小世界。 600号,静悄悄的,不正常的无比安静。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自心事各自消受。 走廊上,有人在不协调地挥舞着衣袖,好像戏台上疯魔的青衣。 有些睡不着的病人,趁着看护不注意,像猴子一样“挂”在窗台栏杆上,景象骇人。 每个人都睡着,似乎又都醒着。不少精神病人患有睡眠障碍,他们是不睡觉的。 扭曲的发展,恣意的欲望,造就污染的心灵。
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是个不吉利的地址——上海市精神病院(正式名称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所在地。 “你可以去宛平南路600号了。”不要懵圈,对话凡是提到这个地名,就是在骂人。 最近陪了我一个女客户去了600号,挂号。 她得了轻度的精神抑郁。原因是金价。 她自己是在私人银行大客户部辅导客户投资的。 清明节前金价大跌50元,她提醒客户买入,周一涨了20元,周二涨了30元,一进一出客户每100克黄金净赚了5000多元。 她的一位大客户买入了100公斤黄金,这样一周赚了500万,多开心。 我说,你应该很开心啊。 她耷拉着脸说不开心。 因为自己忙着工作,没有盯盘,自己反而没有买入……错过了一周的大行情,少挣了50万,再等下一波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就为了这点心理波动,她有点发病了。 我只好带她去了宛平南路600号。 到了那里要挂号,我满心希望现场挂号,被告知“没号”,最近的号预约到了三个月后,我们前面至少排了1000多人。 怎么可能这样?! 我有18年的抑郁症患病史,看心理科是家常便饭,为此也花了不少钱。 我在疫情前(2017-2018年)到上海市精神病院心理科看咨询,就是提前一周预约即可。现在变成了要提前数月,这是何等规模的数量增长! 医生提醒,精神病院300多个床位,满床位率98%。这个社会的精神结构近乎紊乱,每张床上都躺着一个自闭的灵魂,和饱受折磨的肉体。 很多人目光呆滞,医生介绍,他们都比你聪明,有公务员、艺术家、大学教授、网文作家、金融操盘手、上市公司高管,甚至还有的病人自己就是学医的…… 精神病,就像给黑色的世界定制了个圆梦的饼,从生活哲学的那头遥遥远远地送来。 都说600号队难排号难拿,可它的溢流才是带给沪上精神病界更多希望和流量,尤其在医疗费用管控的当下,医院急吼吼都要盈利,才能养活从业期望值很高的医学博士们。 得病的人不顾医保,也要看病。 长宁区的协和精神卫生中心拔地而起,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拔地而起…… 好多供给应对好多需求,这座城怎么有那么多不正常的人? 形形色色,这个家那个家,这个O那个O,有病的没病的装病的,都是聪明脑袋的,但都到了这里。 不少人,进来以后出去了又进来,病情反反复复; 还有一些人,这里就是最后一站。 晚上,一般满员的住院部都是闹哄哄的,中山、华山我都住过,就是一个小世界。 600号,静悄悄的,不正常的无比安静。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自心事各自消受。 走廊上,有人在不协调地挥舞着衣袖,好像戏台上疯魔的青衣。 有些睡不着的病人,趁着看护不注意,像猴子一样“挂”在窗台栏杆上,景象骇人。 每个人都睡着,似乎又都醒着。不少精神病人患有睡眠障碍,他们是不睡觉的。 扭曲的发展,恣意的欲望,造就污染的心灵。
社会话题讨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