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这本书中写道:人的一生,想要不走下坡路,就要和熵增对抗。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好运永远不会来到你身边。

这就是“熵增定律”,即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所有的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

而那些厉害的人,是因为他们能主动找虐,去坚持做“反人性但对自己的终身产生高价值”的事情。

01

保持耐心,不走捷径

曾国藩说:唯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他与敌作战时,有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别人摆迷魂阵,打闪电战,只有曾国藩的部队花很长时间建营搭寨、挖沟筑墙。

他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建立坚固的营寨,慢慢地消耗敌人的力量,他的耐心和坚持,最终帮助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而反观现在我们做事,也总是急于求成,即时满足,想要马上得到结果。

比如,总是想着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参加一个速成班就能学会一项技能,写几篇文章就能成为写作高手,等等。

巴尔扎克曾说: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你想拥有完美的腹肌,那么就做好撸铁一万个小时的决心;你想写出一本书,就先去看完100万字的作品。

任何成就都离不开重复的积累,质量的不合格本质上都是数量的不够。

只有付出足够密度的努力,才会迎来爆发式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拥抱不确定性,终身学习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提到:“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成为了许多人的座右铭。

他本人的一生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从被自己创立的公司赶出来,到重返苹果并带领公司走向辉煌,乔布斯的人生充满了起起落落。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塑造了乔布斯的非凡。

事实上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第一反应总是担心与焦虑,甚至陷入过度的情绪内耗中不自拔。

古人有一个典故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确定性未必是消极的,它也会让我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去寻找出路。特别是现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学习新知,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强。

那么怎么学习才有效果呢?

一是每天的目标要足够小,小到不需要费力就能完成。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读一页书等;

二是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不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可能会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芒格说:“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但他们往往是最爱学习的。”

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并且,坚持终身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不沉迷娱乐,节制自律

相信大家都听过村上春树,但你知道吗,村上春树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坚持每天跑步这一习惯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他说:“跑步让我保持清醒,让我能够更好地写作。”他每天固定时间写作,不论当天是否有灵感,都会坚持坐在书桌前。这种自律,让他能够持续不断地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也写道:大量的娱乐信息,会转移人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人安于现状,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眼花缭乱的短视频和游戏会让大脑不断受到刺激,渐渐让人陷入成瘾状态,从而快快乐乐,不知不觉地变成一个废人。

那些社会上20%的精英人群,他们越不把时间浪费在娱乐上。

远离娱乐至死,除了刻意远离手机、网络和游戏之外,有两个方法可以试试:

一是主动用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填满自己的时间。比如去运动、爬山、上课、陪伴家人。

二是让自己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比如,我们刷短视频的时候,就是在消费自己的时间,但如果自己去创作视频,就会转变成生产者的角色。

娱乐本身不是贬义词,适度的娱乐没有问题,问题是任由欲望操控行为。

简单的欲望,随心放纵零难度就可以实现,而高级的欲望,往往需要自律和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到最后

很多时候,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是一个人能否战胜自己的“本能欲望”。

忍别人之不能忍,狠别人之不能狠。

每一个悄悄变厉害的人,都在偷偷对自己下狠心。

无论是早起、减肥、跑步、早睡等,都需要长期坚持,都需要有极强的自律,一个人走,很难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