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风尚》,今年苹果贡献的好看剧集。

《新风尚》中虽然敏感脆弱才华横溢的宠妹狂魔迪奥是主角,结果还是让在一片男人把持的华丽时装界撕出一个简约缺口的顽强、刻薄、圆滑、精明、寸土必争的香奈儿夺了风头。

香奈儿对要求她道歉的战前合伙人犹太人皮埃尔说,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女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要面临什么?我不会为我做过的事道歉,我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像你。不同的是,我习惯了,男人的世界,男人的规则,男人的战争。她这个话,是对她的犹太合伙人关于她利用纳粹势力驱逐他们的指责的回复,是关于她的众多情人之一,纳粹情报官员情史传言的应答,是关于她作为有编号的纳粹情报人员去印度执行任务的追查的解释,也是她对于自己攻城略地不羁一生的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香奈儿,这一生,一直在回答媲美上述随随便便可以索命的问题。当然,她狡黠地让人觉得跟这样的女人讲政治,你就输了。为被质问什么当纳粹情报官的情人,57岁的她说,我这个岁数的女人,如果能找到一位情人的话,是不会去看他的护照的。就像婚纱大王王薇薇63岁和27岁的男朋友在一起,别人问她,你有40亿身家,找个小男友,你不怕他图你钱财吗,她说他不图我钱,难道图我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香奈儿题材的片子,能找到的都看了。安娜·莫格拉莉丝版的《香奈儿的秘密情史》大爱,《天使爱美丽》的奥黛丽·塔图没她决绝,雪莉·麦克雷恩的《可可香奈儿》比较风霜雨雪,欧洲变革都写满她的霓裳那种历史感,还是不如她卓尔浊世不群浊香。安娜·莫格拉莉丝的一步猫步游走和回眸不笑的彻骨矜持,真是诠释了可可的名言: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你也可以没有多少衣服供选择,但永远别忘记一件最重要的衣服,叫自我。法国女人的狐媚,是那种硬硬朗朗的狐媚,骨感香艳,茕茕独立,黑白分明,钢铁尤物,跟柔弱黛玉吟诗葬花所代表的中国式审美完全不同。不是有个说法吗,全世界最有优越感的市民,就是巴黎人,可可·香奈儿是其中著名标本,当战后她被迫离开巴黎避去瑞士的时候,她简直像要下乡插队那么不甘心。

朱丽叶 ·比诺什在《新风尚》出演的的二战中的香奈儿,是面相最真实和狼狈的,她像一个在孤军奋战的母狮,在男人阵中,无底线厮杀,她诡计多端,不择手段,见风使舵,永不言败。前脚还在纳粹的派对上巧笑倩兮,后脚就站在路边举着国旗欢迎得胜归巢的战士,高呼法兰西万岁。女明星因为有德国军官情人,被带走剃了光头游街(剪女人衣服,给女人剃光头式的羞辱,是世界性的人类丑陋),她气愤地说,为什么战争最后要女人要承受这些羞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这个剧中的香奈儿是最狼狈的,是她被扒的最彻底的几次之一,香奈儿孤儿院出身,然后是歌女,被人供养后做帽子和衣服,成立了品牌店,又懒得管卖给犹太兄弟经营,二战中利用纳粹势力拿回自己品牌公司,成为纳粹特工被派到西班牙去游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停线未遂,在纳粹战败后向法国新政府出卖帮她牵线纳粹救出亲侄子的男爵,自己出逃瑞士,被纳粹前情人威胁钱财,跟犹太兄弟谈判要到公司永久分红后,被侄子发现纳粹特工身份举报被带回法国……

即便这么彻底,还有人说这个剧美化香奈儿的黑历史。其实香奈儿的不同传记对这段历史的描述截然不同,相关人士说法也不一止,包括香奈儿本人的说法也是前后不一。但几经逮捕和审判。剧中结尾,香奈儿被警方带走,真实故事是,她是被法庭判决无罪并且回到巴黎走向事业的晚年巅峰。也有一说她被判无罪有丘吉尔的原因,还有说丘吉尔并非为了保香奈儿,而是弃位的温莎公爵夫妇和纳粹交往,香奈儿是参与者。她讨厌犹太人很大原因是生产香奈儿五号时的合伙人维特海默之间长期纠葛,剧中第一集就提到了。但最后她把整个品牌都送给这个犹太家族了,至今品牌还是他们持有。

剧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处情节,是纳粹离开法国后,香奈儿面临通敌罪名,为了逃过一劫,她和抵抗军谈妥交易,将纳粹高官作为筹码,交到他们手中。香奈儿和纳粹情报官情人上演了一段逢场作戏的戏码,两人拥抱接吻诉说衷肠,其实暗藏杀机,香奈儿要拿对方做投名状,换来法兰西抵抗军战后的不追究,对方也了然她心,说好等她回来一起逃走,她一离开,自己就颠儿了,小视频讲话,我信你个鬼。都说商场无情,那战场就更加了,你死我活的事,情情爱爱一边去吧。

香奈尔一生情史波澜,惊世骇俗,

关于最初给了她金丝雀待遇并让她赚到第一桶金的的巴勒松和卡柏男孩,她说他们俩都很同情我,他们觉得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小麻雀,实际上我是一只猛兽。帮她做了担保开帽子店的卡柏男孩意识到他守住不住她了,他忧郁地说:“我以为我给了你一件玩具,实际上却是给了你自由。”香奈儿说,金钱之所以能吸引我,只是因为它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并不是需要用钱去买什么东西,我从未渴求过什么,除了温柔。我需要购买的只是自由,我会不惜一切代价买下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奈儿的秘密情史》拍得起承转合果断,不拖泥带水,抽刀断情,慧剑秒杀,情是一生的感觉。

电影截取的是她和著名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那一段。网上有人说,你见过这样的功勋小三吗?供养情人一家用度,还匿名赞助情人演出费用和服装设计,精神物质一肩挑连,连男人的自尊心都为他奉上,祝福酒店服务生,留一些小额账单让他付。

斯特拉文斯基一战后流亡法国,才子落魄,作品《春之祭》的前卫风格遭到攻击和唾弃。愤怒躁动的舞台下,只有香奈儿沉静如茶,从惊涛骇浪中特立独行而来的她从来就不会被公众态度所左右,尤其是在她有了蔑视公众态度的经济实力之后。她把斯特拉文斯基一家接到自己位于巴黎郊区的别墅中供养,让斯特拉文斯基有安静的环境创作,乡间别墅中的激情琴声,泄露了感情风暴的发生,他们相爱了。音乐家体弱多病的妻子,目睹聆听着一切,心如刀绞,更让她震惊的是,夺人丈夫的香奈尔居然一点点不羞愧,一点点不畏惧。

事实上呢,面对分享之爱,地下之情,没有不在乎的女人。即便独立强悍,不惧人言,高高在上如香奈儿,也在两人龌龊之时,对男人说出了这样通俗的话:你凭什么坐拥两个女人的爱,一个为你抄乐谱,一个为你提供经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特拉文斯基不愿意带香奈儿在艺术家沙龙上公开亮相,她说,我也是艺术家,我比你更成功。争吵爆发,是最斯文扫地和覆水难收的时候,因为人性中根深蒂固的阴毒和诋毁会被怒火的潘多拉给释放出来。

斯特拉文斯基说,你算什么艺术家,你只是一个开店的。这话重创香奈儿,他吃她的,住她的,用她的,爱她的,从来都是看不起她的。但是令人感慨的是,她可以轻轻从舌尖吐出两个字,你滚。这就是实力在说话,伤害当前,不是我滚,是你滚。至此混迹人群中,每每闻到香奈儿五号如记彪悍粉拳般的霸道之香,每个女人都应该产生“你滚”的巧笑联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时代》周刊评出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0位当代艺术家,可可香奈儿排在第二位,她不仅仅是开店的。斯特拉文斯基的太太问香奈儿,你有不喜欢的颜色吗,她说除了黑色。《时尚》杂志评价她1955年推出的小黑裙是时尚界的福特流水线汽车,她用黑白两色统治时尚的能力,就像她把悲伤化成微笑那么强大。“我该在哪儿喷香水?”一个女士问。“任何你希望被亲吻的地方。”她答。“不洒香水的女人不会有未来。”她说。

记住香奈儿这些剽悍温柔,都是用对情人说“你滚”那种柔和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时尚的精神归根到底是无法磨灭的个人风格,“潮流万变,风格永存”是香奈儿的精神钻石,她一生茕茕傲香的腔调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香奈儿的态度》,是保罗·莫朗以第一人称写的唯一得到香奈儿本人认可的传记中,和其他传记的猎奇为大相比,这本传记的确如书名所示,讲的是香奈儿的作为工作狂、名人情人收割机、甚至有点厌女症的彪悍三观。书中轻描淡写提到包括毕加索还有《香奈儿的秘密情史》的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在内的N多名人情人,并没有多少爱多少恨,仿佛一切如风,你我过客。

我为什么说香奈儿有点厌女症呢,她对女人有点智力歧视,有藏都藏不住的居高临下。她说,比起身边时时围绕一群朋友,我更习惯于周围有着一群老主顾,对他们,我可以随意地说:“请您走开。”我把我的时间只用于工作。有一天,和我工作的奥夫人懊恼地对我说:“您讨厌我。”我回答道:“您觉得我几点钟会有时间讨厌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很多女设计师对女人的理解性无限赞美相反,她要赚的就是女人不怎么聪明时候的钱,她说,聪明的女人是存在的,但是时装店里的聪明女人却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道德高尚的女人,她们为一条裙子可以出卖灵魂)。对于年老的妇人来说,镜子是不存在的,她们用自负取代了镜子。

香奈儿直截了当地说,我从没觉得女人有趣。我对她们没有任何友谊可言。(她们不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名誉”这个词对女人来说不具有任何含义。她们不遵守游戏规则,但是她们想要有人跟她们玩这个游戏。

更加有意思的是,香奈儿对夫妇这个人类组合的评价之糟糕:

“最糟糕的是夫妇。

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们各自都会令你很开心;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则令人憎恨。至于成为两个人的朋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夫妇是一个联盟,“团结就是力量”。联盟是很讨厌的,因为它很有用。爱情应该是一种相互摧毁的关系,而非相互拯救的关系。与和睦的夫妇相处要比与不和的夫妇相处更为困难。夫妇从来不会考虑到第三方难以忍受的境遇。夫妇从来不会是简单的、慷慨的、率直的;这是很不人道的:夫妇是人为的创造,就像是一家商号。即便一对夫妇互相厌烦,在你面前他们也会相亲相爱。就像齿轮要彼此咬合,才能使机器运转。”

这一段,非常具有普世评价意义,我也用不着展开吧,大家细品,越品越对,哈哈。

后面的私货:

看过那么多香奈儿题材的电影和书,感觉很难拼装出一个真实的人物。香奈儿的一生,像很多名人的一生一样,是酒,会被借去浇各种各样人的愁和块垒,也因此一次次成为文学、文艺作品的载体,各种角度和结论,通往不同的远方。

就像凯鲁亚克的《荒凉天使》中的一段话:你是旁观者也是被观物,你是流氓也是受辱的女人,你是食客也是食物,你是侵略者也是抵抗者……你散碎自己,造了这世界。请帮助一切人,他们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