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妇女社会地位是女性群体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而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女性群体是相对于男性群体而言。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妇女地位相较于男性地位,具有不同的特点,处于不同的状态之中。

妇女社会地位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离不开其它的社会属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特定社会体系中的某个位置上,同其他社会成员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

作为社会成员的妇女,也必然通过其特定的社会位置同别人发生联系。

因此,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它同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发展变化是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研究某一时期的妇女地位问题,势必要先了解一下性别建构的时代背景,即 11-12 世纪英国的社会情况。

1066 年开始的诺曼征服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不亚于 5 世纪时期撒克逊人的入侵,长期为西方史学家所瞩目。

英国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 D.C.道格拉斯甚至指出“没有一个中世纪的英国国王比征服者威廉的名声显赫,而在英国史上,没有-个事件比诺曼征服被更多地讨论。”

正是诺曼政府将英国与蓬勃发展的西欧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的 11 世纪始于诺曼征服。

<<——【·经济变革·】——>>

诺曼征服之后,威廉迅速而有力地在英国建立起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封君封臣等级制度。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国内政治秩序稳定社会安定,为经济复苏提供良好的基础。

1080一1180 年间,英国出现了冬季温润、夏季干燥的“气温最佳期”,有助于英国粘重土壤的开垦。

此外,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对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一一种型的普遍应用二圃制和三圃制的实行土地施肥的重视

各种有利因素,使得农业产量显著提高,人口大增。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的粮食压力,促使英国社会不断地开辟新耕地

土地是封建贵族获得收益的唯一途径,随着通过战争获得土地的收益越来越小,领主极力鼓励支持垦荒。

移民首先需要人,而开发森林(在缺乏技术进步的 11 世纪和 12 世纪)更需要新的劳动力。

封建领主拥有广阔的沼泽、湿地、森林和灌木地,这些巫需开垦的荒地无论在位置上还是质量上都是边缘的。

而劳动力相对短缺,农奴们不愿离开熟悉的庄园和熟悉的土地,去从事艰苦劳动开垦新耕地

因此,封建领主必须给拓荒者比在原住地更诱人的权益,例如:允许开垦荒地的农奴可以免除大部分或全部劳役。这些农奴用地租代替了劳役,成为一种农奴到自由人的过渡。

12 世纪,英国掀起垦荒热潮,经常被认为不适合耕种的土壤被开垦一一诺丁汉郡的舍伍德森林边缘的稀疏而多石的土地。

萨赛克斯 (Sussex)的威尔德(Weald)的最难耕种且最不利于排水的泥土,以及南威尔特郡和汉普郡 (Hampshire)的白山地。

米勒认为,在11 世纪晚期后的两个半世纪里,有数十万英亩的沼泽、湿地、森林和灌木地被辟为耕地。

大量的荒地和森林呱需开垦,适宜粘重土壤耕种的重型得到普遍应用。

12 世纪,发端于英格兰世俗领地的货币地租,源于这一时期的政局动荡。

1135年,斯蒂芬和玛蒂尔达争夺王位,酿成内战,英国陷入内乱。近 20 年的混战严重破坏英国的社会经济,双方分封大量分散的土地给支持自己的封建贵族。

无政府状态下,领地分散,交通阻隔。财务署的清查名册中所记录的王室购买情况表明不同地区价格之间的差异比 13 世纪大。

这反应了地区交通的不安全,市场交易的秩序是危险的。显然这一时期并不适合直接经营自己的领地,也不能很好地监督劳役契约实施。

许多领主通过把整个自营地出租给承租人,获得稳定的货币地租。强制性劳役让位于雇佣劳动。

这一时期,获得人身自由的农奴大量增加,其中部分人通过努力成为殷实的自耕农。

然而,这种经营方式并没有持续很久,亨利二世时期,大量的出租地被回收。

当然,货币流通地恢复和领主对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地租有相当一部分被保留下来。

到 13 世纪初叶时,已有超过半数的成年男子成为领取货币工资的日工或短工

<<——【·政治制度·】——>>

始于 1066 年的诺曼征服,对英国社会的封建化与封建政治体制影响深远。

但在胜利之初,威廉公爵为了在英国建立牢固的统治,必须抹去其外来征服者的形象,树立合法的国王权威;

建立牢固的政治统治秩序,而非依靠强大的军事占领为了这一目的,威廉在教、俗封建贵族的支持下,将旧英国王权的政治遗产和日益成熟的诺曼封建制度相结合,着手建立封建王权的政治统治制度。

威廉发动军事征服的最终政治目的,就是建立统治英国的封建王权。为了树立合法的王权权威,威廉继承和改造了旧英国的“王权神授”及王位世袭的政治遗产。

威廉通过涂油加冕典礼向整个王国表明,他不再是一个外来的军事征服首领,而是神授的权威国王

从此,新兴的诺曼王权具有了神圣的地位,诺曼封建国王的神圣合法权威逐步确立。

教会对王权的神化和维护作用,促使威廉对它的笼络和控制的加强

威廉在城镇广建教堂,授予高级教士大量土地,允许他们参政,甚至执掌要政,主教在地方建立宗教法庭审理教案。

教会依附于王权,成为国王的政治工具。

基督教会神权对王权的庇护,并不能从根本上确保封建王权的长治久安。

为了在英国建立强大的王权统治,威廉导入诺曼封建制度模式,通过土地分封,密切军事征服者与土地占有之间的联系。

为封建王权奠定坚实的政治与经济基础,建立起王权赖以依托的封建统治秩序。

威廉没收全国一半的土地,将部分土地分封给教、俗贵族,作为直接封臣的教、俗贵族需为国王提供各种封建义务,例如根据封地大小提供数量不等的骑士为国王服军役。

为了服军役,直接封臣又将部分封地分封给中等贵族,中等贵族成为次级封臣,骑士以服军役为条件从次级封臣那里领有小块土地。

通过层层分封,威廉在英国建立起以国王为封建宗主,以土地占有为基础,以封君封臣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宗教发展·】——>>

诺曼征服发生时,欧洲仍处于“信仰的时代”,教会势力无所不在。威廉一世是宗教改革者,他的征服得到教皇的大力支持。

诺曼征服后,他在暴力改造英格兰世俗社会的同时,改组英格兰教会。他让诺曼人担任英格兰的主教、大修道院院长和其他高级教职,推行英国教会“诺曼化”。

据统计,至 1087 年,在整个英格兰的高级教职中,绝大多数由威廉一世信任的诺曼人担任,只有一位主教是由盎格鲁-撒克逊人担任。

1073 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对教会进行全面改革竭力整顿教会加强教会的独立性,摆脱世俗权力对教会的控制。

他坚定地认为: 教皇权利来自上帝,至高无上,地位超越世俗统治者,教皇拥有任命主教、制定教会法、废黜世俗君王的权利。

并在 1075 年,把这种教皇权利至高无上的思想以《教会敕令》的形式颁布,使其具有法律强制性

教权至上理论的鼓吹,为教皇树立了权威形象,教皇成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最高领袖。

他们对教会进行集中管理。向各国国王的支配地位提出挑战,并且发动了十字军东征。

教会权威的扩张,引发了政教之争。封建王权与教会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以后的数百年,斗争与妥协交替出现,影响着英国社会。

教会作为国内最大的封建领主之一,需要国王的庇护;国王需要教会的支持,赋予王权神圣性。

共同的利益,是双方联合的基础;但教会属于神权权力系统,与世俗王权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教权和王权的关系密切而敏感,当神权相对强大时,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紧张,引发斗争。诺曼征服之后,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比较和谐

但斯蒂芬统治时期(1135-1154),英国王权因内乱而日益孱弱,教会趁机拓展宗教神权,权势空前膨胀,教皇更是乘势加紧干涉,逐渐树立教皇权威。

政教之争随着教皇权威的介入和教会势力的增长而愈演愈烈,在亨利二世时期(1154-1189)爆发激烈冲突,最终以双方妥协而告终。

<<——【·结语·】——>>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与灵魂救赎论”和“三位一体论”。

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到灵魂的救赎,天主教会的权威树立起来。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宗教信仰不仅渗透到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而且支配着整个思想领域,神学思想成为惟一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教会通过一整套神学教义禁锢着群众的思想。

并通过各种手段来控制教徒的人身。任何质疑和反对正统教义和教士权威的教徒,会被处以“破门律”一一教会停止他参加一切宗教活动。

宣布他永远有罪,不许任何人和他接触,替他做任何事,甚至连他的家人也不能和他一起生活,不能给他以任何帮助。

教会对教徒言行的规范一步步具有法律效应,12 世纪教会法基本形成。

教会法不仅严格规定教士的行为,而且涉及婚姻、寡妇和继承等许多问题。

宗教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思想等各个方面对社会施加影响,宗教神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

群众受到宗教神学的深刻影响,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由宗教熏陶和滋养的。

教会推行愚民政策剥夺群众受教育的机会,教会宣称:“无知是信仰的源泉”,教会“应反对任何世俗知识”。

在教会煽起的宗教狂热面前,几乎人人信教屈服于教会权威,成为教会权威的奴隶。

<<——【·参考文献·】——>>

1. David. C. Douglas. William the Conqueror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3

2.[美] 约翰·巴克勒,[美] 贝内特·希尔,[美] 约翰·麦凯.《西方社会史I》[M].霍文利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0.

3.[法] 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