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米歇尔·福柯认为,现代城市空间的产生和发展其他社会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的。

著名华人电影研究者张英进谈到,城市是电影能够引入中国、融入中国社会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电影作为都市文明和工业化的产物决定了“它只能选择具有良好现代工业基础的上海而不是人文基础深厚的背景作为繁衍之地。”

毫无疑问,上海的租界文化和现代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为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和事的素材源泉。“电影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现代城市文化的结构和中国人的城市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 1930 年代的中国电影中,以上海为中心呈现出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和贫穷与富裕的二元对立,在空间上以女性生存环境展开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叙述,体现彼时中国乡村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现代化的意义所在。

早期电影中的空间同时出现城市 (上海)和乡村 (上海周边居多)是自我和他者、底层和上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二元对立的叙事基础。

<<——【·现代化与城市空间的建构·】——>>

空间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产物,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中国早期电影对上海城市气质的塑造通过众多女性形象和她们的生活空间《三个摩登女性》(1935)《土字街头》 (1937)《马路天使》 (1937) 等影片塑造了上海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独特的居住环境隐喻城市中阶级对立和压迫、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展现贫穷工人、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为主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多元的空间和丰富的女性形象连接国族命运的兴亡。

上海繁华街景,洋房、夜总会、歌剧院、咖啡馆、霓虹灯,戏院,商厦,饭店,标志性建筑高楼大厦

现代性的娱乐空间,影厅电影,舞厅社交,在西方文化霸权下,跳舞成为上海新的社交方式舞厅文化与市民文化,受到好莱坞歌舞片的影响,对摩登生活的无意识的向往投射到银幕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1930 年代的上海滩被瓜分成法租界英租界、美租界和公共租界。

西方国家的入侵带来西方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文化。尤其以女性的居住场所最为明显,在交际花、资产阶级小姐、职业女性的公寓内,观众可以常常看见欧式的家具;

精致的梳妆台、电灯、钟表、包包等。女性最私人的生活空间被繁华的西方物质所包围,这一方面体现着上海的城市品位和时尚气质,另一方面也是从空间上直接被西方同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许幸之导演,夏衍田汉联合编剧的《风云儿女》 (1935) 是一部应时代而生的表达民族团结一致抗日主题的影片。

在这部左翼色彩浓重的作品里,导演塑造了革命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对立阵营。

画面在空间上展现堕落富孀史夫人的家房子是新式的公寓,屋内的摆设也代表主人的有闲阶级身份西方审美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地电灯、挂壁电灯、西式壁橱、百折窗户、西方油画、欧式餐具和精美钢琴等一系列物品都象征女主人对西方物质生活的崇拜和追求

《女儿经》 (1934)中的徐莉、《野玫瑰》 (1932) 中的素秋、《南国之春 》 (1932) 中的凤飞等女主人公们都居住在奢华糜烂的欧式公寓内。

《天明》 (1933) 中塑造了乡村少女菱菱为生计所迫到上海谋求工作沦落成交际花的悲惨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表现菱菱从一个单纯善良的乡野女孩转变成一个阿谀献媚地出入风月场所的交际花时,通过空间的转换来直接表达上海的都市繁华对菱菱的腐蚀。

菱菱在乡下的住所是一间小小的“晒台楼”,生活设施只有一张木板床和简易桌柜,十分朴素甚至简陋。

当菱菱来到城市后,她居住在摆设着欧式木架床、精致梳妆台和玻璃花瓶的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精致处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明用的设备从乡下的蜡烛变成象征都市的吊灯,上海的都市空间和摩登气质给菱菱带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

联华公司出品,孙瑜导演,黎莉莉出演的《体育皇后》 (1934) 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女性作为主角的体育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讲述了浙江乡村少女林樱告别乡土进入上海进行都市体验成为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的曲折故事,导演加入了个人的理想主义左翼精神

开场镜头出现轮船驶入港口的宏伟空镜头,暗示林樱从此进入上海开始新的人生际遇,从空间上交代人物的命运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面随着林樱的视角陆陆续续的展现上海的奇观化城市景象,街道两旁林立的高楼大厦、西式的建筑和雕塑、飞驰的汽车等等。所有空间上的展现与之后林樱关于个人梦想的追求实现同步化的发展。

《都市风光》 (1935) 是电通影片公司出品,袁牧之导演并编剧的一部音乐喜剧片,是中国喜剧电影类型的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开场便通过一个寓言式的设置展现上海的都市风光,一帮来自乡下的年轻人在火车站旁的西洋镜内看到都市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

片名中的“光”是具有启蒙意味的词汇、是城市空间现代化的象征符号,在中国电影的发展中,成为视觉空间的重要元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的第一个镜头就出现灯红酒绿的上海景象,随后利用弥漫夜晚街道的如梦如么的霓虹灯、仰天的摩天大楼、错落有致的张贴广告让观众看到上海由消费主义带来的都市繁华

<<——【·底层群体与乡村空间的追忆·】——>>

十九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伦敦、巴黎、纽约等大都市中出现大量的工厂,乡村与城市的空间格局明显被清晰的划分。

城市化的发展和工厂的扩大需要更多劳动力,尤其是年轻的廉价的劳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一些农村的女性青年成为上海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群体。

大量劳动力迅速的到来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工业进程来说无疑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但对这些底层的劳动女性来说却饱受着痛苦难耐的生活压力。作为这个城市最底层的群体,她们住在可以被称作“贫民窟”的住所。

在上海的工厂区附近到处可见,“肮脏、狭窄的街巷两旁迅速搭建起狭窄局促的临时住宅,产业工人就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居住在工厂的阴影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许多原本供一家人单独居住的房产变成了“出租屋’,每个房间都有工人家庭的一大家人”。

都市空间的拥挤居住条件和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样态象征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危机,表达片中人物的都市恐惧。

传统的中国乡土空间在巨大的工业革命浪潮中迅速消失,城市的空间中就此多出了格格不入的底层群体居住的空间,又无意识的折射出旧中国农业文明面临都市文明时那种无力对抗的悲剧命运,无疑这是历史使然。

著名电影史学者李道新曾说:“中国早期电影人,对都市的认同大多远远低于对乡村的留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这些电影人的出身大多是小资产阶级,他们总是把乡村和自己的故土连接在一起想象。

1930 年代的电影中出现了大量从乡村前往城市(上海)的农民,历史上有了第一次农民工进城的现象。这一时期中出现的乡村景观是一种“情感地理”,是滋养片中乡村出身的女主人公善良和美德的场域。

因此,即使来到被称为滋生堕落迈向罪恶的城市,这些乡村女性仍然能够保持自己的朴素面貌,保持其在乡村养成的纯朴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没有被城市的物质文化所淹没。

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她们被迫进入现代化的城市中,以底层群体的身份居住在底层空间参与到都市的建设中。

<<——【·结语·】——>>

电影自诞生以来,在好莱坞时期爱情成为电影人创作的最重要的母体之一.也是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

1930 年代的电影中,底层女性形象的塑造通过爱情/婚姻的方式来建构女性在男性宇宙中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受到五四的影响,大多表现出冲破封建礼教,勇敢追求爱情,主张自由恋爱的特征,这些特征是新女性证明身份的一部分。

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欲望投射通过女性身体展现来表达,比如行李箱和内部饰品代表男性的窥视欲和意识形态的编码

按照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理论分析,中国早期电影处于父权制的观看模式;

女演员以跳舞的方式实践着上海都市社会化动态,此时电影在技术革命上迎来了有声电影,丰富了画面表现力,给观众以全新的视听享受

上海的都市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欲望的场域

1930 年代的中国电影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是片中男性和银幕外男观众的欲望投影,满足他们观看与凝视的内心欲望。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性别关系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秩序。其中以妓女形象和交际花形象最为明显

《天明》 (1933) 中的菱菱、《神女》 (1934)中的阮嫂、《新女性》 (1935) 中的韦明等都塑造着妓女的身份,无疑“妓女的任务设置是男性的一种欲望化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神女》中通过母亲和妓女两个身份,展现男性观看并凝视阮嫂的欲望。

阮嫂画着精致的妆容、烫好的卷发、凹凸有致的开又旗袍,在夜晚的上海街头等待着她的生活,她以本雅明所谓的巴黎拱廊街的游荡者成为上海街头的景观或曰奇观,吸引着男性演员和男性观众的欲望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面中出现的警察、流氓和男性路人以及银慕之外的男性观众,聚焦在阿嫂的身体,从心理上满足了窥探与凝视的欲望

《脂粉市场》 (1933)中的女性工作在充满消费欲望的百货公司,这里的女店员们个个有姿有色,打扮的时耄靓丽,她们的柜台面前总会围绕一群男客人观看。

脂粉皇后姚雪芳在众多女店员里长相出挑,从发型、妆容、服饰都要很华丽、时睾.,并神态自如的接受来自男客人的观赏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消费主义的氛围中,姚小姐已然成为她柜台里的商品,被男性社会所物化,在消费关系中她失去了自我判断,成为男性的欲望对象

孙瑜导演的《天明》 (1933),塑造了乡下少女菱菱来到上海,却沦为妓女的命运,宣传的时候她被称为:渔村的美人精,上海城的跳舞星,纱厂里的小阿姐,马路边的野莺莺。

同样出自孙瑜之手的《体育皇后》(1934)中的林樱,是一名上海女子体校的短跑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赛场上穿着短袖短裤,露出手臂和大腿,散发着一种生动活力的健康美。

虽然林樱的裸露是一种生命力量的展现不具有任何情色意味,但在片中依然吸引着男性教练和男同学的观看目光。

<<——【·参考文献·】——>>

[1]《桃李劫》1934,电通影片公司,黑白有声,11本,导演: 应云卫,编剧:袁牧之,演员:袁牧之、陈波儿等。

[2]《女儿经》1934,明星影片公司,黑白有声,16 本,导演: 李萍倩、吴村、徐欣夫、程步高、张石川、沈西苓等,演员:蝴蝶、高占非、宣景琳、朱秋痕、王献

斋等。

[3]《都市风光》1935,电通影片公司,黑白,编剧/导演: 袁牧之,演员: 袁牧之、唐纳、蓝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