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熊大、熊二,很多人都知道,他俩是《熊出没》的主角,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陪伴观众多年的IP,其实来自“深圳”。

在“五一”期间,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漫画为主题的节展“首届深圳漫画节”在深圳开幕;在深圳街头上,不时有穿着各式Cosplay服装的年轻人穿行于人流中。

深圳的影视文化从“加工”走向“原创”,越来越多优质IP,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深圳正在悄悄地打破这层“次元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大众对深圳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文化短板,但是现在,深圳不一样了。当你走进当走进本届文博会,就能看见深圳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拉动着中国文化产业向更广阔的世界迈进。

本届文博会还开辟了新的展区——全新推出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对于深圳的年轻人而言,这可能是今年最不容错过的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博会首日,不少玩家来到现场,见到了多位COS着不同角色的同好聚在一块合影。

深圳文博会之所以能够打破次元壁,成为“行业风向标”,在于它的天然优势——身处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动漫产业发展好、起步早,在发展早期就参与了国际动画大片的加工制作。培养、吸引和聚集了很多人才。随着扶持政策的出台,许多本土原创公司创作了QQfamily、狐妖小红娘、熊出没......一大批知名动漫IP。

一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中国动漫作品影响力最强、消费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动漫产业也始终走在全国前沿。借力湾区发展的大好机会,越来越多优质国漫创新突围,走出深圳,走向全国、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熊出没”,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16年,而它也与“猪猪侠”“喜羊羊与灰太狼”并称为国内当代动画作品的第一梯队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国产大IP。

从2014年《夺宝熊兵》初登大银幕开始,“熊出没”电影票房累计破70亿元。这足以展现出市场与观众对于“熊出没”系列的认可与期待。

深圳在不断进步,在“熊出没”之外,也期待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继续蓄力打造出更多有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文艺精品、动漫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文化软实力”成了被提及越来越多的概念。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年轻人的文化,成为了衡量城市软实力重要标准。

而这些“文化软实力”其实就是文化输出后潜移默化的成果,电子游戏是年轻人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电竞比赛也就成为了承载城市文化的载体,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进行“文化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这届文博会真的很懂年轻人。

在场馆现场还将举办多场电竞明星赛事,如有全球顶尖赛事亚军及香港亚运会选手参加的街头霸王争霸赛,在现场可以亲自见证《王者荣耀》职业选手之间的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文博会上,以高科技产业云集而著称的南山区,用另一种姿态出现在了大众视野。

重点展示了南山的电竞产业文化,电竞设备、电竞潮玩轮番展示,还有游戏玩家熟悉的电竞俱乐部4AM、STE、狼队和DY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游戏企业数量超4000家上市游戏企业27家,千万级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不到33岁。在主场化运营的加持下,庞大的市场空间有望源源不断地提供观赛人口、服务和周边经济,催生出规模庞大的电竞产业生态。

在2022年,深圳举办的线下电竞赛事数量占全国的5.97%,成为全国重要举办城市之一。

近几年,深圳的电竞赛事更是没停下过。亚太电子竞技大赛、QQ飞车手游S联赛年度总决赛、第七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

深圳,已经用“玩”的方式进步很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博会,自2004年在深圳启航,已历经二十个春秋。

文博会走过的20年,可以说也是深圳治理“文化荒漠”,蜕变成文化绿洲的20年。2003年,深圳被确定为全国首座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2004年,深圳市又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文博会正是应此运而生的产物。

二十年间,它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重塑了深圳文化产业集聚版图,步步登云,成为国内最强文化产业风向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艺是世界语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最好名片。

过去有人说深圳是“文化荒漠”,深圳人尚找不到理由反驳;但若今天再老调重弹,只能说是一种固执的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深圳出品的文艺创作一次次获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

特别是原创舞剧《咏春》,“出道”即“出圈”,在国内巡演途中掀起一场场热潮的同时,还收到世界多国邀约,并即将展开海外巡演,从深圳到北京、新加坡、香港,乃至未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深圳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一种创造力和舞台呈现的精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深圳进入了文艺创作的高产期,除了《咏春》外,还先后推出了《深AI你》、《独角兽》、《云身》、《卡门》深圳版等精彩剧目,在文艺演出上实现了令人惊喜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影视产业在深圳逐渐形成创、制、宣、发的全产业链,全国各地的影视从业人员向深圳聚拢。以前,影视剧组来深圳拍完外景就走了,但如今深圳的影视产业基地能让他们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深圳频频“现身”热门影视剧,今年上半年热播的《青春之城》、电影《奇迹·笨小孩》,华强北、平安金融中心、海上世界……各种深圳人耳熟能详的地标频繁亮相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演出到电影,“深圳出品”的《咏春》、《奇迹·笨小孩》都取材于不同人物的故事,将谱写的深圳故事在世界唱响。

在过去19年举办的文博会中,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平均20%的增长速度,在2022年首次突破了2600亿元,占深圳全市GDP的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产业在深圳市拥有超过100万从业人员,如今的深圳不仅是科技和创新之城,同时也是时尚之都、设计之都。深圳正在通过自己的产业链优势与经济凝聚力,实现了文化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的盛况。

人们都说深圳是最能够“搞钱”的城市,但通过文博会发现,坐实了深圳同样也是最会“搞文化”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年来,文博会作为交流的窗口,不仅开放包容的姿态,将世界文化在此接轨,也是一扇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门。

回望文博会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展会不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丰富多元叙事,中华文化在这个平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届文博会的现场,各个省市地区,不约而同地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呈现各自的当家文化。如四川省展厅运用超高清沉浸式显示技术,让观众在虚拟现实数字空间,沉浸式体验三星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东综合展区的“大模型产业应用厅”,云天励飞天书大模型应用在AI相框中,可实现与相框里的古人肖像进行交流甚至对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文博会上,阅文集团、雅文传媒、枫叶互动、米哈游、微游互娱等文化出海“新军”都一一亮相,这些企业很多都来自深圳,文博会也成了这些“文产新势力”相互交流的大“Party”。

从传统的书法、绘画、陶瓷到现代的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制作以及网文、网剧、网游,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都能在文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让国内外的观众和专业人士能够直接接触到中国的文化创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新载体,以破竹之势在全球刮起“中国风”,被称为文化出海“新三样”。一件件不同形式的作品,整合并创新文化表达模式,通过主动传播与融合叙事的海外输出,向世界展现立体丰富的中国形象。

如今的文博会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备受全球瞩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展商从全国各地奔赴深圳,在文博会这个全球大舞台上,你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数字科技,也能寻找到丰富资源与合作,不同地域文化资源将得以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深圳也将成为全球交流沟通重要窗口。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你在深圳的任何一个街区,都有可能遇见关于ta的分会场。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各个场所打卡,与艺术盛宴撞个满怀。

编辑丨Ock

拍摄丨jacky

校对 | 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