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本报记者 李 萌 邢晓婧 刘 欣 钱佳音 本报特约记者 甄 翔 韩 雯

27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中日韩合作机制建立25周年之际,时隔四年多再次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三国合作的重启和再出发。李强表示,在新的起点上,中日韩要坚守合作初心,坚持开放包容、互尊互信、互惠互利、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中日韩合作整装再发、换挡提速,迈向全面发展的新征程,为地区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据韩日媒体报道,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一大成果是三方就尽快重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达成共识。日本共同社称,对地区和平与繁荣肩负重要责任的三国共享了在广泛领域推进合作的决心。《日本经济新闻》称,即使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加剧,日韩也无法在经济上与相邻的中国完全割裂。如果彼此的经济合作不能顺利进行,有可能在中日韩的框架内导致经济停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取得重要成果,图为中日韩三国国旗 资料图

推动中日韩合作机制化

李强就深化中日韩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推动合作全面重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充分激活合作存量,稳步培育增量,形成双边关系和三国合作相互促进。二是深化经贸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早恢复并完成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三是引领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和前沿领域合作。中方将在华建立“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助力三国加快培育新动能。四是拉紧人文交流纽带,以举办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为契机,推动三国人民实现从“居相邻”到“心相通”。五是努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低碳转型、气候变化、老龄化和应对流行病等领域交流合作,发掘和开展更多“中日韩+X”合作项目。

韩日领导人表示,韩日中合作时隔四年多重启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三国以此次领导人会议为新起点,保持合作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深化人文、可持续发展、经贸、公共卫生、科技、救灾等六大领域合作,重启韩日中自贸协定谈判,共同促进东亚区域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推动韩日中关系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三国人民,为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强出席中日韩工商峰会并发表讲话

三方发表《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中日韩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联合声明》《关于未来大流行病预防、准备和应对的联合声明》,一致同意致力于落实第八次领导人会议通过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化,在东盟与中日韩等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沟通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三方同意将2025—2026年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

韩国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韩中日共同合作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也将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就这个角度而言,重启韩中日领导人会议本身既可被视为一项重要成果,也可被视为韩中、韩日以及中日关系能够彼此基于信任、找到改善动力的积极信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同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一大亮点在于进一步推动人员交流和经济交流的正常化。韩国通过此次会议将中日韩三国合作定位为重要方向,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三国合作向正常化发展。当前中日关系相对严峻,中韩关系也出现微妙变化,但三国间的合作仍有推进的空间,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和企业战略方面。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中日韩共同意愿”

韩日媒体高度关注中日韩联合声明中关于三国FTA谈判的表述。据韩联社27日报道,三国领导人强调了透明、顺利、有效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重要性,并宣布将继续讨论加快三国FTA谈判的方案。日本共同社称,三国领导人就重启2019年起中断至今的日中韩FTA缔约谈判达成共识,并在联合宣言中写入,为实现自由公平且高质量的日中韩FTA,将继续展开旨在加速谈判的讨论。《日本经济新闻》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会成为中日韩三国的共同意愿。报道援引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青山瑠妙的话称,就重启日中韩FTA谈判达成共识可以说是此次日中韩领导人会议的重大成果之一。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日本、韩国自2012年正式启动FTA谈判以来,共进行了16轮正式谈判。在2019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发布的《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中明确,中日韩三国将在RCEP谈判成果的基础上,加快FTA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FT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2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 资料图

作为东亚地区最核心的三个经济体,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将是一个拥有15.2亿消费者,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总量20%以上的自贸区。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重启三方领导人会议为中日韩FTA谈判创造条件。中日韩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当,贸易规模占全球两成,同时还都是制造业大国。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实现三方合作共赢,同时有利于地区健康稳定发展,并将惠及全球。

笪志刚认为,在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日韩重启FTA的谈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中日韩能够达成高于现有水平的贸易协定,内容将涉及扩大贸易、增加投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提高跨境电商比例、发展新业态经济合作、制定新的原产地规则等。

中日韩经济团体期待三国加强经贸合作给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新活力。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27日在首尔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240位工商界代表和人士出席了会议。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当天决定成立工作组,开展民间部门经济合作相关的共同研究等。

日韩“应更为谨慎”

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日韩FTA谈判的重启,被视为区域合作的关键一步。然而有分析认为,这一进程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据韩媒梳理,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国抛出“印太战略”,在亚太地区建立多个围堵遏制中国的“小圈子”。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等美国主导的小集团在2021年诞生,美国发起旨在包围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于2022年启动。岸田政府、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美方加紧对日韩诱拉,形成三国准同盟关系,客观上阻碍了中日韩合作的发展势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登、岸田文雄和尹锡悦合影 资料图

韩国《东亚日报》27日称,尹锡悦政府此前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美日牵制中国,其结果是与中国发生激烈的外交矛盾。报道认为,以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契机,韩国应展现作为缓和美中冲突、建立区域内合作机制的桥梁国家的外交能力,而不是夹在美中之间的存在。《韩民族日报》呼吁韩方利用此次三国领导人会议“解决自身向美日倾斜的外交政策局限性并重构同中日之间的三边外交框架”。

日本《朝日新闻》27日称,从近三年的岸田政府外交策略来看,可以说这是一个“重心转向美国”的时代。日本不断推进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在防卫领域也加强了装备共同开发合作。但与此同时,岸田政府却没有描绘好下一个时代的对华外交。报道称,虽然日本政府提出“建设性且稳定的”日中关系,但共同理念仍停留在2006年提出的“战略互惠关系”上。

美国《外交学人》杂志称,美国在印太地区牵头搞出一堆“小团伙”,目的就是在安全、科技和经济领域遏制中国。作为中国近邻,日韩应在涉华的地区问题上更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