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备战,陕西省“科技特派员”、高级农技师,主要从事果园技术指导,修剪、整形培训等工作。

5月份露天葡萄处于花期、幼果期、上色期,而大棚葡萄已经进入果粒上色期、采收期。因此,陕西省“科技特派员”、高级农技师王备战根据当前一段时间内的葡萄生长情况,给出了水肥管理、防旱防涝、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管理要点,助力果农管好葡萄园,产出“甜蜜果”。

水肥管理:要施好“三肥”

叶面肥有助于提高果树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一般可以在葡萄的花期、果实膨大期或果实成熟期等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喷施。喷施时,应选择无风的阴天,晴天则宜在温度适宜(18℃-25℃)、湿度较大、蒸发量较小的早晨或傍晚进行。

在葡萄花期后,要根据树势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来进行追肥。追肥以磷、钾肥为主,严格控制氮的使用,以防因施肥不正而出现抽条旺长的现象,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葡萄树经过收获期后,树体营养消耗量大,这时需要施基肥。施肥时间尽早不尽晚,一般在8月底、9月初时进行施肥比较好,此时土壤温度高,叶片未完全落叶,而且此时也处于果树根系的生长高峰期。

防旱防涝:要应对天气多变

高温干旱时,要勤浇小水或喷水或树盘浇水,建议有条件的果农使用喷灌或滴灌或隔行浇灌,但一定不可大水漫灌,否则会造成枝条旺长、影响花芽分化的数量与质量。

阴雨天气时,要提前做好田间的挖沟清渠工作,雨后要及时排水排涝,以防水分过大造成枝条旺长、枝叶萎蔫或者沤烂根系。

葡萄园浇水或雨后,应及时对土壤进行中耕松土翻晒,以此来为果树根系创造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同时提高土壤的保水防旱、保肥能力,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形修剪:要做好摘心、整穗

夏剪对果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光照,促进果树生长,还可以促进果树花芽的形成,提高营养物质积累,为来年的优质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葡萄园夏剪一般在果树萌芽后至落叶前进行,有摘心、疏穗、整穗等方法。

摘心是葡萄园夏季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在新稍没有木质化之前,通过摘掉稍顶上的部分幼嫩组织来控制新稍的旺长、增加枝叶量、促进花芽形成。

摘心方法分为:轻度摘心指从新梢的生长点将梢头掐掉。一般在花序分离期和花芽分化期进行轻摘心;重度摘心是指摘除所有不达成标准的新叶,只保留能够提供养分的成叶,多用于果实发育关键期,比如坐果期,果实快速膨大期。绝后摘心是指摘心时把生长点给掐掉,并且把所留枝条最上面一个叶片的叶柄基部的芽同时掐掉,主要目的是杜绝延长枝,多用于副梢处理。

对生长势力弱,在开花期就即将停止生长的结果枝,其花穗即使保留也不能获得品质良好的果实,应及早疏除。疏穗一般在4-6叶时进行。一个结果枝一般有2个花穗,原则上要疏除其中的一个。只要发育正常,没有畸形,穗轴粗壮,第一花穗,第二花穗都可选留。一般来说弱新梢留第一花穗,强旺新梢留第二花穗。

为了获得穗形整齐美观,果粒大小均一的葡萄,需对花穗进行整形。去除多余的花蕾,还可以减少养分的浪费,促进花蕾发育,减少落花落果。

病虫害防治:要实施统防统治

灰霉病: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可以侵染花、果、叶、茎等多个部位,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果园进行喷药防治时,可选择腐霉利、咪鲜胺、啶酰胺等杀菌剂喷施。对于已发病的果实要及时摘除、捡拾,带离果园深埋或无害化处理,减少传染源。

褐斑病: 主要发生在又热又潮湿的环境中。叶片上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再逐渐蔓延,直至遍布整个叶片。这时要增加葡萄园内的通风透光能力,或在葡萄萌芽前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果园,有效预防葡萄褐斑病的发生。另外防治葡萄褐斑病较好的药剂还有戊唑醇、辛菌胺、咪鲜胺、代森锰锌,丙森锌等。

疮痂病: 主要危害果实和枝梢。果实危害后会出现污点,果面不干净,没有卖相。可使用10%笨醚甲环1500-2000倍液或40%腈菌唑200-800倍液或40%氟硅唑800-1000倍液(幼果禁用)。

细菌穿孔病: 在葡萄栽培中分布发病率较高,尤其在早熟品种中发生严重。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受害后形成不规则圆形,出现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环。常用的药剂有:氢氧化铜、松脂酸铜、络胺铜、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唑锌、氯溴异氰尿酸、喹啉铜等,这些药剂7-10天一次,交替使用。

黄刺蛾: 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会出现肿胀奇痒,要注意防范。可使用氯氟氰菊酯、吡虫啉、联苯菊酯、噻虫嗪等药剂交替轮换喷雾防治 。

蚜虫: 严重时会引发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及花芽形成。重要的是抓紧防治,避免蚜虫大量发生。可以采用粘虫板捕杀成虫,或使用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噻虫嗪、啶虫咪、烯啶虫胺、呋虫胺等药剂防治蚜虫的发生。

记者:谷幸

编辑:郭静云丨审核:郭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