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夙夜玖歌

编辑 |夙夜玖歌

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熟悉的老行当正在慢慢消失,曾经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承载了一代人集体的记忆,他们的消失,既代表着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令人感慨岁月流逝,那段风华不再的时光。

打铁匠

铁匠,曾经是农村很常见的手艺人,每到农忙,村里的铁匠铺里总是火花四溅,师徒们满头大汗,你一锤我一锤地打铁造农具,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也喜欢到铁匠铺里看热闹,听着铁锤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没完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手工农具需求降低,大批铁匠不得不转行谋生,加之钢铁工业发达,许多农具可以批量工业生产,手工打铁已无法与之竞争,一时间,许多传统打铁作坊关门歇业,铁匠们也纷纷外出务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县政府组建了公共的铁匠作坊,从外地请来铁匠师傅,暂时恢复了手艺,但到上世纪末,大部分个体铁匠还在坚持传统纯手工打铁,由于全部流程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很难与机械化生产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少数仍在坚持的铁匠也开始使用新工具和设备,例如氧化电炉、空气锤和砂轮机等,这无疑提高了效率,但手艺本质上仍需人工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精巧的锻造还是需要老铁匠巧妙的构思和技艺,尽管一名铁匠现在可以完成过去需要30多人的工作,但锻造的基本程序没变,汗水和辛劳也没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阿亮的父亲就是一位铁匠,小时候,每当阿亮跟着父亲到铁匠铺,都会被里面熊熊的火光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吸引,父亲穿着沾满煤灰的衣服,弯着腰在火炉旁忙碌,脸上尽是汗水和煤渣,阿亮经常在一旁闲逛,父亲就会严厉地说:“别乱跑,小心烫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虽然看着粗犷,但其实手艺很精湛,村民有什么需要修补的锄头犁板,都会拿到阿亮家来,每当父亲捏着一块红热的铁块,用铁锤敲打出锋利的锄头时,阿亮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年龄增长,阿亮也慢慢学会了帮父亲的忙,比如帮他送水,拿工具等,虽然我不会打铁,但也试着跟着父亲的节奏,模仿他的动作“砰砰”敲两下,每次父亲都会笑着说阿亮“手劲不够”,然后教自己如何用力,阿亮非常喜欢和父亲相处的这些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雕匠

古朴典雅的中式家具随处可见,这些实用又美观的物件无不展现出中国木匠的匠心独运,木雕作为中华文化璀璨遗产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国工匠千百年来的心血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匠不仅在家具制作上发挥匠心,在建筑装修以及工艺品创作方面也大放异彩,比如鲁班作为木匠鼻祖,他用巧夺天工的技艺制作出活灵活现的木牛流马,至今流传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木匠的地位十分崇高,他们的精湛手艺更是令后人向往,云南剑川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地木雕大师调教出的木屑一两,就能换取一两黄金,由此可见,他们非凡的创作技能让手中的木料化腐朽为神奇,将平凡木块转化为价值连城的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达到这样的艺术造诣,木匠需要潜心钻研,积累桑田沧海般的心血,他们要精选上等木材,根据创作需要进行打磨、配水,精心选择雕刻的工艺方法,一个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木匠,至少需要十年八年的苦练,甚至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可以说,一件精美的木雕作品背后是匠人漫长的学艺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清时期,云南剑川地区的木雕技艺获得极大发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川木雕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还成为展示云南地方特色的一张金名片,新中国成立之前,云南从事木雕行业的手艺人还多达上万之众,可见其曾经的繁荣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个追逐效率的时代,很多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木匠这些手工艺人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只能在脑海中追忆从前手工制作的种种美好,像奶奶手中的大蒲扇,小贩制作的糖画糖人等等,它们已不复存在,只在我们儿时记忆里留下些许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携手传承这些璀璨的文化遗产,寻访那些仍在坚持的木匠大师,聆听他们讲述木雕故事,欣赏他们的精湛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在某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依然隐藏着一位木匠大师,他用巧夺天工的手艺,在朴实的木块上雕刻出一个个生动的世界,在大自然与生活中汲取养分,将大千世界凝缩于躯体一物之上。

露天电影放映员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地区的人们大多过着比较拮据的生活,那时村庄里没有彩电,除了辛勤劳作就只剩下几套老旧的戏曲唱片以及还不多见的收音机来打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一个月只有一次的露天电影,便成为了农民们最大的娱乐活动,只要哪家确定要放映,消息都能在三五个村传开,即使遥远的村子,人们也会远远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露天电影的放映通常选择在村边空旷处搭起一块白布作为屏幕,天黑前,村民们就早早围坐等待,老人喜欢坐在前排凳子上,年轻人站在后面,孩子们则爬上麦垛、土堆,只要能看得清屏幕就是最好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映员推着手扶拖拉机来到场地,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中开始架设机器、连接电线,这是个神秘兮兮的职业,平时不露面,只有放映之夜才会现身,村里的小男孩都向往长大后能成为放映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映员并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必须是转业退伍军人,相当于国家安排工作,全乡只配备一到两个放映员,平时在家务农,需要用时再通知他们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映员会提前去县城领取电影胶片,小孩子看见他们车上提着的铁盒子,就知道今晚可以看电影了,开心得跟在车后面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映后,村里会设宴款待放映员,无论家境贫富都会尽心尽力,精心准备酒席,连日常不怎么说话的老人也会过来与放映员攀谈,放映员可以说是全村的宠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十年代,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取消了放映员的国家工资待遇,改为自负盈亏,放映频率也大幅减少,主要出现在村里的丧事场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通知后,放映员仍需要先去县里领取胶片,白天架设机器,傍晚开始放映,中间会插播一条广播,通知某家因丧事邀请放映以悼念亲人,村民虽不再那么热衷,但仍会围观,两天的放映收费也由放映员自己决定,结束后,主家会设宴招待,当面结清账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1世纪后,村民们购买了彩电、DVD,能在家观看各类影视节目,鲜有人再愿意大半夜跑到村边看露天电影,放映机逐渐淘汰,放映员这一行当也在时代洪流中消失。

结语

传统职业的消失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我们追求进步的同时,是否也应该留下一点余地,让历史的印记得以延续?技艺需匠心传承,文化需目击者见证,我们在奔向未来的路上,能否别忘了回头看一眼过往?历史和传统就像我们的后视镜,提醒我们不要盲目只看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