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月前,距离金融城地块竞拍只剩1天,广州规自委突然发布公告:

金融城两宗用地终止网上挂牌出让。

金融城东地块几乎是金融城压箱底的宝贝了。和金融城起步区只有一路之隔,北侧紧邻黄埔大道,西侧为车陂隧道,不远处就是地铁车陂南站。

周边卖了十多年的老盘,只靠地段都可以卖到10万+。更何况,地块还拥有稀缺的南向江景。

刚一出来就被大家称为王炸地块,早早预定了这次土拍的焦点,纷纷猜测谁会是最后的得主。

没想到,确实成为了焦点,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

大家猜起了终止出让的原因,起拍楼面价就有5万4,即使底价成交,这个价格也足以跻身广州地价的TOP 5。

另外,开发商竞得地块后还需要承担土壤修复的工作。政府给出的3个方案里,时间最短的施工周期,预算也要近9000万。再加上,地块还要求交房即发证,时间紧,任务重。

一周后,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世界大观四期也在竞价前一天终止出让。

3月初,第一批次拟供地名单刚刚公布,一共22宗,中心四区的地块占了近一半。最大的亮点是天河,一次性上新了四宗,两宗金融城用地和两宗世界大观用地。

这些都是被寄予厚望、希望提振楼市的种子选手。世界大观也是近半年来的热门地块,一期引来了保利、华润、中海、越秀等哄抢,把楼面价直推到5万,最后被越秀拿下。

二期也被三家争抢,16轮竞价后,越秀溢价3个小目标拿下。

但前几天成交的世界大观三期,已经初显颓势了。底价成交,只有一家房企报价,还是我们的老朋友——越秀。

上周,大家都在过520的时候,广州悄悄下架了剩余14宗还没挂出的地块。给出的变更原因是:

未完成土地收储工作。

也就是说,今年马上过去一半,广州成功出让的地块只有两宗,土地收入51亿。

要知道,以往广州每年的卖地收入都在千亿以上。

广州的朋友悄悄告诉子姨,其实已成交的两块,华润联合体拿下的吉山仓二期是勾地的后续,只有越秀拿下的世界大观三期是新拍的。

但越秀也是之前项目的后续分期地块,严格意义来讲,新拍地块为零。

隔壁的深圳也是难兄难弟,到目前为止,今年仅出让了一宗地,51.79亿。而且,首轮土拍出让的只有一宗地,两家开发商参与,用时只有三分钟。

有媒体统计,已经发布2024年土地供应计划的热点城市里,上海、南京、合肥、苏州、厦门的供应规模都减了不少。

其中,南京的计划供应只有去年的一半,而苏州,只剩了去年的四成。

今年的市场,一向托底的城投公司也打算暂缓拿地了。

土地收入的数据也显得有些严峻。1-4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万亿,同比下降10.4%,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超过1万亿。

4月,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389亿,同比下降约21%,降幅还在扩大。

从2003年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开始,土地收入就成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房地产大干快进的那些年,开发商们营造了一场场的土地财政狂欢。

2017年,全国财政收入17万亿,卖地收入就超过5万亿。2020年,土地和房地产更是贡献了国家近一半的财政收入。

减少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口号,提了许多年,但真正摆脱的城市,似乎没有。

现在,这个困局摆在了所有城市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