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克里米亚战争中,对英国颇为不利的是,战争后期法国开始和俄国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国内亲俄派大臣对俄国大唱赞歌,认为俄国可以给法国提供更多商业机会。英法的战时同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帕麦斯顿的政策还是远未能实现。

当然,也不能过分强调俄法的密切关系,俄国只是战败国,其声望从1848年的欧洲大陆到如今已经跌到谷底,很长时间没有恢复过来。法国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平衡策略,不希望英国从中得到更多额外好处。

法国无求于俄国

作为战胜国,拿破仑三世也没有必要为了讨好俄国而开罪英国,毕竟他对波兰、意大利的想法不可能得到俄国的支持,法国也无求于俄国。英国想尽可能的遏制俄国的扩张,和会上也势必要和法国、奥地利等国合作来获取保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普鲁士在战争中的中立,英国极力排除普鲁士参与讨论。不过由于英国在战场上的作用和地位都从属于法,作为战胜国英国也不得不尊重法国的主张。

法国出席会议的代表是外长瓦卢斯基,俄国代表为奥尔洛夫和布伦诺夫,奥地利方面则是鲍尔和霍伯纳。实际上巴黎和会的最重要内容在战争期间的维也纳已经初步成形,各国谈判是以维也纳最后通牒为基础进行的。

至于谈到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索”一-圣地问题的解决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早在巴黎和会召开之前,土耳其素丹即先行以令的方式发布保护基教徒(包括天教和东正教)权利的法案,这样做就避免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讨论,避免了他们“干涉”土耳其的内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和约》的第九条重申了这些,并特别强调:“当然此项通知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授权缔约各方集体地或单独地干涉奥斯曼素丹陛下和他的臣民的关系或其帝国的内政。”会议上虽然提到有关意大利的问题,却没有通过任何相关决议。

撒丁王国表面上似乎一无所获,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赢得英、法两国的同情,尽管如此,撒丁在战争中对英法鼎力相助的做法在日后的意大利统一进程中仍起到一定作用。

克拉伦登曾经受到伦敦“和平协会”的影响,在和会上提出新的理念,即把巴黎和约的第八条“如果土耳其政府和其他签字国中的一国或数国之间发生的分歧,足以威胁到维持它们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诉诸武力之前,应使其他缔约国有机会通过他们的调停防止这一极端行为”扩展为适用于所有其他国际争端。“在克拉伦登的努力下,该提议列入了议定书的记录中,反映了科布登派和平主义倾向及其影响力。“

当然,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这个提议有些超前,无疑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望。显然,在彼此都不愿放弃战争作为获得利益的有效手段之前,完全用外交方式解决争端不太现实,何况各国又都不希望别国干涉自己的事务。

《巴黎和约》于1856年3月30日正式签署,和约的全称是《法国奥地利英国、普鲁士、俄国、撒丁和土耳其和平友好总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协调集团利益

英国通过战争和和约最终成功废除了俄国战前在土耳其帝国境内所取得的所有优势,土耳其被置于欧洲各大国集体的协调保护下,这也是维也纳最后通牒中的第四点所要求的,体现在和约第七条中:

“土耳其政府被准许分享欧洲公法和欧洲协调集团的利益。各陛下保证各自方面尊重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共同担保严格遵守此项保证··....”

土耳其从此被正式接纳为欧洲国家,土耳其问题最终国际化,俄国从此让出此前在奥斯曼帝国享有的特殊地位。单个国家已经不可能单独支配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也因此步履蹒跚的存在到20世纪2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约第十一条详细规定了将黑海中立化的条款,黑海的水域和港口对各国商船开放,同时“正式的和永久的禁止沿岸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军舰通行。”这个条约显然是针对战败的俄国,不过即便是作为胜利者的土耳其事实上也受到条约限制。

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继续保有海军军火库和舰队,战争期间被英法摧毁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允许被重新武装,俄国只被允许在黑海“保存一只对于沿岸服务是必要的轻型舰队”“"这些是条约中限制俄国、对俄国利益伤害最大的条款也是此前谈判中俄国一直不愿接受的。

作为战胜国的土耳其也受到此条款约束其舰队被禁止自由出入黑海,不过舰队可以停靠在两海峡内。俄国在黑海的军事力量受到严重影响,影响急剧萎缩,短时期内俄国已无法再用军事威胁(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手段来干涉土耳其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由于海上强国英国和法国在地中海势力的存在,该条约使得俄国在不设防的黑海、甚至高加索地区在未来冲突中处于不利地位,俄国自身安全都可能得不到保障。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是耻辱的,特别是考虑到战争前俄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的话,但巴黎和约是在相对有利于他们的情况下通过的,对一个战败国而言相对已经比较温和,虽然俄国割让去少量土地。

一个法国政治家在和会结束就曾抱怨,任何读了条约的人都很难看出谁是胜利者,谁是战败者。“对会议有失落感的人会这样说,但没有人相信俄国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不久后俄国人开始处心积虑改变这个条约对自己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条约规定土耳其继续拥有多河两公国的宗主权,不过两公国实行自治(在不久两公国合并成一个新的国家一-罗马尼亚。

同时,俄国对两公国和塞尔维亚的保护权被置于“缔约各国的保证下”外国争中领的卡尔斯归还给了土耳其,俄国被迫让出了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土地给摩尔达维亚,被迫从战略位置向后撤退,从而丧失了对多璐河口的控制权。

“标志着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战略性挫折”。这或许是英国人从巴黎和会中赢得的最大胜利。此外,条约从十五条到二十条专门规定了多河自由航行问题,这是英国在巴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英国通过战争手段攫取、保护商业经济利益的最直接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人提出的粮食和原料自由贸易的主张却无人喝彩,得不到其他与会国的支持,以流产告终。

实际上,英国想要对俄国进行限制的地方不只是黑海地区,出于防范俄国海军力量,英国在波罗的海的亚兰群岛要求俄国不能设防,“不维持,也不重新建立任何陆军或海军设施”。

另外,1856年4月16,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签署的《巴黎和会关于海上若干原则的宣言》,实现了英国所提出的“从此以后永远取缔私掠船制”,不得没收中立国船只所载的敌方物资《除战时禁运品外),也不得没收敌方船只所载中立国货物(除战时禁运品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上封锁的条件

同时,规定了海上封锁的条件,即“必须是有效的封锁,即有一支足以真正阻止进入敌国海岸的武力所维持的封锁”。英国、法国和奥地利三国4月15另外了一个来保证其的独立与完整。

从巴黎和约及附属的相关条约主要内容来看,英国虽然未能完全实现会议前的一些战略目标,但实际上实现了大部分战前的主张一一以削弱俄国的实力来保存土耳其。

和约严格限制了(虽然从历史上来看只能是暂时的)俄国在黑海的军事力量,最大程度遏制俄国往地中海方向的扩张,等于给俄国增加了一道“锁链”限制了俄国在黑海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安德森的话说,虽然1856年的巴黎和约未能满足英国极端仇视俄国之人的要求,但至少有关黑海非军事化的条款是相当严厉苛刻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1856年的巴黎和会结束后,这场战争的争论却仍在持续,这场牺性巨大伤亡的战争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毫无意义的”“难以理解的(curious)”“盛的,仇视与误解的产物”。

在英国,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战争过去还不到十年时间,人们已普遍认为甚至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失策。1870年时甚至有人这样描述克里米亚战争“这是我们所从事的唯一完全无用的现代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百多年以来对克里米亚战争的质疑一直不断,特别对于一些英国人米说,这场战争似乎看起来像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相比战争爆发的缓慢进程,战争的结束却显得仓促,这场战争看起来有些虎头蛇尾。

1994年,戈德弗兰克考察了战争的起源后认为“当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时,我不确定自己知道“必要’是什么意思,但我可以说,我时常发现克里米亚战争某种程度上是怪异的(bizarre)”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