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淮城街道闸口村党委书记魏继国1986年10月入伍,1990年12月从部队退役回乡。退役回乡后,他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担任了村(居)的多个职务。34年来,他在村(居)岗位上改变的是职务,不变的是忠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曾先后被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党建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2020年,他连续5年被淮安区委区政府表彰为“淮安区城市建设先进个人”。2021获淮安区“信访稳定先进个人,”2022年被淮安区政府评为创建江苏省双拥模范区“九连冠”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他又被淮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评委“退役军人先进个人”,“淮安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年来,闸口村先后多次被淮安区委评为“组织振兴红旗村”(党建、文明);被淮安区政法委评为“三治融合”示范村。该村还于2022年被江苏省民政厅确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服务省级示范点建设单位;2023年分别被淮安区物业管理联席会议、淮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示范社区”、“三星网格”;2024年分别被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先进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赶超先进的“领跑人”

闸口村曾一度是淮城街道的“后进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两委”班子之间的不团结和严重的内耗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行。面对人心散、思想乱、环境差的后进面貌,魏继国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抓班子”开始,强化思想、纪律、作风整顿,通过书记讲党课、初心报告会、瞻仰周恩来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把各方面力量组织动员起来,按照“打基础‘’谋发展‘’见成效’”,有序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在魏继国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团结一心,以实干精神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努力追赶。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闸口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淮城街道排名最后的“后进村”转变为“先进村”。在过去五年里,闸口村先后被淮城街道党工委评为“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于2024年4月获得了街道党工委的“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民解忧的“主心骨”

作为淮安区人大代表,魏继国始终秉持着“民生无小事”的信念。他深知,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

在闸口村,征地拆迁曾引发多起信访遗留问题,成为令人头疼的“麻烦事”。2021年,魏继国直面挑战,针对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和重点人员,组织村“两委”班子积极做好说服和化解工作。杨庄组杨某因2010年征地矛盾而长期上访,魏继国多次协调相关部门,最终成功解开了该户10余年的心结。

2022年7月26日,杜苏芮台风席卷而来,给闸口社区带来了严重的汛情。如意里小区地下人防、韩桥小区以及薛湾路低洼地带出现了大量积水,并伴有雨水倒灌现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魏继国毫不迟疑,迅速带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展开抢险救援工作。他们第一时间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地下人防处,搬运沙袋封堵车库入口,成功阻止了雨水的进一步倒灌。与此同时,魏继国果断决策,调集6套抽水设备投入排水泄洪作业,经过连续奋战,有效降低了路段的排水压力,确保了居民的车辆等财产安全无虞。

今年春节前夕,一场寒潮席卷而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确保困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安心过节,魏继国积极行动起来,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了慰问活动。他们精心准备了大米、面粉、食油等慰问品,带着深深的关怀和浓浓的情谊,逐户走访了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困难群众以及困难单亲母亲、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群体。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共走访了15户“空巢”老人、30户困难群众以及80户其他重点群体。每到一处,魏继国和志愿者们都详细询问居民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为他们送上御寒保暖的食品与物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困难群众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村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治理的“排头兵”

5年来,魏继国带领“两委”班子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组织和发动全村干部群众集中整治村庄内外环境达90余次,清除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3万余吨,清理“野广告”9000多处。筹措8万元资金,对杨庄小区居民健身广场进行了改造;筹措30万元资金,对商校路开发公司民住楼前后道路进行了重新铺设;协调路灯公司为五化交仓库沿途安装了路灯,方便了群众晚间出行。

在全区“大拆违、大清除、大扫尾”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他配合大拆违联合工作组対沈坤路东侧和樱桃园路两侧违章建筑开始“出招碰硬”,共清理面积150余亩,拆除违建面积4322平方米,拆除围挡面积41192平方米;完成了黑臭水体希尔顿至关天培路、经十路到杨庄小区的租地附属补偿工作;化解了富士、韩桥等老旧小区改造中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参与完成拆迁173户房屋任务的6个地块,按照街道党工委“四包”工作要求率先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台文化的“擎旗手”

5年来,魏继国确立坚持党建引领、打造“闸口红舞台”的发展方向,把思想、政治、文明、健康、安全等社区多元文化融合到一起,通过“舞台文化”集中展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先后筹措25万元资金,加大对“红舞台”内外部环境、软硬件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五年来,“闸口红舞台”自编自导的舞蹈、说唱、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有20多个,演出200多场次。以地方传统演艺为主旋律,宣传身边人身边事,讴歌先进人先进事,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使其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村居样板”。

2021年,“闸口红舞台”党建纪实片入选淮安区“党建引领·温暖治理”项目,创新案例被编入淮安区“温暖治理”典型案例集锦。2022年7月,“文化助力·多管齐下——‘闸口红舞台’推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奏曲”项目被市民政局评为“2020-2021年度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阮阳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