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有机构统计了疫情结束后,全国人口流动情况。数据显示,疫情解封后,人口流动活力增强,人口净流入城市个数增多。呈现出江浙一带“聚团式”流入,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聚集,一线城市人口流动“重回正轨”等特征。

与此同时,对比人口流动情况与房价变化,可发现,人口流动趋势与房价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1. 人口净流入城市个数增多,一线城市人口吸附力修复

数据显示,2023年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有65城,较上年增加7城。同时,从人口流动分布来看,人口流入型城市一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聚团,尤其是集聚在江浙一带;二是从省内城市看,人口则向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聚集

分等级城市来看,“人往高处走”特征回归。“高处”代表的是高能级城市,如北上广深、苏杭鄂蓉等。数据显示,2023年一线城市人口流动由2022年流出约47.17万人转为流入22.92万人,人口吸附力修复回升;二线城市总体持续保持流入状态,且流入规模较去年略微增多;63个三四线样本城市则由2022年流入3.57万人转为流出3.29万人。

2. 长三角人口流入规模达近三年新高,珠三角“重回正轨”

从各大经济圈的人口流动变化来看,长三角经济圈、中部城市、西北城市及东北城市人口呈持续流入态势。其中,中部城市人口流入规模近三年逐年递减,长三角人口流入量达近三年新高。数据显示,2023年长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规模为107.67万人,较2022年增加约40万;东北城市2023年人口流入规模增至16.45万人;中部及西北城市人口流入规模分别较2022年减少约28、7万人。

此外,环渤海与珠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动呈现“流出转流入”趋势。海峡经济圈与西南城市群人口呈现流出状态,人口吸附力明显不及2021年以前。

3.持续性流出城市房价跌幅最大,人口流入城市租金总体上涨

人口流动趋势与房价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根据数据显示,持续流入的城市共计51个,房价平均降幅为4.2%;流出转流入的城市有14个,包括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最小,为3.1%;流入转流出的城市有6个,房价下降4.42%;持续性流出的城市有29个,房价下行幅度最大,为6.29%。

同时,人口流入对租金也会产生影响。人口呈流入状态的城市租金总体上涨,人口流出则租金下跌。根据数据显示重点30城中人口流入城市的平均租金呈现上涨态势,涨幅为0.29%;而人口流出的城市平均租金跌幅为2.84%。

长期来看,人口是决定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大中城市,人口集聚,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今年以来,多地放宽落户政策,“买房可落户”成为一大趋势,促进购房需求释放,进而提振楼市活跃度。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城市跟进,以提升自身的“人口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