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过去20多年了,你们还一直挂念着我的案件,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白云法院执行法官为一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追回7万余元欠款,一起历经二十年之久的“骨头积案”终于得到了圆满执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还要追溯到1997年至1999年期间,易某向陈某借款14次,合计借款72900元,但易某未按期还款,陈某诉至法院。经法院依法判决易某应向陈某清偿借款72900元及利息。因易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陈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因易某下落不明,且查明无财产可供执行,暂不具备执行条件而中止执行。

2023年底,案件出现转机。陈某以易某户籍所在地的村社位于广州市某地的拆迁范围,有获得拆迁安置房和补偿款,具备履行能力为由申请恢复执行。经网络查控反馈,发现易某名下仅有一辆登记上牌已有12年的国产品牌小轿车和4000余元的银行存款。

另外,法院向易某所在的街道征地拆迁事务中心发函调查,了解到易某本人并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也未领取过拆迁补偿款。但其与妻子共有安置房指标,目前其妻子已签订房屋安置补偿合同,并已实际取得一套80方的安置房,故陈某申请法院依法查封处置该安置房产以偿还本案债务。因查实的安置房产并未办理完整产权登记手续,且涉及多个案外人的拆迁安置权益,亦暂无法确定易某个人在拆迁协议实际占有的份额,故直接处置安置房产障碍重重,执行工作再次陷入僵局。

时间来到2024年,陈某几乎对追索剩余款项失去了希望,但执行法官始终没有放弃,对易某行踪和财产信息的查询工作从未停止。在这期间,执行法官再次认真审阅案卷材料后,决定转变执行思路,由“找物”转为“查人”,通过向易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传票等执行文书,并前往易某所在的村社、拆迁事务中心、安置房产物业单位等多处查找易某下落的方式,最终促使易某主动到庭了解案情。易某到庭后,以未收到判决书、不认可判决书内容、口头申请再审等诸多理由,不如实申报财产,亦不主动履行生效判决义务。

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中,执行法官发现易某确有获得拆迁补偿权益,具备履行能力,易某却未将该部分内容如实申报,法院向其送达拘留风险告知书、限期交付车辆通知书、告知其限期履行,否则将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惩戒措施。在执行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释法说理下,易某提出给予其20天的宽限期,法院依法予以准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后,双方当事人到庭就本案债务达成了分两期履行的执行和解协议,陈某到庭确认易某分期支付了和解履行款项。至此,案件全部执行完毕,陈某专程来到法院,向执行法官团队送上一面印有“二十五载终得完毕 抽丝剥茧执仗为民”的锦旗,以此表达对法院的诚挚感谢!

执行讲堂

案件“终本”后,法院管不管?

当然管!“终本”是执行案件的一种阶段性结案方式,并没有免除被执行人生效法律文书所应履行的义务,案件“终本”后,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强制措施仍然有效。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可以随时恢复执行,让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终本”后,申请执行人可以做什么?

申请执行人可全方位提供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线索。例如:被执行人的实际居住地;被执行人名下车辆的所在位置;被执行人出租自己名下的车辆、房产等财产获取的收益;被执行人违反限制消费令、逃避执行的行为等。法院会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核实,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立即恢复执行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执行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着胜诉权益的兑现,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白云法院执行干警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办好每一个执行案件,“终本”案件并非被遗弃、放弃的卷宗,不应一直在档案室内堆积尘封,自“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白云法院已“清仓”4688件“终本”案件,涉及案件金额19.69亿元,实现批量案件案结事了,实质性化解当事人矛盾,切实解决大批当事人急难愁盼的问题,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使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更加可见可触可感。

下一步,白云法院将持续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加大对“终本”案件的动态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分类出清终本案件,减轻“历史包袱”,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取得实际效果。

图片:白云法院

供稿:执行局 洪勇 谢怡菲

撰稿及编辑:池锐燕

总第<1777>期,2024第<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