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美的起源说:

1、美的起源:

关于美的起源,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提出过很多不同的学说,众说纷纭,关于美的起源学说,比较知名学派的学说有以下几个: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美起源于超越物质世界的一种理念,美是先验的原初的“美本身”,现实美和艺术美是对这一理念的回忆,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的理解里,美是一种天分,天生的,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与生俱来。

(二)中国先秦道家认为,美起源于自然无为的“道”,道是最高的美,现实美和艺术美是“道”的外化。庄子说:美是自然无为的和谐状态。这种说法比较偏唯物,也就是说,美是自然且客观的,和人没什么关系,不管人怎么看,美都不会改变。

(三)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则认为:美起源于模仿,美在于事物的秩序、对称和确定性,他还说,模仿现实世界的美和艺术,源自人类的孩提时代的本能,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相似之处,认为人对美的感知其实蕴含着天分,但也有后天的模仿。

另外,德国席勒认为理性的游戏是人类早期美和艺术的起源;英国泰勒认为原始艺术起源于巫术和祭祀活动;德国格罗塞认为原始艺术源于实际的功用;德国里普斯认为人将自己情感移置于对象后产生了美和艺术。德国毕歇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而审美意识和艺术最初源于生产劳动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需求促进了人对审美和艺术的需要。

面对这么多的学说,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因为都有道理。但在美的起源上,有一点是很容易确定并达成共识的,那就是美的起源一定晚于人类诞生。也就是说,一定是有了人类,才有美学,如果美的存在和人无关,那人类讨论美学就毫无意义,就相当于在说空话,这就涉及到,美的主客观问题。

2,美的主客观问题

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也是美学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哲学体系和理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以下是一些中外学者对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看法:

(一)柏拉图认为:美是客观的,存在于理念世界中,超越了感官经验。

(二)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既有客观性(如秩序、对称、确定性),也有主观性(如个人感受)。

(三)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的,基于无利害关系的纯粹审美判断。

(四)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

(五)大卫·休谟认为:美是主观的,基于个人的感觉和情感。

(六)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与个人的认知和体验紧密相关。

(七)李泽厚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既有客观性也有社会历史性。

(八)马丁·海德格尔认为:美是存在的真理的一种方式,既有客观性也有存在论的深度。

这些学者的观点体现了从古典哲学到现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的学者强调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的则认为美是个人感受和文化背景的产物,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

这些不同的观点丰富了我们对美的理解,但依然没有在主客观上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所以笔者根据历史上的学说以及在其他思想体系启发下,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那就是美是主观的。在美学问题上,离开主观谈客观,即使对,也毫无意义,因为客观的美是需要依托在人的主观性上的,不然就是空的,说和没说都一样。

佛说:万法唯心造,这个说法,用在美学上再适合不过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不管美起源于先验还是经验,始终都要以人为依托,不然客观美的存在就没有落脚点。

举个例子,假设在喜马拉雅山上,存在着一朵目前为止,还未被人类发现的花,按照客观性:人有没有发现,不影响这朵花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对于人类来说,它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都不知道那朵花的存在,那又谈何去判断出它的美丑呢?按照客观派的理论,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是美的,那不就相当于说的空话?怎么说都可以。

所以,美的存在,一定是在人类存在之后,不然即使它客观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人类不知道,就意味着和我们没有关系。

所以美学,一定要是一门和人有关的学问,是一门非常实际的学科,不是像某些心理学与玄学那样的类似于黑洞的存在,只是一种猜测而已并无法证实与证伪,我们要把美学放在人类的社会生产与活动中来讨论和研究,解答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困扰和困惑,才是探究这门学科的目的所在。

所以,在美的起源与主客观问题上,要接地气,应该结合人的现实生活去探寻美的本质,让其能用于解释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不然就毫无意义。

二,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也就是美的定义,历史上很多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同样给出过很多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以下是历史上一部分哲学家、思想家和美学家对美的定义:

(一)柏拉图:美是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实。

(二)亚里士多德:美在于秩序、对称和明确性,是一种整一与多样的和谐。

(三)庄子: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与道相合的自然状态。

(四)圣奥古斯丁:美是上帝无瑕的光辉,是善的和谐与秩序。

(五)托马斯·阿奎那:美有三个要素:完整性、和谐、光彩。

(六)康德:美是无利害关系的纯粹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具有普遍性。

(七)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精神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

(八)马丁·海德格尔:美是存在真理的一种方式,是存在自身的显现。

这些定义展现了不同哲学家和美学家对美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从古典哲学到现代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索很多元也很深入,但依然让人感到迷糊,都很抽象,单看都说得有道理,但又感觉少了点什么,给人很不完整的感觉,也无法解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困惑?比如:为什么同一个东西,有人觉得丑,有人觉得美?

所以,只有我们对美下一个比较实用的定义,最终才能让人们通过这个定义,对美有一个清晰而靠谱的理解,从而真正认识到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并且能让人用之于现实生活中,能正确而清晰地去理解美,然后客观的看待美与发现美,甚至能真正从哲学层面上理解透,破除思想桎梏,祛魅后创造美。

美从来都不是那些掌握话语权与某些阶层的专属,让学问平民化,让每个人都有底气去创造一种被人接受和理解的美,才是美学这门学问该去探究的方向。

基于这个初衷,综合历史先贤对美学的探究和贡献,我给美下一个定义:美是人类在长时间的劳动和创造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对那些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似,或与自身需求与利益相关的人或物以及事产生认可或认同的官感判断。

三、美学四象坐标理论:

上一章节我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是人类在长时间的劳动和创造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对那些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似,或与自身需求与利益相关的人或物以及事产生认可或认同的官感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定义,为了便于理解,我画了一个美学理论,我称之为:美学四象坐标理论,希望通过这个图,能让人更加直观地理解,美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美学四象坐标理论详解

1,时间因素

历史上的先贤们在对美的研究中,很少有把时间因素考虑在里面的,或者没人明确提出来过,但我们都知道,实际生活中,时间因素对人的审美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不但有影响的,而且还是很关键的影响。

从美学四象坐标理论图中,看横轴的时间轴,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时间长短的辩证关系,因为这对美的理解,至关重要。

辩证关系的意思就是时间长短具有相对性:对于138亿年宇宙存在时间而言,人类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是很短的,对于5000多年的历史而言,几十年的人生是很短的,对于几十人的人生而言,一天是很短的,对于一天而言,一秒钟是很短的。

(1)长时间的养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4象限的横坐标上,是长时间,这里的长时间,为了便于理解,通常是以人类历史或人生为标尺,正是有历史或人生的积累,才有了3象限上美(大美)的存在。 因为所谓美(大美)的东西,一定是从历史至今,都被人称为美的东西,它们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影响和熏陶了无数代人,让人们形成共识,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标准,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才能被生活在文化系统的人判断为: 美。

这种美,我称之为大美。而与之相对应的4象限,就是丑,美丑是相伴而存在的,如果没有丑的存在,人是无法确定美的存在,所以关于(4象限)的丑,之后会慢慢提及。

(2)短时间的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2象限的横坐标上,是短时间,这里的短时间,便于理解,通常是以人的一生或者短暂的几月几天作为尺度去看的,就是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感到新奇,也就是1象限上因为新奇与新鲜而产生的美感(小美),与之对应的2象限,是无感,就是那些在生活频频接触以至平平无奇产生的平常感,关于无感之后 也会具体讲到。

2、熟识度

(1)熟悉与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3象限的纵坐标上,是熟悉与了解,前面在时间尺度上,提到美是基于长期的驯养而产生的,所以,人们对美的判断,一定是基于熟悉与了解的基础之上,而要是时间不长不短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另外一种感受,也就是2象限里面的无感,平平无奇,习以为常,比如生活中我们的日常用品,现在看是平常,如果放到多年后的未来,那可能就是艺术品,有些甚至会成为文化中美学的代表作品。

(2)陌生与未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4象限上的纵坐标上,是未知与陌生,同样在时间的尺度上,提到美是基于长期的养成而产生,那么,对于那些未知与陌生的事物,我们就会产生两种感受,一种是4象限的丑,一种是1象限里的,由于新奇而产生的美感(小美)。 至于什么情况下会感到美或无感,还要以其他维度作为参照,后面会陆续提到。

3、关联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3象限的对角,是相似度&相关度与迥异度&无关度,这两个维度是区分美(大美)与美感(小美)的关键指标。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对那些长时间养成并且与我们生活是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才会产生美的感受与判断,而对那些从未见过,也从未接触过的,对我们来说是迥异或无关的事物,通常就只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种新奇的美感(小美),属于短暂的新鲜,未必持久。

比如,在我们的文化里面,我们都认同中文字的书写是一种美(大美)的存在,或者具体一点说,我们都认可王羲之的书法是美的(文化共识),因为学校老师教的,博物馆和各种艺术书里,都在不断提到王羲之的书法,于是王羲之的书法之美,就和我们息息相关了(3象限,相关性,长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我们天天都在用中文字,也常常写,甚至还模仿王羲之的书法,在这样长时间的熏陶下,突然有一天看到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的楔形文字,我们可能一下子就懵了,看不懂,无法理解和明白,因为楔形文字和我们的文字是迥异&无关的。

可虽然我们看不懂,但由于之前对文字符号的学习和接触,第一次看到和中文字不一样的文字符号,也会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于是,那种迥异带来异域风情会给人一种新奇的美感(1象限,短时间,迥异&无关度)。

4、损与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4象限的对角,是有益&无损与无益&有损,这两个维度是区分美与丑的重要指标。 和时间一样,前面提到,历史上的先贤谈论美学的时候,很少有人把时间因素考虑在里面,同样也没有把利益因素考虑进去,利益关系是判断美丑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尽管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很明确地提出来,但在现实中,我们对美丑的判断,很多情况下都和损益有关,这是无需质疑的事实。

损益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由于人都厌恶损失(排斥),所以,那些让我们遭受损失的人和事情,我们通常会认为是丑的。

人性中的美丑就是很好的例子:负面消极的品行因为对人无益&受损所以被认为是丑陋的,反之正面的积极的品行因为让人无损&有益所以被认为是美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们除了美丑的感受,还有无感,就是介于不美也不丑的中间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平常,那些对人有益,无益或无损的情况,都很容易被人视为无感。

比如男女关系,刚刚认识时,当男人的长相在女人的审美里是不帅也不丑的时候,其实就是无感的存在,而随着不断认识,如果男人的存在对女人是没有损失的,甚至还有点益处的时候,男人依然只会呆在女人无感的区域里,那什么时候女人对这个无感男会产生帅的审美判断呢?

得看2,3象限(熟悉/了解,相关性/相似性,有益),得看随着不断的熟悉和了解中,在男人对女人有益&无损的情况下,能否与女人产生了相似&相关性,让女人产生认同的感,一旦认同,这时候女人就会对男人产生帅的官感判断。

反之,要是在不断熟悉和了解过程中,男人的行为和表现往1,4两个象限走(陌生/未知,迥异&无关,有损),也就是言行举止都和女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完全不符合女人的期待,和女人偏好都是迥异&无关的,那他对男人的感觉,依然会是陌生和未知的,要是还让女人遭受损失(人品不行言语不适担心害怕物质损失等等),那女人就会对男人产生丑的官感判断。更多例子,我会在第五章节去讲。

五、举例

这部分只要是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和说明《美学四象坐标理论》,我对美的定义里面,最后用了一个词,叫官感判断,这表明美,不仅限于视觉,还包含了人的五官六感中蕴含的所有的美。

人获取信息的通道只有5个:眼耳鼻舌身,这五官对应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由这五官产生的感知,中国文化里称之为意,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意也就人们常说的第六感。第六感是人五官接受信息后产生的一种直觉或者判断,也叫思维和意识,也可以叫意境、境界,而意又可以通过五官或一些其他载体传递给别人,所以我把美分为了人之美(美人),物之美(美物美景),事之美(美味美声美妙)和生命之美(美德美誉美好),这样分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分类几乎包含了人在五官六感中美感的所有可能性。下面就逐一的举例:

1、人之美(美人)

人之美,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审美,也就是什么样子的人,才是我们眼里的帅哥美女,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某个男人是帅的,某个女人是漂亮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这就是《美学四象坐标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我再重复一下美的定义:美是人类在长时间的劳动和创造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对那些与自身经验和感知相似,或与自身需求与利益相关的人或物以及事产生认可或认同的官感判断。

请大家注意里面重要的两个点,第一是长时间,前面在长时间的养成那一节,说过时间长短的辩证关系,所以,那些越久远且没有变过的审美标准,对人类审美观的影响越大。第二是积累,积累是时间的过程,所以人的审美会受到当下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和左右。

比如,高、矮、胖、瘦,这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最底层的审美观。几乎(普遍性)任何国家任何文化都认同高和瘦是美(大美)的,反之,不管男女,矮和胖都被认为是丑的,再准确一点,男性高且壮实,是帅的,女性瘦且匀称是美的,所以,高的人和瘦的人,就是美学四象坐标理论里面说的美(大美)。

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环境和文化的不同,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特点。比如在我们国家,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影响,男耕女织,于是就有了特有的东方女性的形象:端庄典雅,秀外慧中,眉清目秀,明眸皓齿,小家碧玉,闭月羞花,冰肌玉骨,温柔贤淑,亭亭玉立。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我们只能从文字和一些抽象画作中去感受这种美,然后投射到到当代生活中去观察。总之,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会受到这种审美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在西方审美不断入侵的现在,我们对东方女性的审美标准,依然没有大的改变,这就是理论中讲的长时间养成的美(大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这么多影视明星,漂亮的很多,为什么网友要把高圆圆评为国民女神,因为她最符合中国人对东方女性美的想象。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名模吕燕,她在东方的审美里面,不算是美的,甚至有点丑,但在欧美人眼里,吕燕在那个时期,正好符合西方人对东方美人的想象,什么丹凤眼之类的,于是吕燕就一度成了国际舞台炙手可热的模特,她在欧美人眼里代表的是一种异域风情的新奇的美感(小美)。但她不可能成为主流,在东西方都不太可能。这就有点类似于李宇春在2005年以一种独特的中性风格风靡一时,但她不可能成为主流的美(大美)一样。

另外还有一个明星,李玟,她就比较符合我们对欧美女性美的想象,棕色皮肤,金色头发,性感妖娆,丰满,美臀等等,所以大家对她的感受的很性感,比较有欧美范儿。

还有一个反差很大的例子: 埃塞俄比亚有一个民族叫唇盘族,按照他们民族的文化与审美观,女性要把嘴唇割开,放一个盘子在里面,女性佩戴的唇盘越大,就代表越美丽,出嫁的时候彩礼也是最多的,可以嫁富豪,没有佩戴唇盘的就表示家庭贫穷,出嫁也就没有彩礼(也算是一个美和利益相关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我们东方人的审美观里,她们这种形象是很丑的,样子丑割唇的行为也很丑,为什么我们看到与我们迥异的异域风情的人,我们会有美感,无感或者直接认为很丑这些感官判断呢?这又要回到《美学四象坐标理论》上去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第1,4象限,陌生和未知,无益&有损,迥异和无关这几个指标,唇盘族都符合,陌生和迥异都好理解,主要是有损,为什么她们的形象对我们是一种有损呢?因为她们的样子与东方文化里的丑有很直接的关系。

东方文化里有一种存在,叫妖魔鬼怪,虽然我们没人见过,但妖魔鬼怪的形象是很具体的,张牙舞爪,面目 狰狞,凶神恶煞,披头散发,黑不溜秋等等,妖魔鬼怪是来害我们的,他们的存在让人在精神上感到害怕,也就是说,是让我们遭受损失的,所以一旦有东西符合这样的形象,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很丑。

但在唇盘族看来,她们那样才是美的,符合自身民族对美的官感判断,而且和她们利益是相关的。也可以理解为:唇盘族(这也是外界给他们取的名字)在长时间的劳动和创造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只属于他们民族的美。

而在我们的审美观看来,就完全相反,不是美,而是丑,非常丑。

当然在男性审美上道理是一样的,中国文化里男性美的形象:风度翩翩,玉树临风,气宇轩昂,英姿飒爽,昂藏七尺,仪表堂堂,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意气风发,面如冠玉等等,符合这些标准的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男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人对潇洒的男人上头原因,尤其是那些风一样的男子。

因为东方文化对男性的美的标准,是内外结合的,除了外在,还需要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上的东西,所以东方男人的美,比较柔性一些,太粗糙不行,太细腻也不行。按照西方的标准,就不是这样,西方人由于有强盗的基因,所以更注重力量感,崇尚武力,更加简单粗犷,所以大块头让女生更加着迷。但在我们国家,女性通常会喜欢不要太粗犷,但也不能太瘦弱的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在特定的时期以及时间段,也会有一些所谓流行的东西,这和人生长的环境和时代有很大关系,就好像唐朝时期,女性以胖为美,但都很短暂,而今天日韩流肆意,偏阴柔男人也受到很多女生的喜欢,其实并不奇怪,这只是反古现象,因为魏晋时期,男貌女相,也非常受欢迎,但这种审美观都比较短暂的,并未成为主流。

如果把时间尺度和受众都拉大一点,我想金城武,吴彦祖,古天乐,谢霆锋,胡歌,周润发这些更加符合东方男性的美男子形象。

但这并非永恒不变,在当下网络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入侵就意味着审美的入侵,人类的审美倾向和共识,得看世界两大主流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欧美文化)谁输谁赢,谁更加强势,胜利一方的审美观,才有力量去影响和左右世界的审美,天下皆以我之美为美,这就是审美霸权。

2、物之美(美物美景)

物之美,也就是物品/物件的美,包含创作之物与自然之物,我主要讲下创作之物,因为自然之物的美,很多也是我们劳动和创造中积累出来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对我们有益的我们才能对自然之物产生美的官感判断。

比如一块奇石,我们常称之为鬼斧神工,是因为那块石头的样子是生活中我们熟悉的某某形状和样子,这样的石头才能被人当成是有艺术之美的东西,不然就被人视为没有特色的普通石头,就会无感。

又比如梅兰竹菊,因为被我们赋予精神特性,它们成了四君子。然后不断被人去书写,描画,当成是艺术作品被保存了下来,供人学习,于是这几株植物成为了某种典型的精神之美(大美)的代表。

在物之美里面,远古时代,有一种职业叫:匠人,他们负责制造一些供生活和生存使用的工具和物品,看一下历史和古物,我们发现那些被人们挖掘出来的器物,大多都是生活中有某种用处的物件,而且越远古越简单越粗犷越实用,都是些罐啊盆啊碗之类的生活用品。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开始有了精神追求,于是才诞生了艺术,这时候才从工匠中分离出来一支,专门负责制作一些满足有闲阶级打发无聊但极具观赏性的无用的器物,或者书画等等艺术作品。

今天讲的艺术家就是社会富裕,人类有了闲情逸致之后才诞生的职业,因为他们才有了在园林建筑,陶俑,瓷器,木作,铜件,玉器,书画等方面积累下来的无数的艺术作品,然后一代一代地熏着我们,最终形成了多样而丰富的东方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一个从2象限到3象限过渡的典型例子:比如我们日常吃饭的碗(请看2,3象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非是对器物美感有追求的人去特意挑选,通常家里都是那种市场上很常见也普通的碗,这种碗,由于它经常可见,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平常东西,所以是很难被认为是美的,由于对我们有用,我们对它的感受,通常视为无感。

而现在我们去看一个宋朝的碗,由于它有时间的积累,尽管在当时只是一只很普通的碗,放在今天,放在博物馆里,或文化书籍里面去,那它就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是我们从土耳其去买一个吃饭的碗回国,因为它那种风味的碗和我们的审美是迥异&无关的,那个碗就会给人一种新奇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看1,4象限,由于物品对人是很难有损失的,所以在物之美上,我们很少会去说某个物品是丑的,要么无感,要么无益(无用)丢掉(排斥),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物件是丑的,那它一定是具有某种我们认为丑的形象,就像一个鬼面具之类的东西。

所以,在物之美上,很多奇形怪状的东西,比如一些奇石怪木,都被人当做新奇而具有美感的东西,很难有丑的存在。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堆,虽然是在我们国家出土发现,但与我们历史上出土和传承下来的器物风格和特点完全不一样,像是其他民族或外星文物,于是给人一种新奇的美感(小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事之美(美味美声美妙)

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产生的链接,叫事,事通常是一种需要和外物接触的行为,我们常说的,今天我有一个事儿,那这个事儿一定是他人和他物有关联,比如吃饭,听歌,和人接触与交流等等,我们都叫事,事之美就是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链接的时候产生的美的官感感受。

就像闻香水,香味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反之臭味会给人反胃(损失)的感觉,那些不香不丑的就是无感,不同的人对香味的偏好,也和长期的驯养有关,嗅觉就不单独举例了,因为和味觉其实很相似。

事之美第一例:美味,好吃的食物,称之为美食,美味佳肴,而这个好吃,美味的感受是怎么产生呢?我们放到《美学四象坐标理论》去看。

食物是人之根本,食色性也,饮食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食材和饮食习惯,就中国而言,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和食物结构,人体内的菌群是被食物结构驯养的,所以就会产生偏好,这种偏好就会影响味蕾的判断(推荐去看看尹烨老师他们对肠道菌群的科学研究)

比如,我国南方以水稻为主食,北方以小麦为主食,福建两广地区偏清淡,西南地区喜欢麻辣,不同地方长大的人,对美食的标准就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一个以水稻和中餐为主食的南方人来讲,偶尔吃点馒头或者西餐会觉得很好吃(新奇的美感),但要是天天吃,就可能吃不住,会很不习惯,很多人到另外城市去,说吃不惯,水土不服就是这个原因。

南方以大米饭为主食,这么多年了,大米早就成为一种美食(大美),只是因为习以为常,于是就无感,要等到一段时间没吃之后,回过头来吃一顿才能体会到大米饭的美味,或者像日本一样,把一碗普通白米饭也能做到极致,那我们才能有很明显的感受。

当然菜也是同样的道理,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某道菜或者某种独特的食材的味道,我们叫家乡的味道或者妈妈的味道,这种食物由于长时间的菌群驯养已经留在我们体内,长大后外出工作,偶尔吃到家乡风味或者妈妈味道的食物,一口吃下去就马上知道,那种美味的感觉,会勾起我们的回忆,会很感动,甚至流眼泪,因为太熟悉了于是感觉美味。

而与好吃(美味)相反的,就是难吃(丑),这种感觉,通常就是那些让人产生不舒服(有损)的食物和味道,比如苦味,或者极致的酸味或咸味等等.

事之美第二例:美声,好听的声音,这个也和长期驯养有关,尤其是小时候接触的音乐风格对长大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比如,你生下来家里就给你听摇滚乐和给你听古典乐,都会影响你长大后对音乐的偏好。

我们为什么觉得一首歌好听,通常是因为那首歌和自己听觉相关性高,才会有美的感受,要嘛旋律和声音符合自己当下的心境,那么歌词符合过往的经历或者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如果你一直听的歌曲都是没有跑掉和失声的,偶尔听到那些走音的,或者完全不在调上的乱吼,你本能地就会认为是难听的,因为噪音对人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人对好听与难听的判断,就基于那种长期被驯养出来的乐感。

比如,当你第一次听一种音乐旋律和歌曲的时候,因为没有听过会产生新奇感,随后由于常听会进入到一种习以为常的阶段,也就是无感,这时候你可能会放弃去听一些让你更加新奇的歌曲,但经过再多的时间后你会发现,那些超越了无感期(平常)之后再去听还是会喜欢的音乐,通常就是你的菜,也就你的大美之音。

就像许巍,我青少年时候第一次听就很喜欢(新奇的美感),后来听多了会觉得很平常(无感),但即使过去这么久了,我听过无数不同的音乐之后,每次听的许巍,我还是非常喜欢(美),不是他的某一首,而是几乎他全部的歌曲都很喜欢,嗓音,曲子,歌词等等,都是别的歌曲无法代替与比拟的,那么对我来说,许巍就是我的大美之音。

事之美第三例:美妙,美妙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感觉,它可以在发生在任何事情上,比如创作,当我们喜欢上做某事的时候,一开始可能只是新鲜感,三分钟热度(第1象限),做着做着会变成平常且无聊,也就是的无感期(第2象限),那想要产生美妙的感觉,就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坚持,从生疏到熟悉,穿越无感期,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也就是我们说的心流的感觉(第3象限),只有在那种状态下,才能体会到创作的美妙之感,也就是我们讲的热爱,因为热爱以至于乐此不疲忘记时间去做的事也叫美事,要想拥有这种状态,就需要长时间的养成,做美事的美妙感是很难也很可贵的。

又比如,男女关系,两人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通常都比较新奇,有一种新鲜感,然后看眼缘,如果对方长相直接就不在自己审美上(第4象限,排斥,其貌不扬,矮胖丑,黑木耳等等),相当于被判死刑,那要想进一步,就很困难(尤其男对女)。

如果对方长相在自己的审美上,是自己认为的美女/男子(第3象限),这时候就会有超预期的好感,会有第一印象的先发优势,也比较容易让人上头。

如果对方长相对你而言是无感的(第2象限),就是不美也不丑,很平常,这时候就会留着看看,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里我主要讲一下无感状态,因为这种情况最多,也最有意思,充满着变数,也是美与丑的分水岭,随着双方的不断熟悉和了解,只要在言语和行为中,和对方产生更多相关性和相似性,如果还能给到对方需要的好处,这样一直保持在2、3象限,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就很容易让对方认同你,然后产生觉得你很帅/美的观感判断,你也因此能在对方身上体会到美妙之感,不管是肢体接触的美妙还是沟通交流时暧昧的美妙。这就是为什么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的原因。

反之,要是在不断的熟悉和了解中,对方的言语和行为,都和自己是迥异的,是无关的,加上对方对你还没好处,也就是始终保持在1,2象限,两人就无法有进展,要是过程中对方还让你遭受了损失(4象限),那将就会让人产生丑的官感判断,也就意味着,美妙的感觉无从生起,或者即使生起之后也会随着熟悉/了解中,不断的有损和迥异让好感消失殆尽。

4、生命之美(美德美誉美好)

生命之美,主要是一些与生命相关的例子,比如,植物的生命,动物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之间产生的那些人类文明中共有的美好。

生命,有一个很关键特点就是,活的。只有活的我们才觉得那是生命,活的标志,就是动,自身会动的东西我们会认为那是有生命的,尽管动得很慢,但那种变化,就会给人生命之感。反之,死的,枯萎的,凋零的,不动的,无变化的,我们会认为是没有生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生命之美,超越了宗教,国家,民族,地域与文化,是人类文明共有的美好,比如善举,帮助,拯救,都是美的行为。反之,杀戮,欺压,迫害,都是丑的行为,前者让其活着所以美,后者让其死亡所以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有人遇到路边一只受伤的野猫,于是带它到医院去把它治好,让它恢复健康,拯救者本身会因为拯救这件事而感受到美(美德),别人看到这种行为也会觉得这种行为是美的(美誉)。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个孩子从楼上掉下来的瞬间,下面有人快来不及思考,本能地就冲过去接着,速度之快,难以想象,这就是人性中的美在起作用。而这样的行为,自然也会被人称赞,因为我们都公认这样的行为很美,所以美德美誉,都是建立在让别人受益的基础上的,让其活,或者活得更好即为美的行为,反之让其死让其受损,就是丑陋的行为。

最后,为了加深理解,我结合《美学四象坐标理论》,简要地把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美的感受描述一下,作为本篇论文的结束,希望真正理解美是怎么回事,能活学活用,然后把美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并且让人接受。

孩子呱呱坠地,来到人世间,世界与之而言,是完全陌生和未知的,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对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触摸到的一切都充满新奇,此时他们意识和思维里,没有美丑的概念,只有求生的本能,只能依靠别人的帮扶被动地活着。

幼儿到青少年,慢慢在自己目之所及,行之所到的地方不断学习和模仿,模仿说话,模仿别人的行为,接触身边的一切,慢慢有了自我意识,有了判断和感知,以及一定自主行为能力,一点一点在接受周围传递给他的信息,并逐渐有了自己的审美偏好。

慢慢到了成年,随着五官六感收集到的信息不断增加,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看到不同的东西,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开始感觉到平常(无感),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变化,增加,筛选,舍弃,保留。最终在成熟之后形成了自己偏好的审美观,并不愿意轻易被外界改变。

中老年之后,对那些不在自己审美范围内的心生事物通常会排斥,难以接受,并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喜欢吃的还是那些东西,喜欢看的人还是那一类,喜欢听的还是那些旋律,自己的偏好还是那些之前就喜欢的类型,审美开始固定,对年轻人觉得好看的新事物排斥(丑),当然老年人并非就不懂美,而是受环境和成长的影响,体会不一样,会更倾向于喜欢传统(和自己成长环境相似的那些),喜欢自己偏好的那些东西(大美),如果自己有能力,或许还会自己创作一些美的东西,作为遗产被人保留下来。

我希望每一个聪慧的人都明白,其实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觉得美的东西,都不过是一种反古现象,无非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六、结语

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围绕美的定义,进行解释和说明,由于作者文字水平有限,所以在论文中,尽量用浅显易懂,简单直白的文字,以及举例子的方式加以解释和说明,希望中学生看了都能明白论文想表达的意思,并能真的理解,这是我想努力做到的。

当然,因为我个人能力与知识面的局限性,难免会有偏颇甚至谬误之处,要是发现错误,希望各界朋友对文中错误之处提出批判与指正,甚至反对,因为我的目的不是希望得到认同,而是为了贡献一种视角。

正如先贤们做的那样,他们都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贡献了出来,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作为一个晚辈,非常感谢:康德,亚里士多德,克罗齐,庄子,王羲之,朱光潜等等……前辈们留下的精神遗产,由于我喜欢的前辈非常的多,我就不一一举例,正是有了先贤们不断的积累,才让我们后辈能更加便利地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探索。

在解释和说明的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也在不断刷新,每一步都有新的感悟,这点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我觉美和爱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发现如果美在爱中产生,就会在恨中消亡,爱在美中产生,就会在丑中消亡,美丑与爱恨的交织,产生了善恶与对错等等,但那又是另外一个主题的事情,以后找机会另当别论。

最后,希望这篇论文对人有启发。也希望各界朋友对其中的错误与不足之处,提出批评与指正,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