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大叔的旧字典

编辑 | 大叔的旧字典

<<——【·前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基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基建狂魔”的美誉已经传遍四海。

这个美誉并不是空穴来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3小时改造一座立交桥,十天修建一座医院,这样的施工速度,纵观全球也只有中国可以达到。

可这还只是中国基建的冰山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中国在海外承建的一座超级工程正式竣工后,可谓是举世震惊,就连一向擅长抹黑中国的美、日媒体也不禁惊呼“不可能”。

这项超级工程的难度究竟有多大呢?美日媒体的反应为何会如此激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日败退·】——>>

2003年,苏丹向世界各主要国家发起招标,准备在流经国内的大河上建造一座水电站。

美日等传统基建强国收到邀请后蜂拥赶到苏丹,各个摩拳擦掌准备拿下这座超过十亿美元投资的超级工程。

可当他们的工程师实地勘探后,却傻了眼,这项工程的施工难度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工程师经过仔细研判后,不约而同的给出了同一个结论:不能保证能修建成功。

最后他们一致选择退出了竞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丹政府为了留住他们,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承诺向各大公司提供贷款,并且出了高价。可思考再三之后,美日等国还是拒绝了苏丹的请求

毕竟如果中途失败,如此巨大的工程,数亿美元的损失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再者如果在苏丹水电站工程上失了手,恐怕还会影响自己在国际上的名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最初苏丹曾经计划由本国的公司承担这个项目,可苏丹的经济、技术都不足以承接如此高难度的工程,最终才决定对外招标,可没想到,国外的工程队也无法保证工程顺利完工,这实在让苏丹有些失望。

说起来,美日这些曾经的基建强国之所以会临阵退缩,主要是因为苏丹水电站要修建在一条环境复杂的大河上,这条河的名字叫做——尼罗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建难度·】——>>

尼罗河作为非洲的母亲河,就像中国的黄河一样,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这条世界著名的长河全长6600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长河,水量极为丰沛。

按理说,背靠这样一条世界级长河,苏丹至少可以在农业灌溉和水电方面有所建树,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苏丹全国上下缺水、少电、农业不振,有时候还会遭受尼罗河的大洪水,这就导致苏丹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国民生活困顿不堪。

为了改善国家的贫苦状态,苏丹决心要开发尼罗河的水资源,也就是建设水电站。苏丹的想法没有丝毫的问题,一旦水电站落成,既可以弥补国内的电力不足,又可以预防洪水的发生,还可以灌溉农田,可谓是一举三得。

可苏丹万万没想到,这座工程的难度居然让美国都望而却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美日等国的退却确实也有几分道理,这项工程确实难度巨大。

首先苏丹当地的条件非常恶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丹靠近撒哈拉大沙漠,白天最高气温可以达到40多度,地面温度则更高,这种气温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是不小的考验。

除此之外,高温还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干净,一旦出现开裂的情况,将会极大的影响坝体强度。

这是难以预估的风险。

其次苏丹的交通状况也是一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经济落后,苏丹根本无力大规模修建基础设施,从港口到水电站选址地点,公路居然时断时续,没有彻底连通。唯一一条可以就近运输建筑材料的铁路也已经是“百岁高龄”,安全性又无法保障。

想要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所需要的材料将会是天文数字,以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为例,这座大坝在修建期间总共耗费材料4300万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阿斯旺大坝的长度只有3.8公里,而苏丹水电站的设计长度却是9公里,比三峡大坝还要长,可想而知将会需要用到多少建筑材料,以苏丹交通业的可怜运力,恐怕等到猴年马月都凑不齐。

再者来说,建设大坝需要用到数量众多的大型机械,以苏丹的交通状况,该如何运送到施工现场呢?

另外,尼罗河本身就是一大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罗河作为世界第一大河,水文情况极其复杂,旱季和雨季的河水流量、流速、含沙量千差万别,这也就意味着建筑方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比施工难度小。

综合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美日等国的工程师一致认为目前人类无法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于是相继宣布退出竞标。

这个结果自然是让苏丹极为失望,国家严重的经济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急需要新的增长点挽救经济,可美日等国都退出了竞标,他们还能求助哪个国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苏丹找到了唯一的答案:中国。

<<——【·中国速度·】——>>

中国一直极为重视基建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的理论足以说明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中国的基建基数可谓是日新月异,最重要的是,中国地域广袤,各种地理环境齐全,这就使得在推动国内基建发展的同时,国内的基建企业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正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顽强的精神,让中国在科技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在基建领域和欧美发达国家竞争,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左右,中国基建已经走出国门,非洲许多国家的重点工程都是由中国企业承建,保质保量的情况下,速度则远超欧美。

事实上,苏丹最初招标时,中国企业也跃跃试试,只不过苏丹更信任发达国家,并未与中国达成合作。

如今,发达国家退散,苏丹唯一的指望只剩下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送上门来的金主,中国企业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很快,一队由中国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飞抵苏丹进行实地勘探。

不出所料的,中国专家在研判项目时同样遇到了美日等国的问题,苏丹的修建条件实在是太差,整座工程难度极高。

可中国工程人没有像美日一样退缩,我们决定迎难而上,接下这个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中国承建苏丹大坝的消息传遍世界,美日等国或许感到丢了面子,在国际上放肆嘲笑中国,“中国人自不量力”、“看中国人如何收场”之类的新闻在国外媒体上层出不穷。

不过,中国并未和国外舆论打嘴仗,我们清楚事实胜于雄辩,只要完美的建造好苏丹水电站,这些媒体自然会闭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中国和苏丹正式签订承建合同,大批中国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满怀信心的陆续抵达苏丹,随着第一笔资金的到位,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启动后,中国工程师团队决定先解决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

首先就是交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如果建材运输不及时,中国工程师即再有信心,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了尽可能的不影响施工进度,中国工程队直接将必要的公路和铁路全面的维护了一遍,保证了车辆能够顺利抵达施工地点。

那些体积巨大的重型设备和沉重的预制构件无法通过陆路运输,中国企业就花费重金雇佣运输机和直升机空运到施工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应对苏丹温度过高,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问题,技术人员还特意开发了混凝土保湿技术,可以保证在较高的温度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依旧不会快速挥发,这对保障坝体强度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大坝设计方面,中国工程师还给出了天马行空的想法,那就是横切尼罗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用的最佳效果。

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即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中国技术工人依旧坚守在工地上,白天天气太热,那就夜间施工,总之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

在中国企业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美日工程师口中“人类无法完成的工程”,仅仅在五年半后就被中国攻克,一座雄壮的大坝,悄然间已经屹立于奔腾不息的尼罗河上。

苏丹为其取名——麦洛维大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世震惊·】——>>

麦洛维大坝修建成功的消息传出后,世界一片哗然,根本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美国媒体直呼不可能,后来更是直接将消息其定性为谣言。

可当麦洛维大坝的一系列照片刊登出来后,一切质疑不攻自破,中国基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网络上的数据显示,麦洛维大坝的库容量高达124.5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量则是125万。

这两个数字意味着苏丹人民将来不会再受到洪水和缺电之苦,而这一切都是中国带给他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麦洛维大坝的总工程款大约为16亿美元,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这项超级工程的利润率并不高,可其中的隐形效益却是金钱买不到的。

麦洛维大坝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基建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比起发达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为中国基建大规模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中国基建名扬世界世界,其中就有麦洛维大坝的功劳。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承建麦洛维大坝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收获了非洲各国的信任。

这其中蕴含的重要政治意义,直到今天依旧未曾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