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时候要你奉献,空下来给你法律底线。
新一轮的裁员可以说是血雨腥风。
理想这次接近万人被裁,员工大群人数骤减至2.2万。HR、泊车项目和操作系统LIOS裁员比例高,ADPro项目组几乎全裁。员工称赔偿不足,未用年休假仅按两倍折现。为防止员工闹事,理想加强安保,员工需验证身份才能进公司。午餐补助、加班餐取消,打车报销限制增多。办公用品申请受限,员工申请受限。某部门集中开发项目被叫停,人员解散。
这样看的话,理想的裁员比例比特斯拉还高出一大截啊。
据说理想裁员行动效率非常高,对优化员工实行N+1赔偿,很多员工都是“当天被通知当天离职”。有媒体在社交平台上扒出公司信息为理想汽车员工网友的言论,“名单是头天晚上递交的,HR是上午谈的,人是下午走的,飞书是晚上销户的。
过去两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理想风头劲了两年多,目前MEGA一款车失利,成为大裁员的主要原因。
这四五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希望能在这场战争中存活下来再考虑盈利。但真的没有人能预测到成功和意外谁先到来。
理想这次大裁员,明显与其2023年增速太快有关。
2023 年,理想经历了一年的高歌猛进式增长。在2023 年全年,理想以 37.6 万辆的成绩,位列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从财务数据来看,2023 年,理想净利润达 118.1 亿元,这种高增长,也让理想为 2024 年立下了 80 万辆的年销目标。为了接下来的高增长蓄力,理想汽车在 2023 年加大了人员招聘力度 2023年财报显示,理想汽车近3.16万人,同比增长63%。
智驾业务是理想汽车在 2023 年招聘的重点。为了弥补在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理想智驾团队人数从 2023 年年初的 600 人扩大至近 1,000 人。如果算上 200 名左右待入职的校招生,智驾团队规模已经较 2023 年初时的体量翻了倍。
这次大裁员,智驾团队影响最大,这是因为这部分业务做了战略调整,比如在智驾上可以使用外界成熟的技术,可以减少成本同时在技术上迅速拉齐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理想公司去年大扩张的时候,为了满足公司人才招聘与管理需求,HR部门新大量员工,然而,目前市场环境不容乐观,企业需要做出战略调整,公司迫于市场压力不得不优化人力资源,所以HR部门成为重点裁员部门。
还有就是技术问题。
蔚来、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的技术最落后。
理想的产品设计无疑是出类拔萃的,领先于其他新能源汽车。然而,仅仅依靠冰箱、彩电和大沙发这些表面设计元素,其竞争优势显然并不稳固。这些设计元素虽然独特,但易被模仿,其他厂商仅在短短三个月内便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相比之下,自动驾驶和车身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理想的护城河却显得尤为薄弱。即便经过三年的努力,理想在这些关键技术上依然难以与华为相提并论。如今,理想似乎已经放弃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自主研发,转而寻求外部合作以应对这一挑战。
近期,问界汽车的销量令人瞩目,尤其是问界M9车型,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他们大概率会长期留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牌桌上。然而,理想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正如余承东年初所预言的那样,暂时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永远的领先。没有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作为支撑,任何企业都面临着被超越的风险。而先进技术的研发离不开持续的资金投入,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理想若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努力构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不过,裁员并不意味着企业陷入困境,只是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要开源节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更好地生存。就市场来看,理想目前月销量仍保持在 3 万辆以上,在 4 月是新势力销量冠军。做出适当的战略调整,理想仍然可能在硝烟弥漫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更进一步的。
被裁了怎么办?
首先就是拿到赔偿,尽量不让公司抓住把柄,不赔偿就被开除。大公司一般不会有问题。如果薪资水平高,可能获得的是一笔巨额收入。如果是小公司就要自己多注意点,不要让自己吃亏。必要时要拿去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然后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为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就会因此而失去月亮。可能这刚好对自己是个机会,在空窗期努力提高一下自己,可能有遇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互联网行业如果不景气,说不上自己可以转行或者创业,自媒体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无数施展才华的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