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的豪车品牌也要靠“以量换价”搏生存了?

在传统汽车界,凯迪拉克一度是豪华与品质的代名词,是美国汽车工业骄傲,还是多任美国总统、外交官、大使的专用座驾,像“猫王”、玛丽莲·梦露等影视明星也是凯迪拉克的忠实拥护者。其“无后驱,不豪华”、“人生第一辆后驱车”的口号,曾让无数追求身份地位的消费者为之疯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时过境迁,如今凯迪拉克的价格从21万一路跳水到13万起,仍然卖不出去!

“洋品牌”在中国市场如今的境遇,属实有些令人唏嘘了,难怪网友们吐槽:“再不努力,以后只能买BBA了”!

01

“凯迪拉克CT4击穿底价,裸车价仅需13万多!”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凯迪拉克经销商称,目前凯迪拉克CT4正在开展促销活动,落地价已经低于16万元。

CT4作为一款B级三厢运动轿车,虽是品牌产品线中价格最亲民的车型,但其厂商指导价也在21.97万~25.97万元的范围内,好家伙,这是真金白银的直降8万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优惠力度,真的很符合坊间流传的那个段子“八折虎七折豹,六折沃尔沃没人要,五折凯迪偷着笑。

花十几万,买一辆凯迪拉克CT4,商务气息虽然比不上BBA,但去洗脚城,肯定是可以当大哥了。

为啥说洗脚城呢,那是因为凯迪拉克还有个“洗浴之王”的称号。

2016年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份《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基于大量的导航数据,对车主的出行习惯进行了深入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发现,凯迪拉克车主前往洗浴推拿场所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品牌车主,凯迪拉克因此被贴上了“洗浴王”的标签。

这个标签虽然不怎么高级,却也为凯迪拉克带来了不小的知名度和销量。

如今凯迪拉克采取降价清仓策略,甚至出现了13万的低价促销,这无疑伤透了那些曾经为拥有一辆凯迪拉克而自豪的老车主们的心。

凯迪拉克CT4疯狂打折促销的背后,自然还是销量的焦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热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遭遇了严重下滑。拿凯迪拉克CT4单款车型来看,2022年,其全年销量为1万余台;2023年跌至7000台左右。

到了2024年,销量数字直接跌入了三位数的深渊,月均销量已锐减至180辆左右。

反观其竞争对手在2024年1-4月份的销量成绩还是不错的,奔驰A级的累计销量为3300辆,奥迪A3的累计销量为4800辆,甚至连在2023年7月宣告停产的宝马1系,今年每个月的销量都超过1000辆。

降价是无奈,是手段,更是不得不的结果。

02

不只是CT4失意,整个凯迪拉克产品线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不容乐观。

具体看,2023年凯迪拉克的销量18.3万辆,2022年是18.5万辆,但2021年时其销量还是高达23.3万辆的。

这样算起来,过去3年,凯迪拉克的整体销量足足跌了21%。

而与之相对应的传统豪车三巨头BBA, 2023年在华销量分别是73.72万辆、82.49万和72.9万辆,是同期凯迪拉克销量的数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凯迪拉克虽然在售车型不算少,9款车型里包括了3款燃油轿车(CT4、CT5、CT6)、4款燃油SUV(XT4、XT5、XT6、GT4)和两款纯电动SUV(IQ锐歌、IQ傲歌),但如今能支撑起凯迪拉克销量的,基本只有CT5这一款车型了。

2023全年,CT5共售出了84456辆,销量占比达到46%左右,这也是凯迪拉克唯一实现销量正增长的车型。

而CT5的直接对手,是奔驰C级、宝马3系、奥迪A4等豪华品牌B级轿车,竞争惨烈。

不得不承认的是,凯迪拉克“以价换量”已经是老毛病了。

早在2008年2月,凯迪拉克CTS就有3万至10万元的优惠大礼包;同年9月份,凯迪拉克SLS赛威全系列进行价格和配置调整,降幅分别为10%和11%。

2011年,凯迪拉克SLS赛威3.6直接优惠15万元,CTS 3.6豪华运动车型优惠12万元;到了2015年,凯迪拉克旗下的CT6、XTS和ATS-L等车型加入了“降价大军”中,主要车型的打折力度在8折左右。

直到今天,“以价换市”仍是凯迪拉克的主要战略之一。

不止如此,凯迪拉克品牌这两年还在以非常魔幻的方式出圈博流量。

比如小米汽车上线时,凯迪拉克看着眼红,就猛薅了一波,直冲着小米狂出奇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下场发布了一系列碰瓷意味明显的椰树风海报,排排大字赫然写着:“对不起,搞了120年营销忽然给我整不会了”;“对不起雷神,帮你把50万以内也挺好的SUV造出来了”;“不像保时捷,也不像特斯拉,我们只想美美地做自己”,“我们从没想到遮阳伞、遮阳棚还能另外卖钱”……

戳人不戳脊梁骨,凯迪拉克的操作,让一众消费者直呼“好low”、“滚出中国市场”……

可惜的是,尽管如此作天作地,凯迪拉克也没有实现逆天改命,还让其口碑急速下滑。

为了销量,脸面不脸面的算什么?官方回答也够直球:皮一下,没想到这会泼天流量轮到我,新车北京车展见。

另外,凯迪拉克目前在市场上的战略也非常模糊,虽然是最早转型的豪华品牌之一,早在2019年时就宣布将在2030年全面电动化,到了2021年时表示将于2025年-2026年逐渐停产燃油车型。

进入2024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打得如茶如火,早已被业内认证是大势所趋,凯迪拉克却突然“改口”,表示将会在2030年后继续售卖燃油车。

战略部署摇摆不定,输可能是必然的过程。

03

“低价换量”虽多被诟病,但在豪华汽车圈如今也并非稀罕事了,就连BBA也无法幸免。

奥迪A4最不讲武德,早早就降到了25万落地,宝马i3的起售价也降到了二十多万,奔驰C260L还保持着28万的高价,却也降了七八万。甚至连豪华车“大哥”保时捷都惨遭经销商“逼宫”,上演了精彩绝伦的大戏。

BBA就是靠着降价,在2023年打了一个翻身仗,为BBA的电动化转型赢得了时间。不过该策略能够在短期内刺激销量成绩,但是却不能作为长期主义。一季度的财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BBA绝大部分业绩指标数据都呈现下滑趋势。其中,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滑了10.4%,宝马销量也下滑了3.8%。

美国制造业联盟(AAM)日前还发布了一份报告示警,性价比极佳的中国电动车若引进,对美国汽车业带来的冲击恐为“灭绝程度”,并呼吁拜登尽早阻止引进中国电动车

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色的产品力,和越来越低的售价,已经成为国外豪车的噩梦了。

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年销量高达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仅中国销量就高达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连续9年全球称冠,渗透率攀升至31.6%,而欧美新能源车年销量还不足中国的一半!到了今年4月份,中国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甚至超过了50%。

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市场规模,抢占用户心智,势不可挡,在这样的高速增长速度下,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被快速挤压。

迈进2024年,这是汽车界的重大转折之年,也是豪华品牌求生存的一年。由于市场销量一年比一年低迷,豪华车不得不放下身段,通过大幅降价来挽救市场。

凯迪拉克的溃败,是这时代的一个注脚,是进口豪车在中国市场的命运。但它背后所折射出的,却是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革命。

国产新能源车在站稳脚跟之后,开始迅速向高端市场进军,很多高端车型定价都超过了50万元,甚至100万元以上,直接杀进了豪车大本营。无论是传统顶级豪车才有的“冰箱彩电智能屏”,还是每场发布会必提的“遥遥领先”,都让国产新能源车坐实了科技新贵的宝座,成为引领时代的存在。

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将国际大品牌“卷”下神坛,留给凯迪拉克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