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流动老人占比增加到7.2%,其中有43%的老人,只是为了照顾孙辈,才来到了大城市,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了带孩子的主力军。
很多人觉得晚年时,如果选择带孩子,会影响晚年生活的质量和幸福度,不想下半辈子还是围着灶台和孩子转,反而想要过不受牵绊的生活。
然而,也有不少人,觉得带孩子,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其实老人的幸福程度,跟个人的追求有关。
不同的老人对于“带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有一种老人,觉得为儿女辛苦了大半辈子,余生只想为自己活,做喜欢的事情,比如:跟知己好友去各地旅行,或者跟老公享受温馨的二人时光,不想被带孩子拖累,这种老人一带娃就觉得浑身难受,只有回了老家才觉得如鱼得水,自由自在。
另一种老人却不一样,她们热衷于带孩子,退休后无所事事,生活也失去了目标,刚好媳妇生了娃,老人就乐不可支地去给儿女带孩子了。
对于这种老人来说,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陪伴着孩子慢慢长大,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孩子让老人的生活不再沉闷,反而每天都充满欢乐和希望,孩子的到来,让她们再次点燃了对生活的热情。
这一类老人,愿意为儿女付出,勇敢去承担带孩子的责任,让儿女安心挣钱,为这个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常带娃感觉幸福的老人,会有这3个特征。
带娃幸福度高的老人,一般有三个特点
一.享受带娃的乐趣
不少老人年轻时,忙于挣钱养家,虽然父母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是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没有在孩子童年时,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让他们觉得很遗憾。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退休后选择了回归家庭,为了弥补年轻时的遗憾,老人们主动去给儿女带孩子。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老人,拼搏了半辈子,退休后也不想再工作了,也没有其他追求,反而想要跟孙辈呆在一起,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这就是隔代疼爱。
这些老人不是被迫带孩子,而是真心想要跟孩子住在一起,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自己一天天精心照料里,慢慢地长大,让她们有幸福和自豪的感觉,也有了人生的价值。
二.勇敢接受新事物,能适应新环境
虽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不管是婆婆跟媳妇,还是亲妈跟女儿的相处,会存在隔代育儿的矛盾,老一辈的观念跟年轻人的相差比较大,在育儿的过程里,容易产生各种难以调和的矛盾。
有些人觉得传统的育儿方法,是经过实践验证的,老人深信不疑,并且不管遇到多少阻力,都会坚持把这些方法用到孩子身上,但是时代不同了,养育孩子有了更科学的方法,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可以接受新事物,比如:科学育儿。
带孩子幸福度比较高的老人,不但不会排斥,并且会勇敢接受新事物,她们会耐心听育儿嫂的建议,也愿意去上育儿课,就为了更科学地照顾孩子,避免错误的育儿方式。
不仅如此,老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会因为新环境而手足无措,反而会觉得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她们感叹于交通和生活的便利,也愿意跟年轻人一样,积极地融入集体,享受大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在新环境里也生活得如鱼得水,她们除了育儿之外,也会在空闲时间继续自己的爱好,比如:广场舞等各种舞蹈,插花,陶艺等手艺。
三.跟儿女和媳妇和睦相处,不越界
邓阿姨是个勤快人,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在儿女先后成家生子后,她也顺势退休了,在老家养花种草,空闲时跟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别提有多惬意了,唯一的遗憾就是还没有抱上大孙子。
等到媳妇生孩子后,她从老家赶到大城市,开始了带孩子的生活,媳妇是有学问的人,也很尊重她这个婆婆,经常给她买首饰和衣服,还会带她去景点游玩,所以她自己也觉得很满意,带孩子更是尽心尽力。
媳妇忙于工作,很少做家务,周末又爱睡懒觉,更是没有给她做过一顿饭,但是她并不介意,因为媳妇工作也很辛苦,她愿意为这个家分担家务和带孩子,挣钱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了。
虽然媳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媳妇,没有侍候公婆,但是媳妇会挣钱养家,小两口的努力,让全家人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而且儿子跟媳妇都是学识渊博的人,孩子的教育也不用她费心。
邓阿姨从来不跟别人家比较,不会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媳妇,更不会跟媳妇争女主人的位置,钱让年轻人去挣,孩子让父母自己教,她这个奶奶,只管好大后方,让孩子跟家里人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还落得省心,正因为她做事有分寸,不越界,不干涉年轻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两代人住一起,却不会产生矛盾,大家各司其职,她跟媳妇的相处得很愉快,也觉得带娃的日子很幸福。
她老家的邻居却恰恰相反,每次媳妇把从大城市把双胞胎孩子送回来读书,老人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觉得潇洒的日子结束了,又要过起带娃的悲惨日子了。
隔代育儿矛盾,就是因为年轻人跟老人的育儿观念的分歧,有些老人溺爱孩子,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上,舍不得孩子受苦,孩子一哭闹就妥协,所以很多宝妈宁愿自己带孩子,也不要老人来带。
然而,也有不少老人,在跟儿女和媳妇的相处时,做到不越界,不插手孩子的教育,这样年轻人不为难,老人带娃更省心,幸福度更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