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智商,能在《庆余年》里活几集。
仔细捋了一遍前半段的故事,得出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结论,我们大部分人,能在这个故事里,活个十来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
毕竟,在大部分古装戏里,虽然有权谋之争,但是疯子并不多,可是在《庆余年》里,尤其是庆国皇室,压根就没几个正常人。
首先是李云睿,作为剧中最疯批的角色,就因为爱而不得,几乎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如果不是范闲有主角光环的话,可能早就被她玩死了。
其次是庆帝,每次看到他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林相的那句“爹例外”,不过别人的“爹例外”,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庆帝的“爹例外”却是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完全就是故事里的“例外爹”——
这一路走来,范闲一心为国为民,可是他却只把范闲当成了棋子,范闲遭遇的大部分不幸,都源于他的算计。
虽然我们也知道这是帝王心术,但作为父亲,他实在太狠了一些。
只有在范家,范闲才能找到家的感觉,不必说范建对范闲全力相护,也不必说范若若对弟弟和哥哥的双标,单单柳如玉对范闲的关爱,就已经很令人感动了。
其实,故事最初的时候,柳如玉并不喜欢范闲。
在剧中,柳如玉只是范建的侧室,但是范建的身边没有其他女子,她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范家的女主人,为了她那‘不成器’的儿子范思辙——范家独子(范闲尚未入族谱,所以还不能名正言顺地称为范家的人),柳如玉一开始就把范闲放在对立面。
范闲还在儋州的时候,她就一直派人监视范闲,后来范闲回到了京都,她各种小动作不断,虽然没有给范闲造成致命伤害,却也让范闲难受了好一会子。
后来,柳如玉听到范闲在范建面前维护自己的儿子等等,便主动与范闲和解,从此也不再是敌对关系。
揭开芥蒂之后,柳如玉对范闲视如己出,不仅教他宫中规矩,还替他抵外敌,范闲在宫中以诗‘成神’,柳如玉知道后的表现就如同自己儿子有出息了一样激动。为了娶林婉儿,范闲进宫拜见看着婉儿长大的各宫娘娘,柳如玉一同前往并告诉范闲在后宫要谨言慎行,免得落人口舌。
就算是亲生母亲,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这样看来,范建这些年没有再娶,除了柳如玉的娘家强大之外,更因为柳如玉值得。
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
柳如玉善待范闲,范闲也真的很孝顺柳如玉——范闲知道,柳如玉当初之所以讨厌自己,是因为太在乎范思辙了。
所以,回京之后,他一直都在帮助范思辙,发自内心那种。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真心帮助范思辙,柳如玉就能接纳他。
范思辙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却有着经商的天赋,所以范闲就把开书局卖《红楼》的事交给了范思辙,一方面自己可以多赚钱,另一方面也给了范思辙在范建面前证明自己的机会。
第二季范闲从北齐回来,发现范思辙在开青楼,狠狠地把范思辙给揍了一顿,知道范思辙是受人蒙蔽才会犯错之后,他又开始为范思辙谋划。
如果这件事传出去,对范思辙而言,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就算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毕竟抱月楼的另一个合伙人是皇子,代表着皇室,自然也就只能由他一个人承担起所有责任。
所以,范闲为范思辙安排了逃跑路线,还派人一路保护范思辙。
虽然剧中没有直接交代,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海棠朵朵之所以愿意帮助范思辙,大概率是范闲提前跟她打过招呼的缘故。
不然的话,仅凭范思辙自己,能不能逃出南庆,都还在未知之数。
当然,范闲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大婚那次。
婚礼正式开始,范若若为他们主持结婚仪式。柳如玉虽然是范府的女主人,可范建一直没有把她扶正,她做为妾室不能和范建一起接受跪拜,只能在一旁站立。
拜父母的时候,范闲主动提出让柳如玉坐到范建旁边,柳如玉觉得此事不符合礼法,一个劲地拒绝。
(我想,柳如玉内心深处,肯定充满了无穷期待。可是,如果范建不主动提出来,她也只能跟其他当妾室的女子一样,接受这样既定的命运。)
“礼法不认,我认。”当范闲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弹幕里满满都是赞美。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很能理解范闲的想法,但是在礼法严谨的封建社会,这样的做法,无疑于离经叛道,只有范闲这样拥有现代思维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看到儿子坚持,范建也主动示意,让柳如玉坐在了主位上,接受了范闲和林婉儿的跪拜。那一刻,柳如玉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常说生恩没有养恩大,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柳如玉跟范闲,因为范闲的成长路上,柳如玉并没有参与,他们之间本就不存在养恩一说。
正因如此,范闲的这番举动才会更加感人。
真诚是必杀技,范闲发自内心的尊重,得到了柳如玉更多的母爱。
悬空寺事件发生后,范建因为忧思过度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柳如玉劝他进宫看看范闲,范建不能去,她就打算自己进宫去看看。
我想,如果不是范建阻止她,按照她的性格,肯定会一头闯进宫里去。
众生如棋,就算是主角也不例外。
此后不久,范闲的身份被爆了出来,传到柳如玉的耳朵里之后,她以为是庆帝绿了他,一个劲地劝说范建,让他不要伤心,还说要对外宣称范闲是自己生的。
仔细想来,她的这番话,除了因为深爱范建害怕范建受伤害之外,更因为在她的心里,是真的把范闲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有人说,柳如玉是最好的继母,这一点真的不可辩驳,《庆余年》里更是如此,范若若和范闲都不是柳如玉所生,但是她对他们的爱,一点都不亚于对儿子范思辙。
当然,这与范闲和范若若的真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试想想,如果范闲没有真相帮助范思辙,或者像林若甫所说的那般利用范思辙的话,她可能早就炸了。
就算不炸毛,也会成为居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陌生人。
(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