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经过几番打听和权衡之后,最终决定前往隐士的天堂终南山,当时与他同行的还有朋友兼摄影师史提芬,在他们正式开启访道之旅后,两人追随着《道德经》作者老子的足迹,沿着圣人的路线,经函谷关、华山、骊山、西安,一路辗转到达了楼观台,在到楼观台之前,他们还去了重阳宫。

我从四川过来,就不舍近求远了,计划直接从西安市区先到重阳宫、楼观台,然后再到终南山,如果时间足够的话,最后还想去爬一下华山。

但计划跟不上变化,当我从成都坐车到西安与从郑州坐车到西安的朋友会合时,先到一步的朋友将住宿定在了八仙宫附近。听说八仙宫是目前西安最著名也是最大的道观,于是我们决定先去那里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尔波特也去过八仙宫,不过他是在去了终南山之后、离开西安或者说是离开中国之前去的,他的这段游历在其著作《空谷幽兰》的最后一章《大道入廛》。在这一章节中,他还去了一个叫卧龙寺的地方,在那里他遇见了城市隐士,并以中国俗话“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作为全书的结尾。

在去八仙宫的路上,我们路过了永兴坊,这个曾经唐代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之一,也是唐丞相魏征的府邸旧址,但遗憾的是,这里已经完全成为一片繁华的商业区,看不见古迹,尽管琳琅满目的美食开遍街巷,却难找到地道的西安小吃,逛了一圈下来我们才发现,如今的永兴坊不过是类似于成都锦里和宽窄巷子一样适合外地人凑热闹的网红景点罢了。

永兴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兴坊

在永兴坊的不远处还有长乐坊,不过这里没有像永兴坊那样专为游客打造的步行商业街,八仙宫就坐落于此。

八仙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仙宫

唐朝时期,长乐坊是产酒之地,大诗人李白居住长安时经常到这里喝酒,他曾多次醉倒在“长安酒肆”,当时长乐坊一带以黄稠桂酒最为有名,一天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慕名而来,喝了此酒后便为之倾倒,此后他们经常到这里饮酒赋诗,每次都要一醉方休,这八人均是当时的名人才子,因为嗜酒如命、性格放荡不羁而被称为“酒中八仙”,因而后人在长乐坊立了一块“长安酒肆”的石碑,并建了“八仙庵”以示纪念。

到了唐朝后期,当时还是书生的吕洞宾进京赴考进士,但是落榜了,他来到“长安酒肆”借酒消愁,在这里他遇见了钟离权,醉酒后钟离权给了他一个枕头,吕洞宾枕着它睡着了,并梦见自己中了进士,然后在朝廷为官,一时富贵显赫,但是后来因获罪被贬谪外放,最终妻离子散穷困潦倒。

在梦境中吕洞宾经历了人生的所有悲欢离合,醒来后的他幡然醒悟人生无常,功名利禄不过是梦幻一场,知是高人点化,吕洞宾便放下世俗跟随钟离权入终南山修道,后来得道成仙,成为与钟离权、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所组成的道教“八仙”中的一员。于是,八仙庵因为有了这两人的仙迹而从纪念“酒中八仙”逐渐衍变为供奉道教“八仙”的道观

1900年,慈禧太后掌权下的清王朝已经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随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干文武大臣仓皇出逃紫禁城,他们一路风尘仆仆来到西安,为了安抚内心的惶恐,惊魂未定的慈禧决定到八仙庵进香祈福,当她看到庵内建筑破损萧条后,尽管自己还在逃难的路上,还是大方的赏白银千两给道观作为修缮,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永兴坊穿过中山门,沿着“五道什字东街”来到位于长乐坊的八仙宫,在八仙宫山门外开阔的广场右边,刻着“长安酒肆”的石碑仍然伫立于此,上面还刻有“唐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权先生处”两行小字。

长安酒肆石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酒肆石碑

钟离权是东汉人,吕洞宾则生活于晚唐,当两人相遇的时候,至少有六百岁以上的年龄差,看着这两行小字不禁令人疑惑,关于他俩相遇的故事到底是真实还是传说?

我们花了3块钱买了进八仙宫的门票,并领取了每人一柱的免费香,走过遇仙桥,在灵祖殿前烧了香,在灵祖殿后的八仙殿侧,我们见到了刻于1901年的《慈禧太后万寿碑》。

慈禧太后万寿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太后万寿碑

彼时一群穿着红色法衣的经师吹打着法器跟着高功师正从殿内走出,在八仙殿后的斗姆殿外,一个戴着白色口罩的老道士端坐在凳子上,静静地看着阆苑仙馆外排队解签的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逛完了整个道观,里面院落幽深、闹中取静,楼殿古朴、雕梁画栋,尽显皇家敕建之气派庄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禁使人想到一百余年前,慈禧太后在自身都难保的境况下还赏银千两修缮八仙庵,又是立碑又是赐名赐匾,但当她在这里虔诚礼拜祈求八仙保佑大清江山社稷稳固的时候,她怎么也不会料到,仅仅过了十年,这个王朝便覆灭不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