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其实也差距不大。因此8万余吨平台,其实有意无意自动站队了从小鹰到福特的这个群体。反倒是15万吨级超级平台,相比小鹰—尼米兹—福特—福某舰,会有一个翻天覆地式的变化。船体会直接延长40到50米,宽度也会增加7到8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扩张幅度。因为舰体总长度会接近400米,吃水型宽也会接近50米;最终飞行甲板的实际宽度,也会从现在的最大80米,直接放宽到95米以上!如果说现有的福特级的飞行甲板总面积是1.9万平米左右;那么15万吨平台的甲板有效面积,将扩大到3万平米以上!机库也会从现在的7000平米扩大到1.2万平米。因此无论是飞行甲板还是机库的有效面积,都大幅度增加。日常载机的总量,可以从现在的70多架,直接上升到120架左右。出动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以大幅度提高;近乎一艘当2艘福特级来用。但是相对代价也是有的。那就是仅仅3万平米的飞行甲板,如果用50毫米厚度的HY100特种钢材来建造。那么单独这一层钢铁的自重,就会接近1.2万吨,几乎占据了15万吨级平台空重的20%以上!而福特级的这层甲板,全重还不到7500吨。甲板过重外加外漂巨大,必然会严重削弱全舰的稳定性与抗风浪的能力。福特级完全是靠底舱超过2万吨的核动力包,来强行当“压舱石”,才能稳住7500吨的飞行甲板。而15万级的超级平台,其核堆芯是极大减重的。假设最多1.2万吨,就很难压住最上层飞行甲板同样的1.2万吨。而且3万平米的机库,会从过去的33米跨度,直接加大到40米级。这样全重1.2万吨的飞行甲板,仅仅大跨度下的自身沉降弯曲,就是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麻烦,更不用说还有舰载机的反复冲击了。要彻底解决问题,要么采用厚度更薄的超高强度特钢,要么采用钛合金!现在看来钛合金的选项更现实。采用钛合金的难点在于长期防腐与焊接;尤其是与钢制船体本身的焊接。好在关键技术都已经被某大国突破。这是15万吨级超级平台最终开工的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