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本庄繁、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谷寿夫、东条英机、桥本欣五郎、和知鹰二、畑俊六、影佐祯昭、矶谷廉介、酒井隆、喜多诚一等12名,皆以特务工作之恶贯满盈者为主也”
——蒋中正1945年10月14日
日本陆、海军对华情报、间谍、渗透、策反等特务工作,可以追溯到1873年内阁陆军省向中国派遣8名情报军官。日军持续、系统的特务工作,是长期侵华活动与侵华战争的重要方面。
抗战中,日本在中国有许多特务情报机关为日军的侵华战争服务,搜集我军情报,杀害我国抗日将士,策反我军官兵,搞垮我国经济,压制我国人民的反日意志,对中国人犯下了累累罪行。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初拟日本战犯名单时,除将政治、军事负责者列入,尤其考量将曾经从事间谍、情报、策反、侦查等特务活动的日本大特务列入战犯名单。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日军特务头子的态度,显示日军特务活动对中国伤害之深、对侵华战争影响之大。
何为特务机关
日本陆军组织习惯上分为军队、官衙、学校、特务机关四类:军队即作战部队,官衙包括陆军省、参谋本部、工厂、研究所,学校指的是陆军大学校、补充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等)、实施学校(步兵学校等),而特务机关很繁杂,包含外国驻在武官、元帅府、侍从武官府、军事参议院等。
日本海军组织与陆军类似,分为军队、官衙、学校、其他四类。
日本的特务机关,从狭义上来说,有“九一八事变”前主要从事间谍、情报收集等任务的特务组织,及“九一八事变”后陆军作战部队(日本海军也有类似组织)在占领地或拟占领地设置的特殊军事组织,主要担任情报、交涉、渗透、策反、政务指导伪政府等任务。这些特务组织大多称为以地名命名的“某特务机关”,如奉天特务机关、天津特务机关,但也有使用“某陆军部”、“某特务部”名称。另外还有为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而设立的特务组织,如以梅、兰、竹、菊命名的四大特务机关,而桐机关则主要负责秘密与重庆国民党方面谈判媾和。此外还有以特务头子名字命名的某公馆,如设在上海的井上公馆,即因该组织负责人为井上大佐。
广义上的日本特务机关,其涵盖面不仅包含日本陆海军设立的各种名目的特务机关,还包含了早期即存在的使馆附武官、驻在武官、中国研究员,以及日本内阁设立的兴亚院、大东亚省调查课,日本外务省领事馆警察署特高课,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日本的黑社会组织黑龙会,派到傀儡政权的武官、顾问,当然还少不了臭名昭著的日本宪兵队。
日军的特务机关,一般下设政务课、经济课、治安课、情报课、特高课等。
日本军语“特务”一词还有一种含义,早期被用作一级军衔称谓。如海军军衔有“特务少尉“,主管的是军舰上的轮机部门,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轮机班长,相当于“轮机少尉”。名气更大的是日本陆军中的”特务曹长“,为”准士官“,低于士官中最低级的少尉,比”士兵曹长“高一级,相当于其它国家军队的准尉,这也是非军校毕业的普通日本士兵可以晋升到的最高军衔。日本陆军师团辎重联队的“输卒”,”九一八事变“后改为“辎重兵特务兵”,相当于1938年后的二等兵,属于兵里面的最低一级。
日本对华情报网络的创建
日本驻外使馆武官正式名称“某某国在勤日本帝国大使馆附陆军武官、附海军武官”,有的配置武官补佐官。世界各国的通例,驻外军事人员都负有情报、渗透等任务,日本从1873年起向满清政府派驻武官,这些人员表面上是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官,内里却是实实在在的间谍。然此种情况各国均如此,因而,关于此种日本对华的特务活动也不好多说什么。
然而,日本在正式派驻武官之外还向中国的一些重要城市的领事馆派遣“驻在武官”,其外交地位并不明确,而且派遣人数之多,为列强之最。本庄繁、松井石根、冈村宁次曾任上海驻在武官,板垣征四郎曾任昆明驻在武官,可见,日本派往中国各地的所谓“驻在武官”在日军内部属于精英分子。
1872年,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派遣了一批人员前往中国东北,被称为“清国派遣”。这些人完成任务回国以后,需要出具一份中国满洲的视察报告书,而且每一份报告书涉及的内容十分详尽。包括:辽河几月几号开始封冻,封冻了之后冰面有多硬,上面能够承受多重的车辆,每天大约有多少人在上面通行,甚至男女比例等等信息。
日本的变法家西乡隆盛
这是日本向中国遣派的第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日本间谍,比打着外交官幌子行间谍之实的日本武官还早一年来到中国。
清末,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国力日渐衰微,列强们纷纷加快了侵略的步伐,这其中刚刚崛起的日本对中国的野心最大。
为了刺探情报,日本派出了很多间谍。这些间谍们来到中国之后,常常以结社作为掩饰,暗中干着盗取清朝国家机密的勾当。其中,成立最早的特务机关,当属荒尾精在上海成立的“玄洋社”(总部在日本的间谍机关,1881年成立)。
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天,受日本参谋部委派,日军参谋本部“中国课”中尉荒尾精(1859—1896)秘密前往中国搜集军事机密。他首先来到上海拜访了日商岸田吟香,通过他了解清政府的大致状况,并物色了宗方小太郎、井深彦太郎、山内岩三位日本浪人作助手。
岸田吟香(1833—1905)从小学习汉语,十七岁开始钻研汉文典籍,是个中国通。1878年他来到上海,在英租界的界路(今河南中路)开办了他的药店“乐善堂”分号,他不仅卖眼药水,还开设了印刷厂,成为上海滩的名流。
岸田吟香是日本对华情报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浓重的大日本情节,在中国他边经商边进行间谍活动,实行以商养谍。而乐善堂被日本情报机构看中,成为日本在华间谍活动的据点。
冒充“善人”的日本特务岸田吟香
荒尾精接受了岸田吟香把据点放在汉口的建议,将汉口洋华街的一幢两层楼房改成了“乐善堂”汉口分号,把这里当作了刺探情报的总据点,并相继在北京、长沙、重庆、成都、郑州、天津、福州等十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打的旗号是乐善堂在各地的分号。以这些特务机关为基础,日本的间谍活动开始渗透辐射到了中国腹地。
汉口乐善堂的遗址在今汉口保成路泰宁街,对面是优衣库。
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荒尾精回到日本汇报工作,时任陆军大臣大山严热衷于学习欧美,对荒尾精放弃去欧美而着急去落后的清国的做法不太理解,荒尾精回答了他的目的-——“夺取并统治中国。”
荒尾精的努力得到时任首相山县有朋的认可,从内阁秘密经费中拨款四万元交给了他。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更是将自家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几千元全部交给了荒尾精。
有了这些钱后,又在岸田吟香的部分经济支持下,荒尾精将日本的150名学生带到上海,在泥城桥一带(今西藏中路附近)创办了“日清贸易研究所”,由荒尾精在陆士和参谋本部中国课的后辈根津一大尉担任所长。
该所实际上是打着培养“中日贸易人才”旗号的间谍训练机构。荒尾精说;“日清两国间的战争已迫在眉睫,此战乃以富强自诩的清帝国为对手,对日本来说不容乐观。所幸者,诸君通晓语,又多少通晓之事,故希望诸君能够暗探敌军军情及其内情,以为皇国效力”。
支那
支那
日清贸易研究所制定了周密的暗语系统,如“上等品”代表“旅顺口附近兵”;“中等品”指“大连湾附近兵”;“谷类”代表“步兵练勇”;“杂货”指“炮兵”等。
在荒尾精的筹谋和运作下,日本在华的间谍网络已经初见雏形。据统计,汉口乐善堂有17位职员,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有72名毕业生后来参加了日本军队。
日清贸易研究所毕业生
日本在华的特务机关和间谍培训机构建立起来后,组织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情报探测运动——“四百馀州探险”,历时三年多。日本特务们化装成中国人,以考察、买卖药材为幌子深入各地,凡当地风土民情、地形、气候、产业、交通、关卡、兵营和军事要塞等均在调查和探测范围内。
荒尾精、根津一根据间谍刺探的情报,编写了3册共2300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从这本书中,日本的军政要员对清朝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部署都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
日本人评价,该书“问世之后,使世人因而了解了老大帝国的实情,有识之士莫不感奋”。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清政府看似庞然大物,其实,内部早已千疮百孔。
该书成为以后半个世纪日本侵华分子必读的参考资料。
日本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和兴亚主义两种思潮盛行,荒尾精即是兴亚主义的坚决奉行者。最终,兴亚主义占了上风,构成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基旨。二战日本战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日本人知道历史不会再给他们登陆大陆的机会,于是,日本又集体转向到了脱亚入欧。
“兴亚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把欧洲人、白种人赶出亚洲,亚洲应该是亚洲人做主,而领导亚洲的则是日本。荒尾精的“兴亚主义”深刻地影响了日本陆士和日本陆大,成为日本军界的主流思想,由此催生出日本半个多世纪热衷于侵略扩张的军官团体。
众所周知,在甲午战争中日本的间谍对战争的胜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日本当时在华最大的特务机关就是“乐善堂”和“日清贸易研究所”。
石川伍一,日本秋田县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18岁那年,石川伍一被派往中国潜伏,加入在汉口的“乐善堂”。他曾经以考察的名义前往四川和西藏,侦查风土民情、经济结构、兵要地志。他的考察报告里写道:”四川真是一个好地方,若对中国有战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效仿中国的三国时期,在四川实行军事独立,建立一个亲日的傀儡政权。“
1891年,石川伍一受命前往天津建立情报网,他在英租界成立了一家叫松昌洋行的商铺作掩护,主要目标就是探寻北洋水师的一切情报。这个松昌洋行就是前面说到的为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而设立的”某公馆“、”某机关“的雏形。
石川伍一以生意做掩护,先结识了某县的主薄汪开甲,亦有说法汪开甲是淮军天津护军营的一位低级军官,继而通过汪结识了天津机器制造局(即北洋军械局)的书办刘棻(即文书),而当时主持北洋军械局的为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随后,石川伍一在天津的情报网铺开,收买了大批官府的小吏、厨师、丫鬟、门童等一众小人物,通过这些小人物获取了大量老爷们才掌握的情报。
甲午开战前,汉奸刘棻将从张士珩处窃取的高升号的情报卖给了石川伍一,导致运兵船高升号前往朝鲜途中被日本舰队伏击。护航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逃跑,广乙舰逃跑中触礁搁浅,满载1100多名淮军精锐步兵和大量军火的高升号被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巡洋舰浪速号发射的鱼雷击沉,871名陆军将士遇难。
早前,就已经有不少日军间谍在各地刺探情报时被地方官府抓获,不过清朝的地方官审理不细,往往是直接判斩首。因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石川伍一案是清朝破获的第一起日本间谍案。甲午战争爆发一个月后,汪开甲、刘棻被斩首,石川伍一被枪决。作为日本间谍,石川伍一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枪毙的第一个人。
1894年5月,汉口乐善堂派出楠内友次郎中尉和福厚林平中尉前往东北侦查,路过上海时被旅店的伙计发现他们戴着假辫子,还藏有手枪。宁波老板随即报告了法租界巡捕,以“违禁携枪支入租界”将二人抓获,后道台衙门将二人引渡。审讯中两人交待了日军身份,报总理大臣衙门,回电:斩!并通告各地官府对日军奸细严加防范。这个时间点距离高升号遇袭仅2个月。
战争爆发后,汉口乐善堂被查封,岸田吟香被拘押,直至甲午战争后才被释放。荒尾精则带领大批间谍逃亡辽东、旅顺和朝鲜一带,为日军刺探情报,伺机往井中投毒,散布谣言制造混乱策应日军。
根津一回到日本任日军第二军少佐参谋,还破例参加了最高级别的御前军事会议,会后,又单独向日本天皇汇报将近两个小时。
甲午战争后,荒尾精去了我国的台湾活动,在那里得了鼠疫死去。继任者为他的崇拜者根津一(1860—1927)。
根津一接手后,没有像荒尾精那样去扩张特务机关,而是把放在了“做大做强”。他在把重点放到对俄国的间谍活动的同时,又开始了“热心办教育”。
1900年,刚刚成立的南京同文书院(隶属日本“东亚同文会”)迁至上海,根津一将日清贸易研究所与之合并,成立了东亚同文书院,他出任第一任院长。
这所大学在华期间最大的“功绩”是持续四十年之久的“大旅行,及其根据旅行做出的大量调查报告。从第一期学员开始一直到日本战败投降,参与“大旅行”的学员多达五千余人,足迹踏遍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有些行动小组还渗透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东南亚等地。仅针对中国,他们所作的“调查报告”就多达几十亿字,其内容无所不包,号称超过了旧中国历届政府对国家的任何一次调查。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东亚同文书院与沈阳“满铁调查部”成为日本在中国南北两处设立的最大情报调查机构。
日本投降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首相,时任东亚同文会会长近卫文麿畏罪自杀。1945年9月,中国军队开入东亚同文书院,勒令停办。日籍人员全部回到日本,1946年以这些人为班底成立了日本爱知大学。
东亚同文书院开始仅招收日本学生,后来招了11期中国学生。东亚同文书院的校友中,比较出名的有上海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创始人岩井英一,汪伪76号特务头子李士群,还有著名的佐尔格小组成员日本共产党员中西功、西里龙夫、白井行幸、尾崎庄太郎等,以及中共著名特工,情报战线负责人之一沙文汉。
如今,日本人在中国办了35所日本学校,封闭管理,中国人不得入内。对于日本人的这一做法,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
九一八事变前在华日本特务组织
1、长春特务机关
日俄战争后,日本驻军关东州租借地和南满铁路沿线,这支军队的名称就是日本的关东军。日本陆军设立长春特务机关,这是日军首次以某地特务机关的名称在中国设立的特务机构。
1906年8月8日至1910年11月,首任特务机关长守田利远炮兵中佐主持编撰三卷本《満州地誌》。
2.、奉天特务机关
日本陆军资料记载,1912年1月19日设奉天特务机关,首任机关长高山公通(陆士11期)大佐。
3.、哈尔滨特务机关
1917年2月日军设哈尔滨特务机关,以对俄国情报间谍工作为主,黒泽准(陆士10)中佐任机关长。
俄国十月革命后,日本参与协约国干涉苏俄行动期间,哈尔滨特务机关成为重要据点。
4.、满洲里特务机关
日本干涉苏俄革命期间建立,依田四郎(陆士15)任机关长。甲级战犯桥本欣五郎大尉在1923年8月--1927年9月任机关员。
5、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课
建于1906年的满铁,表面上看是铁路公司,而实际上是“开发和经营满洲、推行日本大陆政策的殖民侵略机构”。
满铁株式会社
满铁调查课1907年在大连成立,其下属机关分布在奉天、哈尔滨、天津、上海、南京,直至东京、纽约和巴黎,发展为一个有2000多名人员,拥有炸弹、炸药和手枪等武器的特务机关。
九一八事变后,满铁调查课开始搜集苏联军事情报及中国抗日武装的动态,并同时向关东军、宪兵队,警察署提供情报。只要铁路通向哪里,满铁调查课就会在铁路沿线详细进行地理山川河流的测绘,沿线兵力部署调动等信息。据统计,满铁调查课在近40年的情报活动中,共提出调查报告6200份,为研究而积累的书刊、剪报资料50多万件。
6、东亚同文书院
7、青岛、济南特务机关
1928年4月,日军第六师团在青岛登陆,旋即侵入济南,制造了济南惨案。日军之后设青岛、济南特务机关,青岛特务机关长矶谷廉介中佐。十年后,矶谷廉介师团在台儿庄吃了败仗。
8、黑龙会
黑龙会是日本最大的还带有政治性质的黑社会组织,日本国内有众多的下属组织。在中国,黑龙会从日俄战争开始起就在东北旅顺、大连前线搜集俄军的陆海军的军事部署情报。
黑龙会头领头山满
抗战前,黑龙会在上海、北平、天津、西安、广州、武汉等大城市里面设有分会。黑龙会的日本浪人配合日军战略不断挑起和中国人的冲突,以便日军找到开战的借口,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是由黑龙会的浪人们挑起的。
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
黑龙会在中国各地的分会配合当地日本军队和特务机关对中国人实行监视,压制反日行为,搜集国共军队的军事情报,搜捕国共地下工作人员,迫害进步青年和民主人士。黑龙会成员一般都装备有武士刀,手枪,消声手枪,炸弹炸药等,当时在中国的黑龙会成员超过了10万人。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的日军特务机关
在东四省,1932年8月至1936年3月关东军设特务部,参谋长小矶国昭、西尾寿造先后兼部长。
1934年10月,伪满政权设安东、奉天、锦州、吉林、热河、间岛、黑河、三江、龙江、滨江、兴安东、兴安西、兴安南、兴安北14省与新京、哈尔滨2特别市,1939年增牡丹江、通化、东安、北安、四平5省,撤哈尔滨特别市。关东军在伪满政权各省、市及关东州租借地均设特务机关。
关东军在东北建设了17处大型边境工事体系,与之相配合,在要地专设特务机关。如滨江省境内有鹿鸣台、绥芬河、观月台3个筑垒地域,设绥芬河特务机关;珲春境内有敬信镇五家子筑垒地域、春化镇草坪东山大型守备阵地,设珲春特务机关。
东北与关内的衔接地山海关,设山海关特务机关,1935年冀东伪政权成立时迁通州。
1933-1936年,关东军大迫通贞(陆士23)中佐任天津“驻在”,沿用“青木公馆”旧名。当时在天津另有日本中国驻屯军系统的天津特务机关。
1940年8月,以对苏情报、渗透为主要业务的哈尔滨特务机关改编为关东军情报部,机关长柳田元三少将转任部长。关东军情报部下属单位由部分特务机关整合而成,包括间岛、黑河、热河、通化、佳木斯、兴安、东安、海拉尔、丰原、奉天、牡丹江、齐齐哈尔支部。1945年,关东军情报部下属单位除奉天、黑河、佳木斯、承德、牡丹江支部外,其余改编为关东军第1~3特别警备队。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军部决定在伪满洲国成立保安总局,大约有3800人。虽然挂在伪满洲国名下,但是实际控制者为关东军。
伪满洲国保安总局负责内部反间谍,内部保卫,反共反苏,打击地下反日组织和团体,监视监听伪满洲国高级官员将领,对伪满洲国的警察局,情报系统,军队,政府,机要部门的人员和安全进行背景身份的审查监督。
电视剧《悬崖》里,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人员的身份背景就是由保安总局审查,周乙的红色特工身份最后也是被保安总局侦查发现。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关内的日军特务机关
七七事变以前,日军在中国关内所设通州(原山海关)及察绥察绥晋北地区的特务机关隶属关东军系统,北平、天津、张家口、太原、济南、青岛等特务机关隶属中国驻屯军系统。全面侵华战争后在中国关内逐渐形成察绥晋北、华北、沪宁苏浙皖、鄂赣、华南五个特务机关系统,分别由当地日本陆军军级司令部统辖。
1、.察绥晋北地区特务机关系统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日军在长城沿线与国民党军作战的同时,关东军即着手向热河省以西扩张。
4月,汉奸李守信进占察哈尔省多伦县,成立察东政权,幕后策划和指挥这一行动的为关东军第2课喜多诚一、武藤章。
5月,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人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7月12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8月,热河省承德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赤峰特务机关长田中久在察绥地区之多伦、张家口、西苏尼特、化德、西乌珠穆沁、阿巴嘎、归绥等处设特务机关,参与策划成立西苏尼特蒙古军政府、进犯绥远省等活动。
8月底,在国民党军和日伪军的联合围剿下,同盟军失败。
1937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组建了察哈尔派遣兵团,由参谋长东条英机任司令官,先后攻占张家口、大同、归绥。建立了伪“蒙疆联合委员会”。
日本军部为抑制关东军向察绥晋北扩张,11月下令撤销察哈尔派遣兵团,组建直属大本营的驻蒙兵团。1938年1月4日《大陆命第39号》,限定关东军作战地域是东四省,伪“蒙疆联合委员会”归驻蒙兵团”指导“。7月,驻蒙兵团改制为驻蒙军,编入华北方面军序列,察绥晋北地区的张家口、大同、绥远/厚和、化德等特务机关隶属驻蒙军,张家口特务机关居各特务机关之首。
1939年3月,张家口特务机关改组为日本内阁兴亚院蒙疆联络部,机关长酒井隆改任部长。其余特务机关改为军直属:
厚和特务机关 ,机关长小仓达次少将
大同特务机关,机关长铃木重种中佐
包头特务机关 ,机关长稻森利助中佐
阿巴嘎特务机关 ,机关长牧野正臣中佐(为日本关东军情报部支部,兼驻蒙军特务机关)。
2、华北地区特务机关系统
1937年8月日军组建华北方面军,天津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少将转任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长。1939年3月华北方面军特务部改组为兴亚院华北联络部,喜多诚一改任部长。1941年4月恢复华北方面军特务部建制,历任部长长岭喜一、田岛彦太郎、大桥熊雄、大本四郎。
抗战期间,日本华北方面军通过控制华北伪政权,实际掌握了华北全部的行政权。至1941年对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四省和北平,天津两特别市及苏北专区进行所谓的“政务指导”。
日军一般在占领区或拟攻占地区成立特务机关(或分机关),日军野战部队作战(扫荡)结束后,特务机关登场,组织伪政权,实行对伪政权的政务指导。这些特务机关通过各级联系员(当时称省顾问,道顾问,市顾问和县顾问,均非正式职称)对各下属道,市,县“伪公署”进行所谓“指导”,实际控制了各级“伪政府”。
日本华北方面军序列有驻山西的第一军、驻山东的第十二军以及驻蒙军三个军,另有方面军的直属师团和直属旅团等部队,因而,华北方面军的兵力实际为四个军。日军的特务机关一般由各地的兵团(军、师团、旅团等)参谋长任机关长,实际负责日常工作的为各兵团副参谋长。
截止1941年12月,华北方面军建立了21个特务机关(除察绥晋北地区),其中省级特务机关4个,特别市2个,专区1个,道6个,市3个,县6个。实际“指导”道25个,市7个,县396个,局和处各1个。
- 1、河北省,机关长铃木繁二大佐,指导下级公署1个道市,22个县
- 2、北平特别市,机关长松崎直人大佐,指导下级公署1个道市,15县(局处)
- 3、天津特别市,机关长雨宫巽少将
- 以上1省和2特别市配属部队均为华北方面军直辖
- 4.、天津市 ,机关长山下哲夫中佐,指导下级公署4个道市,40个县(局处),配属第27师团
- 5、石门市,机关长石田丰藏大佐,指导下级公署4个道市,37个县(局处),配属110师团
- 6、邯郸道,机关长冈田舆作中佐,指导下级公署17个县(河北11个,河南6个),配属独立混成第1旅团
- 7、河南省(驻开封),机关长高田利贞大佐 ,指导下级公署1个道市,9个县(局处,河北3个,河南6个),配属第35师团
- 8、新乡道,机关长大江庸吾大佐 指导下级公署19个县(局处),配属第35师团
- 9、归德道,机关长原田喜代藏中佐 指导下级公署15个县(局处,含淮北地区2个),配属骑兵第4旅团)
- 10、山西省(驻太原),机关长植田英武大佐,指导下级公署1个道市,第一军直辖
- 11、临汾道,机关长关根淳一中佐 指导下级公署19个县(局处),配属第41师团
- 12、运城道,机关长斋藤俊三中佐 指导下级公署15个县(局处),配属第37师团
- 13、崞县,机关长若山庸少佐 ,指导公署15个县(局处),配属第3独立混成旅团
- 14、太原道,机关长思田忠录大佐,指导下级公署12个县(局处),配属第9独立混成旅团
- 15、阳泉县,机关长千叶一良少佐,指导公署9个县(局处),配属第4独立混成旅团
- 16、汾阳县,机关长宫内幸五郎中佐 指导公署13个县(局处),配属第16独立混成旅团
- 17、潞安县,机关长深见幸次少佐,指导公署12个县(局处),配属第36师团
- 18、山东省(驻济南), 机关长河野悦次郎少将,指导下级公署10个道市,95县(局处),第十二军直辖
- 19、芝罘市,机关长新乡次荣中将,指导下级公署2个道市,10县(局处),疑似为第12军机动兵团
- 20、苏北专区, 机关长江田稔中佐,指导下级公署1个道市,20个县(局处,苏北地区12个,淮北地区8个),配属第17师团
- 21、海州县,机关长赤枝孝之少佐,指导下级公署5个县(局处,均为苏北地区),配属第17师团
在各特务机关下,还设有特务分机关。如苏北专区下辖苏北地区,淮北地区,苏北地区下辖12个特务分机关,淮北地区下辖8个特务分机关。海州县另辖5个苏北地区特务分机关。
山东省特务机关(也称济南特务机关),还有德州、益都(后迁张店)、济宁(后迁兖州)、高密等下属特务(分)机关。青岛特别市则归属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指导”,这属于日本另一个特务系统。
3、沪宁苏浙皖地区特务机关系统
1937年淞沪作会战战期间日本上海派遣军设特务部,实际主持者是总务班长楠本实隆。1938年2月上海派遣军撤销后由华中派遣军特务部接替,原驻华使馆附武官原田熊吉任部长。
1939年3月兴亚院在上海设华中联络部,实行陆海军分治,海军、陆军分任正副长官,华中派遣军特务部总务课长楠本实隆任华中联络部次长。1942年兴亚院撤销后设中国派遣军上海陆军部,总参谋副长兼任部长。
日军第十三军在其作战地域沪宁苏浙皖设上海、南京、苏州、杭州、蚌埠特务机关,汪伪政权建立后,1942年1月建立“苏淮特别区”(后改“淮海省”,治所徐州)与徐州特务机关。
4、鄂赣湘地区特务机关系统
日军第十一军作战地域是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其中湖北、江西有汪伪的地方政权,日军设汉口、南昌特务机关。
1944年豫湘桂会战,第十一军前出湘桂作战。8月,在汉口成立第六方面军,管辖湖北、江西地区特务机关系统。长沙被日军十一军攻占后,设军政部管辖各地维持会组织。
5.、华南地区特务机关系统
在两广和海南担负作战任务的是日军第二十三军,其军特务部下设广东(广州)特务机关、澳门特务机关。
日本参谋本部下属的专项工作特务机关
这就是人们都听说过的梅兰竹菊四大特务机关。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大楼
1、梅机关,1939年4月至1940年4月影佐祯昭主持。梅机关主要负责扶植汪伪政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汪伪提供“咨询”,同时还负担监视监听汪伪高官,策反国民党高级官员。汪伪76号特务组织就是在梅机关的帮助下组建起来。
梅机关共有约3000余人,下设第若干工作委员会以及掩护情报搜集工作的三个贸易公司。
梅机关外部照片
2、兰机关,1938年3月至1939年5月桂南作战期间设立,和知鹰二主持,专项任务是策反桂系将领。
3、竹机关,1938年由陆军参谋本部课长岩黑秀夫大佐建立的情报特务机关,大迫通贞、川本芳太郎先后主持。该机关的特定任务是负责搜罗策反有名望的中国政治家和领导人来出面组织新的傀儡政府。如北洋政府的总统、国务总理、高级军事将领,如吴佩孚、段祺瑞、曹锟、唐绍仪、张敬尧等人,或者是国民党政府中的高级官员。
在这个特务机关的操作下,一大批北洋政府的余孽、国民党叛徒都下水当了汉奸,在华北各地出面组织各种各样的伪自治政府。
4、菊机关,1939年4月至9月汕头驻在武官山本募主持,扶持东南亚华侨亲日势力。
5、土肥原机关,土肥原贤二于1938年6月18日至1939年5月18日任参谋本部附、上海驻在。他这个“驻在”到底是一个什么官?
当时,日本内阁、军部决定由陆军、海军、外务省代表组成“对华特别委员会”,工作目标是对蒋介石政权诱降,开展策反工作。陆军参谋本部是土肥原贤二中将,海军军令部为金田芝中将,外务省则是坂西利八郎顾问。土肥原那个“驻在”应该理解为日本陆军驻上海的代表。该特务机构也被称为土肥原机关。
土肥原机关成员包含了天津特务机关长柴山兼四郎、竹机关长大迫通贞(北平)、兰机关长和知鹰二(上海)等。在天津、北平、上海、太原、广州下设特务机构,开展对各地军政部门和首长的政治军事诱降,组织地方自治政府(伪政府)。
6、桐机关,1939年11月至1941年3月,香港驻在武官铃木卓尔主持,主要任务是中国派遣军情报课长今井武夫与重庆要人进行秘密媾和谈判。
1941年英美加大了援华规模,且美日矛盾激化,美国参战的可能性增加。而国民党秘密与日本媾和谈判的消息也逐渐被披露,在社会舆论和美国的压力下,蒋介石放弃了求和。
侵华日本海军特务机构
据日本海军资料记载,1931年12月27日小林省三郎海军少将任满洲特务机关长,次日改任他职,此后侵华日本海军没有“特务机关”这个番号,而称为“海军特务部”。
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岛后,中国战场的日本海军相继整编为以陆上、海岸兵力为主,分别担任长江与华东海域、华南海域、华北海域、海南岛的驻防部队。即上海地区的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部、上海特别陆战队、上海方面特别根据地队,武汉地区的扬子江方面特别根据地队,青岛地区的青岛方面特别根据地队,香港地区的第2遣华舰队、香港特别根据地队,厦门地区的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海南岛三亚的海南警备府,以上各地设置海军特务部。
1、上海:1937年12月设中国方面舰队上海临时特务部,1938年4月军令部情报部长野村直邦少将转任上海临时特务部长,兴亚院成立后华中联络部取代上海临时特务部。
2、青岛:初设华北海军特务部于北平,代理部长须贺彦次郎,华北特务部部员柴田弥一郎任下属青岛特务部长。兴亚院成立后华北海军特务部撤销,业务交北平驻在武官。柴田弥一郎转任兴亚院华北联络部青岛出张所长(翻译为派出所更容易理解)。青岛地区主要由日本海军控制,1939年3月前设有陆军青岛特务机关。
3、汉口:初设汉口临时海军特务部,1939年3月改为汉口海军特务部,与汉口陆军特务部(汉口特务机关)共同管辖当地政务。当时日军发放的通行证上均盖有陆海军两个章。
4、华南:1938年日军第5舰队侵入广州,下设华南海军特务部,次年第5舰队改称第2遣华舰队,1942年第2遣华舰队、广东(广州)根据地队均移驻香港。
5、海南岛:1939年2月日本第5舰队攻占海南岛南部,11月第5舰队情报部改为海南岛特务部,1941年4月改为海南警备府特务部,警备府参谋长井上保雄兼任特务部长。
6、厦门:1938年5月日本海军攻占厦门,设第3根据地队/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隶属第2遣华舰队)。厦门是日本海军独占地盘,兴亚院厦门联络部由海军独掌,兴亚院撤销后业务移厦门“海军驻在武官”,日本陆军则保留有厦门特务机关。
日本宪兵队系统
宪兵队是日本仿照法国的宪兵制度而设置的一套系统,初期是用于监督军队,维持军纪。宪兵的职权很大,可以往上管三级,工资也比普通的日本士兵高得多,据说是七倍。
宪兵一般要求文化初中以上,有一年以上在日军作战部队服役的经历。在七百多万名日军中,日军宪兵队仅有三万余名,可以说日本的宪兵是日军的所谓精英。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建立起归各兵团管辖的宪兵队,但编制上又隶属陆军省,在日军各野战兵团内介于半独立性质。日本侵占东北后,关东军宪兵司令东条英机把日本宪兵队的职责定位为剿灭抗日武装、侦办抗日团体、维持治安。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宪兵司令部总部设在上海,并设立了北支和中支宪兵司令部。日军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北支和中支的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为中将(个别少将)军衔。
宪兵司令部和宪兵队内设立特高课。其职责上偏重于侦破抗日地下组织,收集情报等任务。宪兵队的特高课独立于日本的各类特务组织,虽没有司法权,但是有处置权,有自己的监狱系统,因而,可以随意抓捕抗日军民,随意杀害百姓。
宪兵司令部在沦陷区各市县、各港口和各主要火车站派出宪兵队(含分队)。省会均设立宪兵队,队长为佐级军官;主要城市设立宪兵分队,队长为尉级军官;一般县镇,港口和火车站设立宪兵分遣队或宪兵派遣队,分遣队长是曹长(上士)或军曹(中士),派遣队长是伍长(下士)。
要注意的一点是,特高课仅在宪兵司令部和宪兵队下设置,一些影视剧中动辄在县城里放一个日本宪兵队、特高课是错误的。
上图中的日本宪兵,从军衔看为日军宪兵分遣队、派遣队队长,坐着的那位是普通宪兵。
以前流传很广的冀东八路军活捉日军宪兵司令赤本大佐,且此人还是天皇外甥等,均为夸大讹传。池本的上级是驻唐山的宪兵分队长加藤清一大尉,池本失踪后,加藤大尉逐级上报给天津宪兵队长村野直弘中佐, 同时向华北方面军北支宪兵司令部报告,司令官佐佐木到一中将。池本是在遵化被俘虏,因而他应该是驻遵化县的宪兵分遣队队长,军衔曹长(上士)。
日本其它特务系统
1、日本政府内阁情报局
负责搜集国内外各种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情报,协调各情报特务机关活动及汇报的情报材料,主要由日本内阁直接指挥。情报局下属有中国局,美国局,欧洲局,美洲澳洲局以及特别工作处等。搜集各类战略军事政治情报提供给首相以作为制定政策的参考。
第二次组阁时的近卫文麿.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内阁情报局在南京,上海,北平,西安,东北都设立有调查组,成员都装备有冲锋枪,步枪,消声手枪,炸弹炸药等武器。整个内阁情报局共约2500人。
2、日本内阁兴亚院
1938年12月日本内阁成立兴亚院,处理中国占领地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用蒋介石的话说就是——“集日本从前在中国到处制造罪恶的种种特务机关之大成的一个总特务机关”。
首相近卫文麿任兴亚院总裁,外相、藏相、陆相、海相任副总裁,下属4个联络部均由军人执掌,重要城市天津、济南、太原、开封、徐州、南京、汉口、广州设派遣员事务所。
兴亚院由总务长官柳川平助陆军中将实际主事(1940年12月铃木贞一代理),陆海军分别独得蒙疆联络部、厦门联络部,陆军执掌华北联络部,但下设青岛出张所归海军,华中联络部实际由海陆军两个机构共同执掌。
兴亚院设有调查机构——调查课,负责调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情报等,搜集国共军队军事情报,渗透进入反日组织,策反国共军队官兵,在占领区奴役奴化人民的文化思想灌输,进行所谓大东亚共荣宣传等。
兴亚院在中国沦陷区各大城市天津,北平,武汉,上海,广州,太原,南京均设有调查课,负责当地的情报搜集及特务活动。调查课共约3000余人,装备一般的轻武器,属于日本政府情报系统。
兴亚院的设置导致内阁与军部、联络部与驻军的矛盾加剧,遂于1942年11月撤销,业务归并内阁大东亚省,但大东亚省北平驻在公使、张家口驻在公使仍由陆军担任。
华北联络部驻北平,历任长官(陆军)喜多诚一、森冈皐、盐泽清宣(代理),兴亚院撤销时盐泽清宣改任大东亚省北平驻在公使,后由楠本实隆接任至日本投降。
华北联络部青岛出张所历任所长(海军)柴田弥一郎、多田武雄、绪方真记。
华中联络部驻上海,历任长官(海军)津田静枝、太田泰治,次长(陆军)楠本实隆、及川源七、井上靖、落合甚九郎。
蒙疆联络部驻张家口,首任长官(陆军)酒井隆即原张家口特务机关长,后任长官竹下义晴、岩崎民男。兴亚院撤销时岩崎民男改任大东亚省张家口驻在公使,1944年7月八里知道少将接任至投降。
厦门联络部历任长官(海军)水户春造、太田泰治、福田良三、原田清一,兴亚院撤销后原田清一是末任厦门方面特别根据地队司令。
3、日本内阁大东亚省调查课
日本于1942年新设了大东亚省,拓务省和兴亚院一起并入了大东亚省,由大东亚省负责“大东亚共荣圈”的殖民统治。
大东亚省设调查课,人员约4000人,在日本各殖民地如泰国,新加坡,越南,印度都有调查机关,负责当地情报搜集。该课从1942年起将搜集到的情报加以编辑,连续出版了15期《调查资料》,对满蒙地区的造林地、羊及羊毛资源,以及向满蒙移民分村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属于日本政府情报系统。
4、日本政府外务省领事馆警察署特高课
日本在我国的重要城市和日本租界都设有领事馆,里面有警察署,执行社会治安,监视监听电台讯号,迫害进步人士,逮捕反日分子,侦破取缔反日集团等。
警察署下设有特种高级警察课——特高课。从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特务情报机构,负责打入抗日团体和国共军队搜集军事情报,也负责政治经济方面的情报。配备有步枪、冲锋枪、手枪、炸弹等轻武器和消声手枪、监听器材、电台等间谍装备。
满洲里领事馆警察署大楼
5、日本政府外务省岩井公馆
前面讲到东亚同文书院,日本专门选派日本年青人在中文环境之中学习中文,为日本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通”。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副总领事岩井英一即是该学院的毕业生,他一手创办了一个直属日本外务省的情报机构——岩井公馆。
公馆的正式名称是外务省特别调查所,下设政治、情报、文化、武装四个课,人员分别在公馆的四幢楼房内工作,又互相交叉沟通。分别负责搜集政治,军事,文化情报,策反中国高级将领和官员,打击地下反日组织和武装游击队,拦截破译可疑电台密码等。人员约3000人,装备步枪、手枪等轻武器。
岩井官不大,但他的权力很大。驻上海的日军特务组织和汪伪76号特务组织的活动经费全由岩井英一掌握核发,取得了操纵、干预日伪特务组织的权力。
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大楼
让我们现代人应该警醒的是,岩井公馆专门结交中国文人,以从事文化活动为名,搜集中国的战略情报;以文化交流为幌子进行文化侵略,给中国的文化名人洗脑,让他们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政府的抗战政策,自觉服务于日本的侵华战争。
现如今,我们尤其要警惕那些文化汉奸。比如那些编造、裁剪虚假信息、视频,刻意制造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错误,刻意挑起地域矛盾、社会矛盾的某些媒体、某些公知大V,其背后的金主是谁?
6、各类公馆
青木公馆:创建人是日本谍报战的鼻祖青木宣纯(1859—1923)。1884年青木宣纯来华活动,因在广州难以开展工作,下决心学会了流利的广东话,顺利刺探了广东方面的情报。之后来到北京,绘制了北京第一张详细地图。后任日本大使馆附武官。
青木曾帮助袁世凯督练新军,被聘为教官。日俄战争前再次被派来中国,在袁世凯的帮助下建立了针对俄国的间谍机关青木公馆。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派陆军中佐大迫通贞到天津组建特务机关,受中国驻屯军监督,经费由关东军支出。该机关仍取名青木公馆,为纪念之义。有日本特务30余人,控制中国情报人员40余名。主要任务是掌握居住在天津租界里的东北籍军政要员的政治动向,严密监视他们有无反“满”抗日活动,同时进行分化瓦解、拉拢工作。
1935年青木公馆解散,班底人员全部由茂川秀和少佐接管,在原址成立了茂川公馆。
茂川公馆:成立茂川公馆的目的是将隶属关系由关东军改为中国驻屯军。该特务机关的特定任务是在下野军阀、失意政客及东北籍军政人员中开展工作,策动他们“倒蒋反共”,谋求“华北自治”脱离南京政府。
日军占领天津后,伪“天津地方治安维持会“立即出笼,这全出自茂川公馆此前的工作。
日军天津特务机关建立后,为纪念青木宣纯,仍称青木公馆。
相较于日军的“某地特务机关”,起名为某公馆的既多且杂,大多级别不高、规模不大、存在时间不长。如侵占武汉后,日本陆、海军各自建立了很多公馆,如“南部”、“八木”、“井上”、“湖南”、“天津”等等,像日本海军建立的儿玉出张所,有时也被叫做儿玉公馆。对于这一类,限于篇幅和资料,就不累述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