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当小鹰长到一定大小时,老鹰就会狠心地把小鹰赶下山崖,小鹰在向山崖坠落时,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以此来学会飞。

后来人们把通过非常手段来逼迫孩子,从而激发孩子潜能的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鹰式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鹰式教育”下长大的早产儿

2012年,一段“3岁男孩裸跑于暴雪中”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大家开始了解“鹰爸”和他的“脑瘫”儿子的故事。

何宜德,小名多多,因在暴雪中裸跑,被网友起名“裸跑弟”。出生于2008年,出生时仅有3斤8两,是个早产儿,而且医生判定,他将是一个脑瘫患儿。

这消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孩子父亲何烈胜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于是,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启了“鹰爸”模式,决定为儿子逆天改命。

从儿子从保温箱里抱出来的第十天开始,无论严寒酷暑,多多父母都坚持让他游泳,游泳的水温始终控制在25℃。

从出生6个月开始,“鹰爸”对儿子每天的学习训练就长达8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多两岁时,“鹰爸”就经常带着多多一起去爬山,除了爬山,“鹰爸”每天还坚持陪多多进行其他训练,比如每天3公里慢跑、快走、荡桥爬绳、滑轮车、踏板车、自行车等等,这中间还穿插给多多报了各种训练班,例如武术、跆拳道、街舞训练。

在“鹰爸”三年多的“特殊训练”下,四岁左右的多多已经完全看不出早产儿的痕迹,不仅如此,多多在很多方面已经优于同龄儿童。

“鹰爸”放弃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全心全意在家训练多多。

一般情况下,一个普通孩子从小学读完大学需要16年,如果再读硕士与博士,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鹰爸”觉得这样太慢了,他早就为孩子规划好了一条成长之路,在多多7岁时,“鹰爸”就为他选定了一个人生理想:企业家。“鹰爸”说:“我已经为儿子设定好了人生的终点,在别的孩子刚迈向大学时,我们多多已经成为企业领域里的专家。”

“鹰爸”觉得学校学的太慢,就在家自己教孩子,小学就把中学的课程自学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岁就报了南京大学的自考,两年后从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 业 毕业。

2021年,13岁的多多已经被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录取,攻读商业管理博士,因为疫情原因,暂时只能在国内上网课。

2023年春节,15岁的多多已经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后入站申请录取通知书,将赴剑桥学习自己的博士后课题。

看起来“鹰爸”的教育是成功的,多多在求学的路上一马平川,这让很多人羡慕、也让人敬佩。

“鹰式教育”到底是对是错?

“鹰式教育”到底是对是错?

当年,在“雪地裸跑”视频在网络流传时,“鹰爸”的教育方式就受到了各方的强烈质疑,很多网友觉得“鹰爸”对孩子太狠了,就连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这种教育是“拔苗助长”、“虐待儿童”。但“鹰爸”不为所动,有足够的自信,他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可行的。

那么,这种“鹰式教育”到底是对是错?能不能用到其他孩子身上?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教育本身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多是个早产儿,医生也说了,多多以后有很大可能是个“脑瘫”儿,在这种情况下,“鹰爸”只能靠自己搏一搏了。虽然开始看起来“鹰爸”的手段有些“狠”,但正是这种狠劲,让多多逐渐变得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我想在看到多多健康无异,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吃喝玩乐、学习运动时,“鹰爸”是欣慰的,自己一直以来的不被理解和质疑终于不攻自破了。

看到多多在“鹰式教育”下的成功,于是很多家长包括一些机构都开始效仿。企图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更多的“天才儿童”。

这种教育方式真的能复制吗?即便是复制,也不一定能成功。

首先,“鹰爸”不是普通的爸爸,“鹰爸”原本就有自己的企业,是一名管理者,他能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企业,回归家庭,全力陪伴儿子。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很难做到。

“鹰爸”从多多出生2个月开始,就对多多进行各种训练,把2个多月的婴儿放在不超过26度的我冷水里进行抗冷训练,即使孩子大哭,冻的瑟瑟发抖,“鹰爸”也丝毫没有心软,他坚信,即使多多早产、体弱多病,只要方法得当,一样能逆风翻盘。就“狠心”这一点,很多父母也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鹰爸”带多多攀登富士山、徒步穿越罗布泊、参加国际OP级帆船赛、参加各种商业活动,可以说不管是从经济实力还是眼界、见识、格局上,都是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

其次,每个孩子也不一样,天生存在着差异,即便父母规划得再好,给孩子制定再严格的计划,也要孩子愿意配合,愿意去做,才能得以实现。相信有孩子的父母对这一点都是深有体会。

虽然“鹰爸”对多多的教育十分严酷,已经远超多多那个年龄段的承受范围,但多多依然没有对爸爸的教育产生反抗,他很配合。这要是放在一般孩子身上,父母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估计孩子早都出现心理问题了,或者产生严重的叛逆了。

但多多没有,他还在参加的节目中坦言:“以前会埋怨爸爸,但现在不会了,现在是自己想要学习,非常感谢爸爸,如果不是爸爸对我的各种训练、教育,我也成不了今天的样子,我爱爸爸。”

所以,“鹰爸”的成功,也归功于孩子自身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鹰式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鹰式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鹰爸”在儿子多多教育上的成功,只能说是一个特例,对于我们普通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家长要记住:在孩子的教育上,永远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因材施教特别重要!

每个孩子的体质、天性、天赋不一样,有些孩子可能对语言感兴趣,有些孩子可能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不适合学习,有些孩子可能记忆力超群,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试图让擅长音乐的孩子去搞科学,让擅长科研的去搞销售、社交。

就目前来看,“鹰爸”对多多的教育是成功的,但多多的人生还在继续,关于“鹰式教育”的争议也在继续,到底是拔苗助长贩卖焦虑,还是因材施教个性教育?把答案交给时间,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