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以色列的进攻,可以说是已经停不下来了,根本停不下来,很多人讲,这里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的政治生命与战争息息相关,一旦战争结束,他的政治生命也将随之终结。这个话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还是有道理的。

最近美国应该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尤其是民主党拜登政府,他们执政的特点,就是喜欢联合盟友进行各种合作。而联合盟友的一个核心纽带,就是他们经常所说的共同的价值观,不管是明面上的还是暗地里的,所谓维护共同的价值观,看起来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就在最近,欧洲的三个国家,包括挪威,西班牙,爱尔兰,在同一天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西班牙甚至不允许向以色列运送武器的货轮在西班牙的港口停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多多少少都表明,美国的传统盟友,这些欧洲国家,在面对巴以冲突这件事情上,与美国的价值观之间,似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缝。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如果美国任由巴以冲突持续下去,那么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只会越来越大,这里面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冲突。

巴以冲突所在的中东地区,本来就属于环地中海地区,在这里发生的冲突或者战乱产生的难民,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偷渡进入欧洲国家,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威胁。

以色列进攻加沙,现在打到拉法,看起来是以色列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冲突会真正的结束。

当以色列彻底占领整个加沙的时候,可能周边的其他国家就会卷入到新的冲突之中,因为在其他的阿拉伯国家看来,加沙地区的巴以冲突,本来是他们与以色列之间的一种战略缓冲带,当这个缓冲结束,缓冲带消失,并不意味着冲突结束。恰恰相反,这很可能意味着会有新的冲突,更直接的,规模更大的冲突,将会爆发。

而这里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一定会影响到欧洲的地缘和经济安全。

欧洲已经失去了传统的能源供应渠道,也就是俄罗斯,现在欧洲的能源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东的能源供应,如果冲突继续加剧,最后倒霉的,很可能又是欧洲。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欧洲似乎都无法独善其身,更不能坐视不管,这也是一直以来欧洲对巴以冲突的态度比较微妙的原因。

按照一直以来的共同的价值观,欧洲应该站在美国一边支持以色列,但是站在欧洲自身的利益考虑,欧洲必须站出来制止以色列继续进攻拉法,因为如果再任由冲突扩大,最后的受害者必然也包括欧洲自己。

所以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近期以来欧洲国家对于巴以冲突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欧洲三国同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化而已,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核心,对于以色列继续进攻拉法的态度,也明显变得强硬起来。

盟友的这些变化,毫无疑问也会影响到美国,所以这也是近期美国拜登政府,对于以色列进攻拉法的态度,日趋强硬的原因,美国如果继续这么试探下去,盟友只会更加离心离德。

就在5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接受一项停火协议,促进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达成分阶段的“以停火换人质”协议,并最终实现完全停火以及后续的加沙重建工作。

不仅如此,美国发表声明之后的第二天,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和卡塔尔、埃及一起,发布了一份三国联合声明称,作为加沙停火谈判的斡旋国,为促成加沙地带的停战以及被扣押人员获释,三国共同呼吁哈马斯和以色列在此前公布的停火协议草案内容基础上确定最终的停火协议。

表面上看起来美国是很有诚意的,作为一直在进行斡旋的三个国家,美国和卡塔尔,埃及一起,貌似都在阻止以色列进攻拉法。只不过这种口头上的声明,对于以色列并没有什么作用,在关键的行动上,美国做的还远远不够.

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美国演戏还是演得很卖力的。

在以色列这边,其实进攻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过,以色列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其实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内塔尼亚胡,其实在内塔尼亚胡政府内阁中,真正比他更强硬的,是以色列的财政部长和国家安全部长,他们才是以色列真正的极右翼分子。

美国发出的停火提议,在随后就遭到以色列极右翼政客的反对,以色列财政部长、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领导人比撒列·斯莫特里赫,国家安全部长、犹太力量党领导人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均发表声明称,如果内塔尼亚胡接受停火协议,他们将带领自己的政党退出执政联盟。

以色列的极右翼政党如果退出内塔尼亚胡领导的执政联盟,那么内塔利亚胡在议会将成为少数派,这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很多政策都会被进一步掣肘。最后有可能搞成左右不是人的局面,如果被联合清算,那可就惨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来了,以色列真正的敌人,可能就是这些极右翼份子,但真正的问题是,这些极右翼政党的支持者,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