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百家姓导读:

安康市地处陕西东南部位置,境内常住人口约有247.14万人(2022年)。

安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安康的移民。从秦楚战争、南北朝战乱,再到宋金交战。境内人口几度大起大落。元末、明末战乱以后,境内人口十分稀少。

自清初,清政府实行招募垦荒政策后,有大量的外省难民进入境内开垦。人口逐渐增加,有“十户人家,有九户是客民”的说法。

安康市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王氏、陈氏、李氏、张氏、刘氏、杨氏、吴氏、胡氏、黄氏等。

历史上安康移民人口

安康早就20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活动了。

1990年,考古人员汉滨区关庙镇境内发现有古人类遗址,研究表明这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存。

01西汉至元朝时期

西汉时期,汉中郡9县约有22.5万人。

东汉末年,爆发战乱,灾荒,疫病等,境内有人大量减少。

西晋太康元年(280),魏兴郡5县人口约有5万人。

隋唐时期,经济复苏,人口有所增加。隋大业五年(609),西城六县人口约有7.1万。

唐朝末年,境内战乱不断,人口有所减少。

北宋初期,社会稳定,经济恢复,人口有所增加。宋崇宁年年间,金州5县人口约有6.5万人。

南宋时期,金军和宋军争夺南康,持续战乱,境内人口有所减少。

元朝时期,农民起义不断,境内遭战乱后“积骸成丘”,人烟稀少。

据地方史料记载,“元朝兵乱后,境内地广人稀,后废除西城县,把金州降级为散州”。

02明清时期

明正统年间,有不少灾民进入境内,多来自四川、湖北等地。境内人口有所增加。

明末清初,境内自然灾害严重,多年战乱,百姓外逃,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

清顺治年间至嘉庆年间,清王朝实行鼓励招垦政策,有大量外省流民陆续进入安康开荒垦地。

清乾隆年间,有不少来自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的难民移民境内开垦。

加之,清康熙年间,中央王朝实行“多生子女,永不加赋税”的政策,境内人口急剧上升。

清嘉庆九年,安康县约有20.35万人。

03民国至解放后

1923年,安康县约有34.1万人。

1929年,陕西灾荒严重,省内不少人难民南迁安康境内。

1935年,安康县约有41.7万人。

民国中后期,由于战乱,灾荒,疾病等影响,造成不少人死亡,有的外出避难。境内人口有所减少。

1945年,安康县约有23.1万人。

解放后,社会经济恢复,人民生活医疗水平提高,自然人口增长率逐渐上升。

1978年,安康水电站修建,涉及移民人数达5.6万人。部分移民被安置在湖北随州、鄂州、黄冈等地。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安康地区常住人口约有249.3万人。

安康地区民族人口

安康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境内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等多个民族。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境内汉族人口约有280.2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99.19%。

各少数民族人口约有2.8万人,总人口中占比0.81%。

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

回族约有2.2万人。满族有280多人。蒙古族有70多人。土家族有40多人。壮族有32人等。

安康市百家姓代表人物

安康自古以来,教育兴旺,重视人才培养。仅明代境内有9人考中进士,88人考中举人。还有460人考取贡生。

历史上有孟俊岐、王逊、何妥、王希舜、钱鼎、黄宽、叶世倬、印光、怀让、张鹏飞、陈德胜、李迁哲、温予巽、许发礼、甘棠、刘二虎、鲁秦侠、郑克斗、严汉卿等。

还有锡光、廖乾五、毛楚雄、洪九畴、罗少伟、于振瀛、桂超亚、吴祖贻、高庆云、凌成佑、蔡平、姚宜民、翁同翔、庞齐、郑福、彭淦、沈伊默、杨弃、董诏、娄学政、冯成秀等多位名人。

附:安康市百家姓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烦将本文点赞转发给更多人,让大家都来了解下安康市姓氏文化。点击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