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蓬勃发展助推人才薪资水涨船高

近年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浪潮,深刻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中国汽车产业更是在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的推动下,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层出不穷,整个产业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产业活力。于是,众多知名企业和创业者踊跃投身其中,汽车行业人才薪资水涨船高,成了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甚至是“金饭碗”。

据猎聘《汽车行业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行业74.3%的人才年薪超过10万元,较同期全行业高出7.5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在10万-50万元之间各个年薪区间较全行业都更具优势。

而这样的产业变化,影响的不仅仅是人才薪酬状况,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流动趋势等方面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有业内人士称,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高科技、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行业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保留,以推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

汽车行业薪资待遇更具吸引力

2023年,是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度相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这三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的产销量均呈现明显增长。

而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人才薪资水涨船高,薪资待遇更具吸引力。猎聘《汽车行业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行业74.3%的人才年薪超过10万元,较同期全行业高出7.5个百分点;同时,汽车行业在10万-50万元之间各个年薪区间均较全行业都更具优势,尤其是在 20万-30万元这一年区间,较同期全行业高出3.7个百分点;即便是看年薪在50万元以上的人才占比,汽车行业也以0.1个百分点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若从薪资分位值来看,2023年汽车行业人才年薪10分位值、25分位值、50分位值、75分位值、90分位值,则分别为8.4万元、12万元、18万元、27万元、39.9万元,相当于2023年汽车行业只有10%的人才年薪低于8.4万元,也只有10%的人才能拿到39.9万元以上的高薪。(注:薪资分位值是反映市场薪酬水平状况的一种指标,通过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确定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值,其中10分位值反映市场的低端水平,表示有10%的数据小于此数值;50分位值反映市场的中等水平,表示有50%的数据小于此数值;90分位值反映市场的高端水平,表示有90%的数据小于此数值。)

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称,汽车行业人才薪酬水涨船高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增长了。电动汽车行业在绿色低碳成为时代趋势的背景下蓬勃发展,受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导致人才薪酬普遍上涨。这种趋势对行业来说是积极的,因为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汽车行业,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B

“智能型”汽车人才相当紧缺

汽车行业人才薪资水涨船高的同时,产业发展速度与人才缺口之间的矛盾也正在逐渐显现。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

具体到职能岗位,目前汽车行业更为紧缺的是“智能型”汽车人才。猎聘《汽车行业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虽然行业人才总体供应充足,但“智能型”汽车人才供需的矛盾逐渐显现,其中嵌入式软件开发、硬件工程师人才紧缺指数(TSI)较高,在2023年汽车行业人才紧缺指数(TSI)较高的职能TOP 10排行榜中位居前二,为3.78、3.41。与此同时,智能网联工程师、电池工程师人才紧缺指数也跻身前十,位居第七和第九。而这两类岗位对于实现汽车智能化意义重大。

年薪方面,就目前来看,汽车重点职能岗位平均年薪超30万元。其中,算法工程师薪资最高,2023年实际平均年薪达38.7万元。算法工程师作为AI时代的核心技术岗位之一,技术门槛较高,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高薪正体现了“人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而汽车产品设计(34.7万元)、智能网联工程师(31.7万元)、PMO(项目管理办公室,31.5万元)、汽车主被动安全工程师(30.3万元)四类职能实际年薪也超过30万元。另外,上述提及的紧缺“智能型”汽车人才,如嵌入式软件开发师、电池工程师,2023年实际平均年薪分别为26.9万元、25.4万元。

C

学历、经验等因素影响薪资

虽说重点职能岗位年薪更高,但除了工种,人才的学历背景、技术水平、管理经验等资历的加持,也有望让人才得到更高的薪资。甚至对就业城市、就业车企的不同选择,也会影响人才的薪资情况。

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行业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学历实际平均年薪分别为14.6万元、21.2万元、31.2万元、50.2万元,且学历深刻影响着人才期望薪资与实际薪资的差幅,博士人才因其稀缺性,期望平均年薪比实际平均年薪高36.9%。

从工龄上看,一般来说,汽车行业也遵循着工龄越长人才薪资越高的规律。其中,8年以下工龄的人才2023年实际平均薪资不超20万元,工龄在8-10年的人才2023年实际平均薪资为20.6万元,工龄在10-15年的人才为23.2万元,15年以上工龄则为29.5万元。同时,3-10年工龄的人才期望和实际平均年薪之间的差幅最大,皆超过28%,3年以下及15年以上工龄的人才期望薪资和实际薪资差幅稍低。

从就业城市维度上看,上海领跑全国汽车行业薪资排行榜,2023年上海汽车人才实际平均年薪达32.3万元,期望薪资涨幅达25.6%。北京紧随其后,以30.4万元位列第二。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宁波、长春、无锡八城汽车人才平均年薪皆超过20万元,位居全国第三位至第十位。之后的宁德、武汉、嘉兴、湖州、厦门这五城,2023年汽车行业人才实际平均年薪均为19万元这一级别,而成都、佛山、东莞、常州、珠海则是18万元这一级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杭州、厦门两城汽车人才实际薪资涨幅最高,分别为5.5%、5.4%。

再结合车企2023年财务报告来看,车企间的员工人均薪酬差别较大。以自主汽车集团为例,2023年比亚迪(含所有业务)人均薪酬为12.71万元,广汽集团则为11.28万元。长城汽车与吉利汽车2023年人均薪酬相当,分别为17.39万元和17.23万元。而上汽集团与长安汽车的人均薪酬相对更高,上到了20万元这一级别,其中上汽集团2023年人均薪酬为20.34万元,长安汽车为22.55万元。

另外,在汽车行业,海外人才会更吃香。数据显示,汽车行业海外人才学历普遍偏高,2023年硕士学历占比达68.1%,较汽车行业非海外人才高出50.1个百分点;博士人才占比达3.1%,相较非海外人才高2.7个百分点。同时,汽车行业海外人才在薪酬上优势同样明显,仅4.3%的人才2023年实际平均年薪在10万元以下,但2023年实际平均年薪在20万-30万元的人群占比达到26.9%,而年薪50万元以上的人才占比达到18.4%,较行业非海外人才高出12.8个百分点。换句话说,汽车海外人才高学历、高薪资特征明显。

D

跨行业人才流动愈发明显

行业变革不仅深刻影响着人才供需结构,也进一步促进跨行业人才的流动。

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行业内部人才流动占主体,跨行业流入汽车前三行业分别为机械/制造、IT/互联网/游戏、能源/化工/环保,占比12.35%、6.99%、4.66%。这意味着汽车行业正吸引着众多行业人才的加入,同时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阶段,需要多元化人才。

而离开汽车行业的人才去向何方?猎聘大数据显示,同期跨行业流出汽车行业的人才去向的前三行业分别是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环保、IT/互联网/游戏,占比为12.05%、10.41%、4.16%。这表明汽车行业人才流出的多元化和不同行业间的人才交流,提示职业规划和人才发展需关注行业交叉融合。

对此,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新快报记者分享了当下汽车行业人才流动的趋势。他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人才开始流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加之汽车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以及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更受欢迎。另外,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一些二三线城市开始崛起为新的汽车产业中心。这些城市生活成本较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发展。

那未来汽车行业人才将会是怎么样?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新快报记者表示,未来汽车行业人才将会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行业的人才将会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汽车行业的人才也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能够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此外,随着绿色低碳成为时代趋势,汽车行业的人才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汽车行业的高薪酬现象主要由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行业竞争等因素驱动。高薪酬对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成本压力和人才流动加剧的挑战。”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新快报记者,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高科技、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加,行业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保留,以推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策划:新快报记者 罗韵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晓彤

■制图:廖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