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苗建信息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发布《2024年5月份中国食品餐饮行业主要舆情事件监测报告》显示,““胖猫”事件,多品牌发空包外卖引发争议”“茉酸奶被曝使用过期原料、更换效期标签”“香飘飘产品包装嘲讽日本核污水排海引发争议”是本月舆情热度最高的三大事件。

食品餐饮』第28期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01

2024年5月食品餐饮行业敏感舆情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2024年5月食品餐饮行业敏感舆情事件复盘

本月,食品安全、价格争议、营销不当是最热议的舆情诱因。

本月高热舆情集中:榜单前五名事件的舆情热度指数均在60以上,最高达到77.5。

食品安全问题显:榜单中涉及的多起事件都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如茉酸奶、麦当劳、霸王茶姬等。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消费者信任,也是引发高热舆情的核心因素之一。

品牌形象与营销策略争议:香飘飘因产品包装嘲讽日本核污水排海引发争议、椰树集团因擦边广告被罚,这些事件表明营销策略涉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品牌价值观,营销不当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抵制情绪。

社交媒体舆论引导:榜单中多个事件的首发渠道为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表明社交媒体在敏感舆情传播中已占据重要作用。这些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的特点,使得舆情容易迅速扩散,引发公众广泛讨论和关注。

01

“胖猫”事件,多品牌发空包外卖引发争议

舆情热度:163,348篇

舆情指数:77.50

事件概述:

4月11日,ID为“胖猫”的游戏代练因与女友情感纠纷,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轻生。5月2日,“胖猫”姐姐在抖音平台晒出“胖猫”与女友聊天记录、大额转账记录,疑似存在被PUA嫌疑,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据了解,“胖猫”日常仅下单十元左右的素食外卖,其微信签名为“我不要吃菜,我要吃麦当劳”,与给女友的大额转账形成强烈对比,引发网友同情与共情。5月2日,各地网友纷纷通过寄送汉堡、饮料等外卖到跳江地点的形式对“胖猫”进行祭奠。

5月3日凌晨,网友发现部分外卖有空包、用纯净水代替奶茶等情况,涉及蜜雪冰城、茶百道、华莱士、朱小小螺蛳粉等多家知名连锁品牌,由此引发公众愤怒与舆论谴责。5月3日,涉事品牌紧急发布致歉声明,表示严惩涉事人员及门店,进行退款补偿,部分品牌还以“胖猫”名义进行捐赠。

5月4日,红星新闻、极目新闻、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就“空包外卖”一事咨询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其工作人员表示已经了解此事,正在调查涉事商家,将会依法依规处理此事。随后,“重庆市监局回应空包事件”“12315回应外卖空包事件”“官方介入调查空包外卖”等话题集中登上热搜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建信息舆情案例库-事件详情页面)

苗建信息分析发现

  • “空包”问题曝光后,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所受到的舆论关注度也较高。但积极真诚的态度、有力落地的措施始终是回应舆论关切、安抚情绪的有效方式,认真承认错误、直面舆论情绪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缓和品牌的负面状况,为后续形象修复减少阻力。
  • 此次事件中不乏有知名连锁企业,“空包”现象的发生却与其经营规模形成了反差。有媒体评论,此次事件反映出品牌门店规范性差、一线员工培训不到位等经营问题,低门槛加盟乱象亟待整治。若后续持续被曝出类似问题,门店行为波及品牌形象,企业价值观与经营理念也将被质疑,直接影响消费者选择。
  • 目前,有消息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知晓并注意到此事。随着后续调查结果的公布,相关企业将再次受到舆论关注。若处罚结果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如行政处罚、停业整顿等,将极大损害品牌市场声誉。
  • 外卖空包、以假乱真既伤害了网友的朴素情感,违背了主流价值观,也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胖猫”事件引发众多网友的同情、祭奠之情被部分商家漠视,舆论情绪承压;另一方面,商家缺乏诚信,消费者最基本的权益被侵犯,企业被贴上“无良商家”“违法违规”的标签。
  • 详细分析请查看:舆情复盘 | “胖猫”事件,多品牌发空包外卖引发争议

02

茉酸奶被曝使用过期原料、更换效期标签

舆情热度:23,838篇

舆情指数:72.94

事件概述:

5月27日12:16新京报开始发布博文曝光记者卧底茉酸奶期间发现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2024年2月至5月上旬期间新京报记者随机应聘进入多家茉酸奶加盟店,在多家门店发现茉酸奶使用过期40余天的原料;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标签;常温存放应冷藏的水果,水果变色、出水后,仍接着使用;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员提供国家强制要求的餐饮人员健康证明等。

事件曝光后,瞬间引爆热搜。

(苗建信息舆情案例库-事件详情页面)

5月27日 16:01茉酸奶官博发布致歉声明。声明称,所涉及的4家门店严重违背了茉酸奶所提倡的“食品安全”理念,在日常运营中均未严格执行茉酸奶总部的运营操作和培训标准。针对涉事加盟门店已经安排即刻闭店,并将永久解除合约。此外,将对全国所有门店的“食材存储、食品效期、水果保存”等问题再度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并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7日 20:43,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目前,执法人员已对当事人茉酸奶伊藤洋华堂店涉嫌存在的相关违法行为立案调查,该门店已停业整顿。与此同时,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其余20家茉酸奶门店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工作。

5月2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全市21家茉酸奶门店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问题,3家门店被警告处罚。

舆情风险研判

1.短期内品牌形象受损:事件发生后,茉酸奶的品牌形象将在短期内受到严重打击。消费者的信任度下降,销售额可能会受到影响。

2.长期品牌修复困难:尽管公司迅速采取措施并承诺进行整改,但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品牌修复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

3.舆情继续发酵的可能性:目前监测数据来看,茉酸奶早期的多个敏感舆情事件被重新提及,舆论在持续发酵中,预估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度可能不会迅速降低,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舆情启示

  •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所有加盟店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提高内部监管和稽核力度:公司应加强对加盟店的日常监管和稽核,确保各项运营标准和培训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透明应对舆情,积极沟通:在舆情爆发后,公司应第一时间采取透明、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信息,澄清事实,表达歉意,并详细说明整改措施和进展。加强消费者沟通,重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 重视舆论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影响力巨大,舆论对品牌和监管部门的行为有着重要的监督和推动作用。品牌和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舆论的重要性,通过快速反应和行动来回应公众关注,维护自身形象和社会责任。

03

香飘飘产品包装嘲讽日本核污水排海引发争议

舆情热度:82,267篇

舆情指数:70.41

事件概述:

五月初有游客晒出香飘飘旗下MECO果汁茶在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的产品上印有嘲讽核污水排海的标语。香飘飘的工作人员的回应媒体称是“疑似员工个人行为”。

5月4日 20:24,香飘飘官方微博发布了“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博文内容。后续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拉着“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的横幅接机赴日回国员工的照片也很快流出,引起社会热议并快速冲上热搜。消费者也涌入香飘飘直播间踊跃购买同款产品,直播间销售额暴增400倍。香飘飘总裁杨冬云在直播间还表示对好样员工奖励10万元,并捐出直播当晚8点至24点的所有直播收入给环保基金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建信息舆情案例库-事件详情页面)

事件于5月7日出现反转,先是社交平台有人开始讨论流传图片显示货架标签全是中文没有日文标注,且游客手持的杯套与商店内饮料的杯套不同,有网友开始质疑该事件是炒作摆拍。随后舆论发酵后,有媒体称致电日本京和商店大久保店,接线员工回应店里没有卖过这个字样杯套的奶茶。

5月6日 23:27,胡锡进发微博,评论香飘飘包装讽日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表示:拿一个杯套摆拍,冒充在日本店里销售,假装“硬杠”,这涉嫌出于商业利益欺骗国内消费者,严重有违商业道德。网友们的追捧都属爱国的直抒胸臆,非常值得珍惜。摆拍者的行为没有在日本产生任何影响,假冒‘硬杠’,来国内舆论场邀功,不磊落。

5月7日 20:45,胡锡进再度发声,称“如此戏弄、消费公众的淳朴爱国热情,香飘飘的这种玩法不应被助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目前,香飘飘未正面回应摆拍问题。

舆情风险研判

1.民族情感被利用的反噬:事件中利用民族情感进行营销,若被证实为虚假宣传,将激起消费者的强烈反感和抵制情绪。这种利用爱国情感的行为,一旦被揭穿,不仅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还可能遭到舆论的强烈谴责。

2.舆情持续发酵可能性高:由于事件涉及民族情感和国际关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负面影响不易迅速消除。

舆情启示

  • 品牌营销须真实可信: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时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和可信,避免虚假宣传和误导性营销。真实的品牌形象和诚信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础。
  • 慎用民族情感进行营销:利用民族情感进行营销需谨慎,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合法的基础上,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