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因素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增强未来的成就动机;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因素,他们就不会过分沮丧。

文|胡晓生

儿童最近起床有点拖沓,以前7:20就能从床上薅起来,现在要拖到7:40。因为准备出发的时间紧了,所以在餐桌前对着早餐发呆的时间也少了,出门前的磨蹭变成了“瞬间准备好”。路上帮家长紧盯路况,要求“不能飞过去起码也要迅速占领车道”。然后踩着校门关闭的最后时间冲进学校。

刚开始,家长觉得这种紧张的早上不是令人舒服的体验,过两天她自己会调整过来。哪里知道儿童乐此不疲,谈起如何快步手脚并用爬上楼梯、如何在最后时刻踏进教室大门津津乐道。

对于卡时间失败、最后不得不迟到的经历,则是闭口不谈。家长很好奇,问她,如果早点起来,保证时间充裕,不用这么紧张,不是更好吗?迟到毕竟是很尴尬的事情呀!该儿童洋洋得意地认为自己是“锦鲤体质”,运气爆棚,迟到这回事则是“偶尔运气不好,不值一提”。

这就涉及心理学上对待成功与失败的归因问题。她没有将失败经历归因于自身的拖沓,不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迟到就会变得麻木,形成惯性。

对于成功在最后时刻踏进教室,她将其归因于自己“运气好的锦鲤体质”。同时,寻找更合适的起床时间,缩短吃早餐和出门准备的时间,抓紧路上的时间,以及计算从校门到教室的最短冲刺时间,就为了精准找到自己可以赖床的最后时刻。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提出著名的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研究个体如何解释和推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及其结果。他提出了一个包含三个维度(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和六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健康、外部环境)的归因模式。

这也被称为成就动机归因理论,其核心概念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归因理论逐渐成为心理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理论。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这一理论强调了归因过程对个体动机的影响,特别是成就动机的作用,强调了内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归因对于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伯纳德·韦纳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是由他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决定的。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因素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从而增强未来的成就动机;相反,如果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因素,他们可能会更加自信,但不会过分自豪;如果能够将失败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因素,他们可能会保持积极的态度,不会过分沮丧。

本案例中的儿童将“成功卡时间”归因于,第一,对时间的精确计算,这是自身的努力,会因此感到自豪和满足,第二,内部稳定的“锦鲤体质”,这是运气的一种,会让她感到自信;将“失败并迟到”归因于偶尔路上堵车,运气不好,这不会导致她过分沮丧。归因理论支持这样的心理过程是积极的,是可增强未来成就动机的、可增强自信的。

既然是积极的心理归因过程,家长决定理性对待,并且从“任务难度”的因素上扩展该儿童的成就动机归因。毕竟,控制起床时间是好的一面,迟到的概率必须降到零;既然是锦鲤体质,那更高的学业成绩、更多的学习目标也就成为日程上必须达到的目标。

(作者系《小康》杂志社副总编)

(《小康》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5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