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你才能够从创伤中走出来。

当我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时,通常人们会认为要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甚至会对此感到抵触和愤怒。需要作出解释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是允许自己暂时从心理现实中走出来,待在另外一个位置来重新看待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人们本来就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他既然能做到,我肯定也能做到”。

当我待在之前的位置上看待问题时,我的确是做不到的。当我学会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待问题时,我便可以做到了。比如,害怕打雷的孩子会进行反思活动:为什么妈妈不害怕打雷呢?在反思的过程中,孩子内化了妈妈的心智,变得不再害怕打雷了。

心理创伤与投射

心理创伤与投射

创伤是心理现实

创伤起初来自外部现实,后来逐渐演化为心理现实。比如,别人骂了你一句,你当时非常地生气,这是外部现实。过去很多天之后,尽管早就离开了那个场景,你仍然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被人骂了一句,这就是心理现实。一个人待在自我塑造的心理现实中,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就好比他内心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骂自己,所以他会感到生气和愤怒,他甚至想要去攻击别人。他会试图控制一些想法和念头,因为他被人辱骂而感到羞耻和挫败。在控制冲动的驱使下,个体对外界的反应变得越来越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射是对外部现实的塑造

起初,人们看到的世界是“所见即所得”;后来,经历过创伤的个体看到的是“内心的投射”。比如,现实是一个人在“微笑”;他看到的可能是这个人在“嘲笑”。比如,现实是一片落叶,他眼里看到的可能是沮丧、分离和消逝。比如,现实是一朵花,他眼里看到的可能是嫉妒、愤怒和怨恨。

如果个体总是站在一种特定的角度看待问题,那么他的心智就会变得原始而封闭。许多情绪体验将变得不可容忍,也将不再允许丝毫的差错,在他所处的心理世界中,将变得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