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跌破1元。

作者|幕恩

股价持续下行的走势让华闻集团的股价跌破“1元”生死线,一旦股价长时间不能回归1元线以上,公司将面临被退市的危机。截至6月3日,华闻集团报收0.78元/股,股价已经连续4个交易日跌破“1元”以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价跌破“1元”

5月29日晚间,华闻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在2024年5月29日的收盘价为0.98元,首次低于1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的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深圳证券交易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对此,华闻集团表示,公司董事会正在积极敦促管理层努力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经营管理、市值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并持续关注公司股价波动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月30日,华闻集团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5月27日、5月28日、5月2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对于股价的波动原因,华闻集团表示:“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同时公司在公告中还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但在这一则公告中,公司并未提及股价低于1元的事情。而对于股价跌破1元的走势,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关注和担心。

5月30日,有投资者向华闻集团提问称:“公司主营业务不突出,导致各种业务都沾一点,但各种业务都没有一个突出的业绩,且反而形成了互相拖累的局面,比如文旅开发业务,见效周期长;再比如所谓的海外游戏业务,除了传统的Web2游戏,现在在区块链和AI加持下,Web3游戏竞争都激烈起来了,公司在此方面有什么竞争优势?公司战略方向是不是有问题?是否有计划调整?只有做好业绩股价才有支撑,希望管理层认真经营公司。”

对此,公司回复称,公司目前主要以传媒及文旅为主业,其中:传媒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文旅业务占据海南自贸港独特优势,具有良好资源禀赋,但尚需持续拓展和培育;海外游戏业务目前收入规模在公司整体占比不大,但游戏业务属于轻资产、低成本且有可能产生较高利润的业务板块,核心团队保持稳定,凭借较为成熟、稳定的开发技术,在海外市场中努力谋求开拓。公司也将积极倾听、采纳广大股东的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战略规划,稳定发展格局,开拓新的增长点,为股东创造价值。

盲目多元化吃苦果

公开资料显示,华闻集团主要从事文旅业务及传媒业务的经营,景区开发与经营,产业园开发与经营,独家承担国际台(已并入央广总台)国内部分广播频率广告经营业务,提供手机音/视频业务的内容集成、产品维护、业务营销管理及内容技术性筛选、运营商视频内容的分销和推广、流量经营等服务,游戏运营与开发,车联网服务等。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低迷。2020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91亿元、1342.88万元、-6.83亿元和-11亿元。

有市场人士分析,华闻集团的主业亏损和公司此前大肆并购扩张有关。

回顾1997年,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彼时公司主业为燃气业务。此后公司开始向文化传媒领域扩张,先后收购了国广光荣、国视上海、掌视亿通等文化传媒公司。

随着频繁的并购,2016年,公司的商誉高达26.51亿元,占资产的23%。

但公司并未停止并购之旅,除了文娱领域,公司还开始向车联网、游戏、文旅等产业渗透,开启多元化布局之路。

期间,公司曾于2018年斥资16.68亿元购买车音智能60%的股权,而这笔收购行为令公司增加了15.06亿元的商誉,导致公司负债高达74.52亿元。

有市场人士分析,过高的商誉带来的是高额的计提减值准备值。以此前收购的车音智能为例,由于未完成业绩承诺。在2020年至2022年间,公司对车音智能连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这也是公司业绩亏损的一个主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华闻集团的主业目前也并不乐观,呈下降趋势。正如公司所说,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传媒业务。从2023年年报数据来看,公司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为2.66亿元。

但回顾2022年,公司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为4.67亿元,即使是2021年,公司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也实现了4.74亿元。可以说,2023年的公司传媒主业出现了严重缩水。

而如果和2020年之前的营收相比的话,华闻集团的传媒主业营业收入更是可观。从2014年至2020年,公司传媒主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9.5亿元、43.16亿元、45.52亿元、34.21亿元、37.85亿元、39.20亿元、29.7亿元。

在市场人士看来,华闻集团主业的亏损源于此前盲目投资。因为公司的多元化布局,大肆扩张,导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进而连累股价跌破1元警戒线。如果公司想要起死回生,最好能聚焦主业,清理亏损资产。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