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广州房子便宜,其实不便宜。

天河海珠越秀是又老又破又贵,郊区就便宜吗,还真不是,黄埔番禺白云荔湾都有一堆超过千万的大平层。

判断一套房子值不值这么多钱,难道就只看外观和地段吗?

这个是大多数普通人的认知,这些直观的谁都看得懂的东西显然不是选筹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他们看的是长远的稀缺性和未来的价值,当然,能不能撑起千万房产的主要还是由当地有钱人的购买力决定的。

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在这一轮疫情叠加的大放水周期之后,能站上千万价值的房子还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属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后航道望江的起码得1000万起步,比如珠江新城入门级南向小三房要1000万起步,再比如想要新房不超豪宅四房也是1000万起步。

但凡是冲到这个价值的,基本都是比较能抗跌的,而且也是经历了限购到放开的双重压力回调到位的当前价格。

那些什么天河公园赤岗万胜围优质的次新三房两卫都要1000万起,更别提四房了,要么没人卖,要么没笋盘,所以才给了中海大境、保利天瑞、琶洲南的出货机会,甚至傲娇的涨价。

站不上1000万的,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硬伤或三加一之类的户型,这些多少都是朝向楼栋不太好的,入门级800万,非入门级通通是1000万。

坦白说,所有涨上去的都有泡沫,但是有些泡沫是虚的,根本不可能成交,有些泡沫是不严重的,还是有人接盘。

如果说珠江新城都跌了,其他千万豪宅凭什么不跌呢,凭什么越卖越贵呢?

新盘肯定是有溢价的,主要是你没得选,不管值不值得,你都得买,因为它正好戳中了你的需求点。

在没有一套好房子前,你又不是投资,就不用讨论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适不适合你需求的问题,难道你因为稍微贵一点就不打算让孩子上学吗,难道你因为没得选就不买婚房了吗。

不去买新盘,去买二手可以吗?

当然可以,二手的地段确实好一点,但是千万以上的基本也只能买到改善性的大三房而已,无法触及四房。

比如天河北的峻林,天河公园的熹园,华景新城的华景里,光大的锦榕湾四房,甚至学位一般的赤岗泓景花园和万胜围的水蓝郡,要么看不上,要么下不了手。

二手的次新溢价甚至比新房要更高,本身可以长持的产品他们更没有必要便宜卖。

一手的泡沫大多来自地价以及画饼,买一手的原因是因为同样价格的二手根本下不了手,买不到合适的。

既然都有溢价你一定会吃亏,你选择淘笋二手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容易错过时机,笋的那些一般也是歪瓜裂枣。

你在选择二手时,会因为当时的性价比而失去未来更高的成长性,你在选择一手时,需要忍受几年溢价,然后才享受未来二手时的高增长和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现在那些次新二手为什么那么贵,拉开了周边老旧二手的差价,那是因为当时一手买入的时候也是溢价比较严重的,这些二手承受过了那段先付出的日子,到了该傲娇的楼龄了。

随便单拎一个出来都是这样,紫龙府、熹园、天逸、锦榕湾、峻林、富力新天地、保利云禧等,以及即将进入二手的万博和樾府、中海观澜府等核心板块的头部网红二手改善型小区,溢价是非常高的,记住是改善型,刚需型或旧改盘因为体量问题撑不起后期的二手溢价。

总之,要买好房子,就是一个先吃亏,一个后吃亏的区别而已,所以你必须得用长持的心态来选筹。

就目前来看,一手附近的增量肯定是比成熟地段的二手要多一些的,成熟地段的二手老旧小区较多,配套虽然好,但并不适合后期越来越往上走的高端型买家,会有些遗漏的高贵感,比如天河北的峻林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和周边拉开的差距太大了,导至上限受阻。

再比如越秀地王东园公馆,简直恨不得把未来十年的利润都吃掉,再延伸一下,珠江天郦也有这种遗贵风,当然,这得看价格,如果珠江天郦卖六万多,那就合理很多了。

看到没有,接下来就是我要讲的这个重要逻辑:单价。

同样都是一千万以上的话,我认为选择一个单价更低的更为安全一些。

单价高的那些大多地价更高,被迫撑大了房价的泡沫,单价低的相对更安全,后期补涨的空间也更大。

其次,即便是溢价能力,同样都是学位、景观等资源加成,溢价是差不多的,但是溢价超过太多,这些资源相当于你花了几百万去买,那还不如直接上私立得了。

所以本质上,如果不是前航道的一线望江,其他江景房、山景房、湖景房、城景房都没有太大差别,到底挂盘的是广附还是广外、又或者省实还是华附,在新盘期的溢价是一样的。

泡沫也需要对标和参考,一千万在深圳上海买到的房子更差,可能地段也没有那么好,随着限购放开和落户放松,外围置换进核心区的越来越多,人多房少,供不应求的时候,这个泡沫自然也很快消除。

就像上篇文章提到的,买得起千万房子的,还款能力都不是问题。

铁房产观,专注广州楼市咨询与全流程买房服务,关注我,让你买房路上少走弯路少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