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55年授衔,必然会知道当时授衔上将军衔的铁定标准是正兵团级,也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当过兵团司令或者政委的将领,如果参加授衔必定是上将军衔。但是却有一位将领担任过两个兵团的政委却被授衔中将军衔,那么就是开国中将莫文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文骅1910年出生在广西南宁市,16岁时考入李宗仁在南宁创办黄埔军校南宁分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了百色起义并加入红七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红军时期职务

红七军参谋,连长、红七军直属政治处主任(军长:张云逸),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政委:肖劲光),红十三师政治部主任(师长:陈伯钧),红八军团宣传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红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干部团团长:陈赓),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校长:林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文骅是百色起义的红七军出身,属于张云逸大将的老部下。随后宁都起义组建红5军团,莫文骅被调到红5军团政委肖劲光大将的手下,因为王明等人针对肖劲光大将,莫文骅又被调到新组建的红八军团给罗荣桓当助手,长征中又被调到红军大学组建红军干部团,到达陕北直接转任红军大学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职务

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司令员:肖劲光),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副政委(司令员:肖劲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莫文骅被调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属于师级配置,主要负责陕北的安全,莫文骅给肖劲光大将当副手,也可是说莫文骅是肖劲光大将的嫡系,自然后来也就随肖劲光大将一起去了东北。

解放战争时期

辽东军区副政委(司令员:萧劲光,政委:萧华),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政委(纵队司令:吴克华),东北野战军第14兵团政委(司令员:刘亚楼,副司令员:黄永胜,刘震),东北野战军第13兵团政委(司令员:程子华,副司令员:李天佑,洪学智、韩先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8年整编时莫文骅先是担任第14兵团政委,这是一个标准正兵团职务。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是由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下放一线任职,后来因为兵团司令部被改编为空军司令部,第14兵团番号也随之撤销。当时由于第13兵团政委萧华一直未到职,所以莫文骅转任第13兵团政委,这也是他在短时期出任两个兵团政委的原因。

建国后

广西军区第一副政委(司令员兼政委:张云逸),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莫文骅是广西军区副政委,广西军区在编制上虽然是正兵团级,但是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张云逸是元帅级大将,莫文骅自然只能给张云逸打下手。

随后莫文骅被调东北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虽然这一职务属于正兵团级,但是由于莫文骅属于刚到东北军区,正好遇到全军评定职称,所以东北军区就参照莫文骅之前的职务广西军区副政委,直接给认定为副兵团级。

莫文骅以副兵团级被授衔中将军衔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他担任的职务第13兵团政委,第14兵团政委,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都是标准的正兵团级,只是在广西军区这一正兵团编制上给张云逸当了副手,就被认定为副兵团级的确有点亏。

坊间传言:

八路军留守兵团一开始没有政委,后来东北军区的高某想担任这一职务,莫文骅认为他身兼数职,忙不过来,向中央申请取消这一任命,得到了中央的认可,由此莫文骅与高某结下了梁子,所以52年评级时高某就公事公办给刚从广西军区副政委这一副兵团级职务调来的莫文骅定了个副兵团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