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自信的深层原因

一、不自信的深层原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自信”,自信时我们会感到愉快、有安全感、有力量;对待事情时会感觉自己是积极的、有力量的、能做到的。

但常常有“不自信”的声音冒上来,他会用:“你是无力的、你是不行的、你是做不到的、你是不够好的”这类的语言控制我们,让我们失落、无力、沮丧、恐惧甚至绝望。

听到“自信”这个词,我们一般会解读为:“自己相信自己”。

但仔细想一想,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不可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所以这两个“自己”并不是一个物体。

可以理解为是我们自己身体中的A部分,在评判身体中的B部分;A部分应该是一个评判者,B部分是被评判者,这就是心理学讲的心灵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

所以当“内在父母”在鼓励、支持、信任“内在小孩”时,这个人就会感觉“自信”; 当“内在父母”在怀疑、批评、攻击“内在小孩”时,这个人就会感觉“不自信”。

“内在父母”是怎么来的呢?简单说,“内在父母”就是内化了的早年客体关系。通俗地说,“内在父母”就是早年的亲子关系在心灵中的印刻。

所以揭晓谜底,“不自信”的原因就是:A.早年的养育者,常常向我们传递:“你是弱小的、你是不行的、你是不够好的”这类的信息;B.这些信息被我们“内在小孩”持续的接收并且最终认同。

所以,“不自信”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早年客体关系中的评价太负面。

分析到这里,很多朋友会有一种异常轻松的解脱感,想大声喊出来:“不自信不是因为我不好!”;但同时又有深深的悲伤甚至愤怒,他们心底藏着一句话:“为什么我的养育者要这样对待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为什么客体关系中充满了负面信息?

二、为什么客体关系中充满了负面信息?

当我们自己是不自信的,请回头看看自己的父母,客观评估一下他们是自信而有力量的吗?在他们身上能找到轻松、稳定和开心自在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绝大多数的父母不是完人,父母也曾经是受伤的小孩。

在我们的早年客体关系中,如果得到了足够的抱持性养育,我们会非常幸运地成为自在、自信、有韧性、有温度的人。这样的幸运儿应该是被神仙选中的人。绝大多数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心灵的创伤,我们的父母亦是如此。

当父母的人格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深陷人格的矛盾、冲突甚至分裂当中时;他们想要活得舒服点会下意识使用一些方法(防御机制),在不知觉中这些行为可能已经伤害了孩子。父母的这些行为不是故意、没有恶意,甚至深深觉得这是为孩子好的。

常见的在早年客体关系中传递的负面信息方式有以下几种:

1、父母对孩子的投射,及孩子的认同

“投射”指把自己的东西(人格特质)扔给别人。

“认同”指别人接受了你扔过去的东西,且认为是自己的。

为什么要“投射”呢?因为“投射”的东西多是我们自己不喜欢、不认可、不接受的东西,所以想扔给别人;仿佛这样做就撇清了关系:“这个东西不再是自己的”,于是降低了心理冲突、释放了自我攻击的能量。

举例,父亲自己是个胆小的人,并且以此为羞耻。一天父亲看到孩子害怕虫子的情景,就评价说:“你是个胆小的孩子,真丢脸。”孩子听到这句话也觉得自己是不勇敢的,胆小是不光彩的。此时孩子就认同了父亲的这个投射。

举例,母亲自己是个社交能力很弱的人,并且因此感到自卑。母亲会敏感的关切孩子的社交状况,看到孩子在社交中不够活泼和积极时,就很容易评价孩子:“孩子内向,不善社交,这是个缺点。”孩子常常听到这些话,也认为自己是内向的,不善社交的,是羞耻的。此时孩子就认同了母亲的这个投射。

当父母内心越弱小、越焦虑,给孩子的这种负面投射越多,孩子会出现越多的自我攻击,渐渐就会形成一个苛责、严厉、不满的“内在父母”,这个孩子就很难得到稳定的自信。

2、父母自身“病理性自恋”的满足。

自恋”是人性中的天然需求,“自恋”通俗说就是:“感觉我很好。”健康的自恋是强大精神生命的支柱。

“病理性自恋”则是需要高标准满足的自恋,一旦不能满足会出现暴怒或者自恋破碎,严重陷入攻击或抑郁状态。举例:“病理性自恋”的人期待,别人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他内心的要求;他一旦发出一个愿望,必须立刻、马上、完美得到满足;一旦得不到满足,他会出现攻击和暴怒状态;他会真心觉得自己不会老、不会病、不会死,如果他发现自己不能做到,会陷入严重抑郁状态。

家长为了自身“病理性自恋”的满足,对待孩子和周围的人评价只有一个:“我很好,你不好。”可能会对孩子弥漫性、持续地苛责、控制、贬低;长此以往,孩子心中一个暴君般的“内在父母”就形成了。

3、父母与孩子“病态共生”的需要。

什么叫做“病态共生”?就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两个人就像是一个人。”父母与孩子构建“病态共生”的关系,是家长想占据主导权,能够更好地控制孩子。

为什么家长要和孩子建立“病态共生”关系呢?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关系,唯独父母对孩子之爱指向分离。孩子是要长大的,长大了是要离开父母的,人格发育不健全的父母会承受不了这种“抛弃”。

例如:有的家长非常缺乏安全感,需要跟孩子共生在一起,缓解自己未成熟人格中的存在焦虑;有的家长自己婚姻状态非常糟糕,希望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替代自己的配偶。

为了达到共生状态,家长会无意识地控制孩子,严厉打压孩子,不让孩子发展出卓越的能力和独立的思想;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包办替代、严重贬低、溺爱纵容;孩子很容易缺乏自信,变得依赖、懒散、能力低下,没有主见;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是不大容易远走高飞,离开(抛弃)父母的。

4、孩子对父母的忠诚和爱。

孩子天然对父母充满了忠诚与爱,会把父母当作自己的偶像或是人生的模板;

“活成和父母一样”是孩子对父母最深沉的爱的表白。

生活中我们常说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上梁不正下梁歪”是生活中智慧的总结。

心理学会讲到“俄狄浦斯期情结”,它是讲当孩子超越父母(例如非常优秀、成功)时,会有一种成功后的恐惧,担心会有一个灾难到来。因为超越了父母,也就是攻击了父母,会引来灾祸。

所以孩子对父母的忠诚与爱,可能就表现为和父母一样的没自信、一样没能力、一样的糟糕婚姻;在代际传承的链锁上不断地复制父母的人生。

以上的分析,让人唏嘘不已;同时得出结论是:父母的人格越成熟、内心越强大、越对孩子包容鼓励,培养出来的孩子越阳光、越自信、越有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如何解开“不自信”的魔咒

三、如何解开“不自信”的魔咒

“幸运的童年可以治愈终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这句话充满了宿命论的意味,但也带来光明的线索。

如同现代医学要阻断“家族性遗传病”传给下一代,需要知道该病变的遗传密码和遗传方式,然后就可以使用相对应的方法进行阻断。

每个人的童年的预言,好像家族命运轮回的咒语,而当我们明白了早年客体关系中的负面模式时,心理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帮助我们切断代际传承。

解开“不自信”的魔咒的具体方法有:

1、对于父母观点从全然、全盘的接受,转变成批判式继承

站在公平、中立的视角,不带情绪地去评估父母的信念系统,然后再以全新的视角评价自己;问自己:“我真的是父母认为的那样吗?”

放下滤镜、放下束缚,勇敢地直面真相,去评估父母的人格的特点,以及自己和原生家庭成员的关系;问自己:“我在家庭中是怎样的位置?”

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父母都是对的吗?父母是强大的吗?父母的话是真理吗?”“哪些地方父母做得有失偏颇呢?哪些地方父母是彼此矛盾的呢?父母与自己的关系是怎样的?”

当我们不再向上仰视父母,我们也就自己站起来了;当我们不再苦苦奢求父母的认同时,“童年的魔咒”就开始松动、脱落……

2、走出原生家庭,建立多维度的、新的客体关系及评价

原生家庭的客体关系往往局限于父母和子女之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在这个关系中我们得到的爱与伤害,几乎可以被称之为“命运”。

贝多芬那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种不甘命运控制的人性的光辉,让他成为灵魂的守望者,要自己掌握命运,要和命运抗争。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辉煌的音乐生涯。

“不甘心被命运控制,不甘心成为家族命运轮回链条上被复制的一环”,也是每个普通人最惊心动魄的宣言。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呢?

一、跳出原生家庭,或者拉开距离,减少它持续的影响。例如,有许多孩子选择远离家乡,去求学和就业。这是一种心理本能的选择,我们的潜意识知道哪些是对自己好的。

二、建立新的客体关系,对老的客体关系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替代。例如,在社会中结交良师益友;在亲密关系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爱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发现自己热爱的事情;养育孩子或宠物。

在崭新的、多样的客体关系中,我们期待会得到滋养、关爱、热情和力量、还有怜悯和慈悲,这些会成为我们发展健康人格,修补“自信”的良药和养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