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高考上大学能不能逆天改命?月薪5000我才明白意味着什么

文/梨芽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我是乔岐山,济宁人,来广州四年,现在准备回老家了,离开的原因,是认清自己,根本不具备在大城市生存的能力。

我毕业于北方一所普通高校,双非,专业商贸英语,这个专业,在济宁找不到合适工作。

父母是普通打工人,无背景无关系,毕业之初,我的方向是去南方发展,将来留在一线城市,那里机会和挑战并存。

一起出来的两个发小,一个校友,另一个学音乐教育,三人心怀梦想,南下来到广州

02、

在离市区20里的桔树村,我们合租一套房,2500租金三人均摊,每人800房租。

村里环境一般,好在是新房,各自有独立空间,离地铁站很近。

三人中我最先找到工作,进入黄铺外贸公司做销售,起薪4500,有业务提成,好的时候,能拿到8000或10000块薪水。

刚做半年,不幸的是2020年对外贸易几近瘫痪,我失业了。

家在外地的人,失业就是手停口停,同学刘尚在培训机构,托他跟老板说情,我也进入这家机构。

我的梦想是在大公司工作,将来做大生意,所学专业能派上用场,做老师实在不是我的选项,权当过度一段时间。

但怎么都想不到,这份我看不上眼的工作一干就是三年,这期间,我再没能找到大公司的面试机会。

03、

同学梁哲贤,之前择业方向不确定,在各类学校间寻找机会,他本科主修音乐教育,想进入体制学校做老师。

私立学校应聘的不是985就是211研究生,还有留学海归,竞争激烈,不是一般地卷。

但他却幸运得到师范学院一个面试机会。这所学校不出名,却是实打实地公办院校。

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的想法,梁哲贤到了面试环节,经过三轮比拼,他被选中,正式成为公办院校音乐老师。

大家都很意外,三人中他所学专业最不吃香,而且仅是省内高校,不要说两中音乐学院,连星海学院都比不上,我们一度认为他应该留在老家找工作。

可现在,人家的工作比我们俩都靠谱,考公上岸,一下就有了编制。

工作轻松,每周给大学生上三节音乐课,带带合唱团,月底薪水近10000块。

04、

我心里那个羡慕啊,从此哲贤就成为广州人了。

梁哲贤搬出去,在南浦公寓找到新住处,那里明亮整洁,生活设施齐全,有现成的冰箱空调家私,装修风格清新淡雅,比桔树村干净漂亮多了。

我和刘尚也分开了,工作两年后,他发现本科学历远远不够,想找工资高的工作,还是要提升自己,他想考研究生,为了备考,选择单独租房。

我仍在培训机构工作,却越来越找不着方向了,薪水到手5000块,房租1500 ,中午晚上点外卖,2000用于吃饭。

住处里工作地点不远,交通费省了一笔钱,但每月仅剩的1500块,想买品牌运动鞋和包包,要迟疑半天。

说到谈朋友结婚,更加感觉渺茫,1500块要存到啥时候,才能买房买车?

爸妈春节来广州,看到我的住处连连摇头,他们说:回老家生活基本不用开销,每月2000块你自己零花,还能存3000,结婚家里有房,不用考虑。

我被爸妈说得动摇起来,当初的雄心壮志,被眼前的苟且磨得飘忽不定。

未来发展和机遇一定属于大都市,可眼前赚不到那么多钱,25岁的我,是留下等待,还是回老家过小日子呢?

费劲巴拉跑来广州,就此回去心有不甘,但不回去,拿着几千块的薪水,看不到任何希望。

我曾经考虑再打一份工,去送外卖什么的,可想想读了那么多年书,就当个外卖小哥,这不是白读书了?

现在连留学回国的都不好找工作了,海外学历并不占优势,我们这些双非生,到底何去何从?

梨芽梨 写文写字讲故事 追剧聊剧侃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