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钧瓷之都禹州神垕镇众多的钧瓷窑口中,陶瓷工艺大师、瑰宝钧窑掌门人孙国永的钧瓷作品和禹州市原钧瓷二厂的作品一样,有“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独特艺术风格,因其钧瓷佳作尽显:老厂、老窑、老釉、老型、老味,这是孙国永钧瓷事业追求的座右铭,也是数十年来为自己定位的前进方向,赢得了钧瓷界的一致好评,深受众多藏家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瑰宝钧窑”及艺术展厅位于神垕镇南大街12号,红色钧官窑老钧瓷二厂,这里时常会有来自各地的藏家在此选购交易,生意红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孙国永生于神垕,长于神垕,从小就与瓷结缘。1991年,血气方刚的他开始自己烧窑,一烧就是10年。

在这10年间,孙国永烧过菊花餐具、彩瓷,也烧过浮雕面砖、花盆、镀金烤花等,还跑过运输。无论干哪一行,他都兢兢业业,诚信经营,不计成败得失。最终,他选择了钧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国永的家就在神垕镇南大,紧临原禹州市钧瓷二厂。幼时的孙国永经常到原钧瓷二厂玩耍,当时该厂烧制的钧瓷颇具特色,声名远播。他耳濡目染,从小就对原钧瓷二厂的产品特色、器型有所了解,并懂得了不少钧瓷常识。经过10年的探索,他纵向一跃,进入传承钧瓷事业的行列。

作为钧瓷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原钧瓷二厂的作品在当时代表了钧瓷烧制的最高水平。据记载,原钧瓷二厂的注册商标为“瑰宝”,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原钧瓷二厂的产品有瓶、盆、碗、炉、樽、鼎、动物、文具、酒具、灯具等近300个品种,攻克了“钧不过尺”的技术难关,生产出一批1.5米高的《蛟龙闹环瓶》。十几年中,该厂有近百个品种获得省部级荣誉20多项。其中,1982年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4年荣获中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1986年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钧瓷《穿带瓶》、《双龙尊》于1987年获“全国旅游产品优秀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孙国永介绍,当年,原钧瓷二厂采用煤烧工艺,釉料成分天然,技术复杂,其作品造型古朴端庄,釉质玉润,窑变自然,变化丰富,釉色绚丽多彩。所以,原钧瓷二厂的作品凭借“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独特艺术魅力,令人拍案叫绝的釉色变化,得到了专家学者、钧瓷爱好者的好评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当时二厂烧制的由姚雪垠题词的《寒鸦归林》挂盘,在钧瓷界引起轰动,也奠定了原钧瓷二厂在钧瓷生产中的领先地位。时至今日,原钧瓷二厂的作品更是呈现出一器难求的火爆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瑰宝钧窑就在原钧瓷二厂的后院。开工伊始,孙国永就琢磨自己的发展方向。既然在原钧瓷二厂的院子里烧钧瓷,用的是老窑和老釉方,就应该用原钧瓷二厂的器型,烧制出带有原钧瓷二厂风格的作品。也就是说,要烧出原钧瓷二厂作品的老味道。

孙国永解释说:“我创建瑰宝钧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禹州市原钧瓷二厂的注册商标为‘瑰宝’。‘瑰宝’钧瓷见证了禹州市原钧瓷二厂的兴盛,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极高的声誉。我如今将窑口命名为瑰宝钧窑,既是对原钧瓷二厂的敬重与怀念,也明确地告诉大家瑰宝钧窑的特色,那就是继承和弘扬原钧瓷二厂的艺术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钧瓷二厂的釉不好烧,好多人都烧砸了。”建窑之初,得知孙国永要烧制原钧瓷二厂的老釉,不少朋友都这样劝他。还有人劝孙国永改煤烧为气烧,提高成品率。“在原钧瓷二厂院内,用的是该厂的老窑炉和老釉方,究竟能不能烧出原钧瓷二厂作品的老味道,确实是我担心的问题。”孙国永说。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认准的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垕镇很多窑口都有二厂的老釉配方,但能烧制出具有二厂温润如玉风格钧瓷的寥寥无几。然而,孙国永第一窑就烧出了极具二厂作品神韵的钧瓷。

看似偶然的烧制成功,实则蕴含着必然的因素。在建窑时,孙国永亲自下手,按照严格的工序要求,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制作钧瓷时,从进料、配釉、拉坯、素烧到最后的烧制,他要求极为严苛,从不马虎应付。装窑时,笼盔与笼盔的间隙、装窑作品的大小配置,他都严格控制。烧制钧瓷,对火候的控制十分严格,决定着能否成功。每次烧窑时,孙国永一天到晚不离窑口,观察火情。什么时候添煤,什么时候松火,什么时候大火,什么时候温火,他都对窑工们进行指点。出窑后,每件作品他都要认真研判,积累经验。

为了增加自己的烧制经验,孙国永还请孔相卿、刘建军等钧瓷行业的领军人物为自己指点。他也善于学习其他窑口的长处。孙国永说:“凡是做钧瓷比我早的,都是我的老师。凡是别人的长处,我都要学习。只有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不长,孙国永烧制的钧瓷就因釉厚肥润、玉质感强而受到业界的关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张玉骉先生评价他的作品:器物造型简约大气,线条洗练,釉色饱满,深受海内外藏友们的高度好评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