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蒋介石二人的接触,最多的时候恐怕是在重庆会谈期间,当谈判破裂后,随着内战爆发,二人再度走向了对立面。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虽然逃到台湾,并继续与我们作对,但双方之间其实并不是完全断绝往来。

1975年初,蒋介石甚至还通过特殊渠道向毛主席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够“访台”。那么,蒋介石为什么会主动发出这样的邀请呢?毛主席接到邀请后态度怎样,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蒋介石反对“台独”

自从在解放战争中失败,溃退台湾后,蒋介石对于台湾的定位就非常明确,坚决反对任何试图将台湾地区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野心和意图。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美国政府则在备忘录中故意模糊台湾地区的概念,试图刻意制造中国的分裂和“一中一台”的现实。

对于美国的这种小伎俩,蒋介石干脆果决的给予回击,在公开场合明确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派“外长”叶公超发表公开声明,强化这一概念。1954年,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斯以“台湾地位未定”为由, 刻意制造“两个中国”概念,并且当面告诉蒋介石,美国对于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冲突看做是“两个国家”的战争,而不是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荒唐的言论立即就被海峡两岸共同抵制和谴责,美国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仅大陆方面对此严重抗议和坚决抵制,蒋介石也严厉斥责美国不守信义、不讲道理,是落井下石。

蒋介石虽然在解放战争中失败,但其本人是一个儒家文化养成的堂堂正正中国人,骨子里对国家有着强烈意愿,不愿意做历史罪人。

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这是台湾的门户。美国趁机兴风作浪,试图通过联合国的介入实现两岸停火,进而将台湾问题从中国内部问题改变为需要通过联合国解决的国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的用心险恶路人皆知。对此,蒋介石在2月14日的答记者会上这样说道:“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容割裂”。与此同时,大陆方面也通过外交努力,挫败美国人的阴谋。在“台湾”问题上,蒋介石始终头脑清醒,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处理问题,在原则问题上态度明确而又坚决,绝不含糊。

由于蒋介石的不配合,美国决定换掉蒋介石,换一个更听话的人当“总统”,以便实现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在如此背景下,毛主席在会见外宾时表示“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宁肯放在蒋介石手中”。

得知大陆态度后,蒋介石也有意寻求与毛主席建立起特殊联系, 而毛主席也希望能够争取蒋介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双方在“为了一个中国”的构架下开始秘密联络。蒋介石派其子蒋经国经办此事,而蒋经国则通过曾与两党上层都有过亲密接触的曹聚仁,与新中国搭上线,曹聚仁多次往返于大陆与台湾之间,为两方的沟通而奔忙。最终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和诚意沟通,也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只是后来因为时局的变化而暂时搁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台

应该说,曹聚仁的穿线还是非常成功的,双方也都带有诚意。比如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国民党也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向,愿意维护国家统一。经过沟通,双方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度。

值得一提的是,蒋氏父子和曹聚仁在日月潭经过几次讨论后,还拟定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具体方案。

其一,蒋介石继续担任国民党总裁,将带着部下回到大陆,他也不必在浙江居住,可以前往国内其他任何地区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蒋经国担任台湾省省长,可以处理除军事与外交之外的其他一切政务,以20年为期,之后再进行协商。

其三,要保障台湾地区现任各级官员的待遇和生活水平,不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降低。

该方案还提到厦门和金门合并成一个市,以作为台北和北京之间的缓冲地和联络地,市长则由驻军的师长兼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时候的蒋介石经常会回忆起在大陆的日子,也会回忆和大陆沟通的问题。1972年2月21日,毛主席与到访中国的尼克松谈笑风生,随着中美关系的破冰,毛主席的心情也非常愉悦,在与尼克松会谈时还称蒋介石为“老朋友”。

“老朋友”这句话的分量重若千钧,也令蒋介石无限感慨,对于往事的种种,犹如电影般一幕幕再现。蒋介石也是敏锐抓住这个细节,沉思了许久,而毛主席对尼克松说的:“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这句话也让蒋介石感慨万千。

后来,随着中国大陆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使得龟缩在台湾地区的蒋介石处境越发孤立,整个台湾地区在国际上都非常被动,“外交活动空间”也不断缩小,所以对于是否继续与大陆联系,蒋介石有些犹豫,认为这似乎是在向大陆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蒋介石犹豫不决时,大陆方面却主动抛出橄榄枝。廖承志发表讲话,表示欢迎台湾同胞回到大陆来探亲访友或者旅行,而且承诺会保障他们的安全与来去自由。

不仅如此,大陆方面也特赦了一批几百名战犯和特务,令蒋介石非常感动。1975年初,蒋介石终于想通,并通过秘密渠道向毛主席发出了诚挚“访台”邀请,接到邀请的毛主席也是十分开心,只是当时的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已病魔缠身,难以成行。

最后,毛主席决定派邓小平作为代表去往台湾地区访问。得知消息的陈立夫非常高兴,可世事难料的是,就在我们这边刚刚作好到访人员安排,蒋介石却在当年4月5日突然病逝,最终随着台湾地区政局变动,这一或许能载入史册的访问也最终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