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这两天,中央财政10个亿支的消息,引来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很多地方的网友(如郑州济南、西宁等地)纷纷留言,一方面羡慕石家庄获得了中央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都在反思和追问自己的城市为什么没有得到中央财政的青睐。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详细地说一说,石家庄为什么可以获评全国首批城市更新城市,并获得10个亿的中央财政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大家需要清楚的是,这次的评审可不是“吃大锅饭”,更不是“撒芝麻盐”,而是一次竞争性选拔,主要是凭实力说话。选拔的门槛是,在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成效突出的城市开展试点和示范。大概的流程是,每个省只能报一个城市,然后再由财政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答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评审和答辩环节,石家庄是由马宇骏市长亲自进行汇报和论述的。可见规划之高、难度之大,竞争之激烈。据了解,第一批评选是要向超大、特大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大城市倾斜的。而此次与石家庄竞争的城市中,既有有上海、重庆这样的直辖市,又有成都、杭州、西安这样的网红城市,石家庄能够最终入围并获得财政补助,靠得就是这几年在城市更新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以及人民的口碑。这些既是我们入围的“卷面分”,又是“额外的加分”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石家庄一直在强力推进“6+2+2”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3400多万平方米,腾退盘活土地4万多亩,打通城市道路119条,整治背街小巷2543条,改造老旧小区1553个,推动17个七年以上未竣工、20个拆迁五年以上未交付安置房的城中村改造建设,完成烂尾楼整治项目42个,交付“保交楼”项目31389套。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两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烂尾楼整治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在全国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结合拆迁拆违,石家庄还建设了800多处球类场地、65个公园游园、53所学校和百公里无障碍环城绿道,音乐+体育成为了这个城市的IP符号,现代、时尚、活力已经成为石家庄的新标志。这些成绩和成效实实在在、硬硬邦邦、肉眼可见,难道石家庄不应该入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次入围的15个城市来看,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几乎都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也就代表了未来政策倾斜的方向。目前,石家庄常住人口1123.35万人,城镇化率72.28%,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44.4万人,已经迈入特大城市行列。而这次第一批被列入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名单最大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获得10个亿的定额补贴,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已进入到了国家政策和资金倾斜的“法眼”之中,我们在“上边”有了牌子、挂上了号,未来还可能还将获得中央更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这或许才是这次入围最有价值之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可能很多网友都会说,才给10个亿,这点钱够干什么呀!但其实,这10个亿如果用得好,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10个亿的中央财政补助,引入社会资金15个亿,再加上市级财政配套16个亿,一共4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利用三年的时间,实施52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首先,可以加快城镇老化和劣质燃气、供热、供水、排水管道更新改造。其次,可以进行污水管网的建设提升。再次,可以补强排水防涝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最后,还可以推进棉纺厂区、火车北站片区和休门街片区的老旧片区更新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通过三年的城市更新行动,到2026年,石家庄的地下管网集约敷设水平和安全性可以显著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更加高效,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可以有效改善,重点老旧片区的生活环境也更加宜居,我们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更多城市更新带来的丰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