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合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桑塔纳有多重要?一句话概括:它一辆车,开启了一个国家的现代汽车工业。

故事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上汽和大众合资说起。1979年末,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个圈,拉开了四十多年经济腾飞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前,也是这位老人给中国汽车产业做出了批示: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汽车也可以搞合资经营。从“合资”这个美国人带过来的词第一次出现在案头,到作出批示,这位老人只用了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中国机械工业部一支在欧洲考察车企的代表团,临时起意,来到了德国大众总部狼堡门口。狼堡的人也很懵,只有四个问题:你们都是谁?你们搁哪来?你们要嘎哈?你们啥前走?但来的都是客,恰好在狼堡的大众董事施密特,领着代表团在生产线上转了一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大众刚收购奥迪没多久,也算是老欧罗巴正黄旗出身,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还是有的,代表团看着直流口水,心里就一个想法:得给这玩意弄回去。巧的是,施密特也是这么想的,得把这玩意弄到中国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啥?七十年代,大众当家车型甲壳虫已经到了产品末期,新上市的高尔夫、帕萨特还没形成战斗力,加上日系车大举进攻,大众在美国市场被爆杀,直到今天也没缓过来。所以除了欧洲基本盘之外,亚洲是必须争取的。而在中国代表团访问前,大众甚至已经在和韩国讨论合作建厂,但接触后,施密特直接跟代表团说:我跟思密达都是逢场作戏,对你们才是真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那前后我们已经先后接触了十几家车企,比如丰田通用雪铁龙啥的,要么不看好中国市场,要么不愿意转让技术,只有大众对中国一往情深。但谁也没想到,这场合资谈判进行了整整六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是大众内部有不同声音,1982年新任CEO卡尔哈恩上任之后,才把他们压下去;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要求也确实不低,就拿车型选择来说,第一,得是中级轿车;第二,得技术先进;第三,得能干糙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就是既要能当公务车,又要能当出租车,就非常像老一辈娶媳妇,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重要的是,大众要转让全套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理说大众不会答应,这基本就是要掏人家底。

但大众是铁了心要开发中国市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1981年,一口气给出了两个选项,你们是想要这款帅气的奥迪80呢?还是这款方方的桑塔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那个时间节点上,任何一个选择都能左右历史。结果我们都知道,时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的饶斌拍板,制造工艺更简单、看起来更朴实的桑塔纳更适合中国国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然后的事就顺利多了,1984年10月,谈了6年多之后,双方在人民大会堂签订合同,5个月后,国内的第二家整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第一条现代意义上的轿车生产线,也就此落成,而第一款投产的车,就是今天的主角——桑塔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奇启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才说过,在合资之初,大众给出奥迪80和桑塔纳两个车型供我们选择,表面上看是两个选项,但骨子里,桑塔纳就是奥迪80的青春版,和奥迪共享技术,甚至连发动机都和奥迪一样是纵置的,在国外,它被叫做帕萨特B2,而Santana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最开始则是在巴西和其他南美国家叫响的,意思是一股在美国加州山谷里的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今天,passat车型已经更新到了第八代,在国内也演变成了帕萨特和迈腾两个分支,这都是后话,咱们今天只聊桑塔纳。

在中国,第一辆桑塔纳诞生在1983年。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比合资签约的时间还早,因为这也是谈判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为了跟德国人表示诚意,上海和大众签订了《试生产协议》,德国发零件,我们来组装,一边谈一边练手。不过据说当时的工人拆开德国发来的零件后,拿着锤子人都傻了,新零件都不用敲就能装上,这么神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上海试生产的第一辆原版1.6L排量桑塔纳下线,一直到正式投产之前,陆续试生产了将近2000辆,送到全国各地去试车,收集反馈再做出改进,把底盘高度调得比SUV还高就是反馈之一。对于这件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我们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德国《明镜》周刊却说:这是一个失败的试验,宛如在一个荒败无援的荒岛上生产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后,桑塔纳仍然处在一边建设工厂一边生产的状态,但产量爬升很快,两年后就年产破万辆。越来越多的老上海口中的“桑车”开始穿梭在大街小巷,又好开、又耐造的名头很快传遍全国,出租车公司、政府机关甚至开始堵着厂门口排队买车,《狂飙》里的警车基本都是桑塔纳,甚至有些经费紧张的单位,到今天的公车还是桑塔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上海大众在电视上投放了一个广告:“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几乎是第一批出现在电视上的汽车广告,这广告词就非常有时代特色,非常能够满足改革开放先富了起来那部分人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房子还没那么贵的年代,迫切的装X需求只能通过桑塔纳和大哥大释放出来。那时桑塔纳出厂价大概17万多,加上税费和贩子转手之类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落地基本超20万。第一批开上普桑的,今天开劳斯莱斯都不为过,当年开劳的,今天……不是上去了就是进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好卖,这代桑塔纳还有个特点,好偷。车门缝隙大,而且没有防盗中控锁,技术稍微好点的直接零元购,开到黑市上转手就能换钱。所以那时开桑塔纳的,除了单位司机、出租车司机、有钱人之外,还有可能是“刘华强”,所谓“白捷达黑普桑,后备箱里全是枪”,就这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代桑塔纳还引进过一批旅行版,民间简称“桑旅”,但是老百姓们认为这车有头没尾,并不买账。反倒是因为后备箱巨大,在警务领域混得还不错。不过是到了今天,反倒有不少人在找桑旅,也不知道是真喜欢还是跟风,我在路上就见过一个改得乱七八糟的,贼杀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94年,桑塔纳的年产销量超过16万辆,随着车越卖越多,上海大众又在桑塔纳的基础上更新了99新秀、世纪新秀、俊秀、景畅之类的改款车型,外形基本没动,加了一些实用配置啥的,发动机也陆续换装了1.8L版本。这代最初的桑塔纳一直生产到2012年前后,跟后续车型同堂销售,将近30年永葆青春,秦始皇听了都直呼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