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才记事的时候,充满好奇。每天每分每秒,一切历历在目。后来渐渐长大,平凡的日子如书纸,一页页翻过。能在脑海中留下印痕的,似乎就只有那些特别的东西了。

为什么无忧无虑的孩童,能记下见闻种种;而成熟如我们却昏沉了?澄澈的内心本可倒映出整个世界,是岁月令明珠蒙尘吗?

偈云: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明珠始终是明珠,只是杂尘鲜有人拂。

其二

心理课上提到了俄狄浦斯的故事。

“弑父娶母”是珀罗普斯的诅咒,是阿波罗的神谕。但酿造悲剧的,却是俄狄浦斯自己。

阿波罗没有参与故事。守护神却有守护的职责。于是,神灵降下了神谕,有罪的先王拉伊俄斯因“神谕”而死。

“是什么?早晨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

是人。人的行为推动了故事,一切结果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有一种内在的本能驱力,是人的一切行为根由——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力比多(驱力,生本能)投注在不同的部位。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抱持,对死的恐惧将种下“心锚”;如果抱持太多,将不愿成长,于是在新的阶段又种下了“心锚”。繁杂的世事都可以据此,逐一回溯分析。

来访者带着痛苦前来求助。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痛苦是什么。咨询师却能帮助他认识自己,指引他接纳自己,鼓励他逐步摆脱苦恼。当来访者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社会适应良好的时候,那个人仍然是来访者自己。

俄狄浦斯的故事里,阿波罗的神谕是起因也是结果。如果先王拉伊俄斯没有杀死恩人的儿子,阿波罗不必降下“神谕”。如果来访者并无求助意图,咨询师也不必刻意关注。

说到这里,突然觉得咨询师的角色有点类似故事里的阿波罗。“神灵”的身份意味着什么?降下的“神谕”又是怎么起作用的?

其二

走过百步长的田野,挑选十颗最饱满的谷穗,不能停下,不能回头,如何选择才不追悔?

所有的一切都令人成长,经验无比宝贵。但若回顾整个人生,天大的事也只是一朵浪花。珍珠粒粒,如何串成多彩项链?经历种种,各自有何意义?漫漫人生,是在向前航行?还是徘徊打转?

岳晓东博士写过一本书叫《登天的感觉》。书中自述,他去美国留学时,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心理学教授。攀谈中,教授提到:“心理学棒极了,那种感觉就如同登天一样美妙……”当时的岳晓东趴在窗口,对着云海发了一阵呆。若干年以后,当他成为心理专家,才逐渐体会到登天的美妙。

登山是有途径的,天空却只能仰望。有路可以选择前行,没有路该怎么办?天地星空,孕育了生命。生命的尽头,仍回归星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是万事万物的法则。“我”,有感知,因感知而有喜怒。“我”喜爱令“我”愉悦的,憎恶使“我”焦恼的,于是乎顺从着天性,付出努力,趋利避害。这叫做“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我”经历过成功与失败。“我”享受成功的喜悦,但知道并非付出努力就一定成功;“我”讨厌失败的沮丧,却也明白有一些失败无法避免。当下就是如此,“我”问“我”自己,希望将来如何?